阳春四月,我们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到多彩贵州进行为期两周的旅游。游览了织金洞、黄果树大瀑布、万峰林和马岭河大峡谷后,我们一路往北,来到位于安顺市平坝县的天龙屯堡,感受独具特色的屯堡和屯堡文化。

    天龙屯堡,是安顺百里屯堡文化圈的东大门,东距贵州省省会贵阳市60余公里,西距安顺市28公里。元朝时是滇黔古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和驿站,素有“滇之喉、黔之腹、蜀之唇齿”的称誉,时名饭笼驿,后又叫饭笼铺,1928年改称天龙屯堡。现作为屯堡和屯堡文化的典型代表,已开发成一个探奇访古、感受屯堡文化和江南汉族大明遗风的旅游景区。2009年被国务院和建设部分别授予“中国历史名镇”和“中国屯堡文化之乡”的称号。

    通过天龙屯堡新建的牌楼后,我们便进入天龙屯堡。天龙屯堡,是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镇,有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元朝残余势力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拒不归顺,割据西南与朝廷分庭抗礼。洪武十三年(1381年),朱元璋令颍川侯傅友德大将军率师三十万征讨梁王。经过数月激战,终于彻底荡平了梁王在云南的势力,把云南纳入大明王朝的版图,史称“调北征南”。

    战后,为防止元朝残余势力和当地土司势力再次反叛,保障云南驻军后继有援,傅友德上奏朝朝廷屯田驻防。洪武十四年(1382年),朱元璋批准了傅友德的奏折,下令在滇黔古驿道两侧粮食主产区和关隘广设屯堡,推行“留军屯守,建立城堡,保卫边陲,闲时耕种,战时出征”,即“三分操备七分种”的屯田戍边政策。随后,这种亦兵亦农的建制在安顺地区形成了数百个屯堡,天龙屯堡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DSC_2942-1.jpg 

                                                            (天龙屯堡)

    按照明朝军队的规定,屯田军士可带家眷。征南军士的家眷便自愿或被迫地加入了屯田行列。这种以军士和军眷为主建立起来的屯田称为“军屯”,是明朝西南屯田中最早的一种形式。军屯建立之后,与滇黔众多少数民族土司势力相比,军屯仍处于弱势地位,不能“永固江山”。于是,朱元璋把江南一带无土可耕的贫民、无业游民、犯罪的富户迁移入滇黔屯田,由政府按规定分配给土地、种子和农具。除上缴税粮外,收获的粮食有屯田移民自行分配。这种屯田形式称为“民屯”。为扩大军队给养来源,加快商品流通,特别是食盐贸易,朝廷又鼓励商人参加屯田,这种屯田形式称为“商屯”。这种大规模的政策性移民,史称“调北填南”。就这样,像今天的新疆建设兵团一样,大批江南移民留在了西南,留在了黔中,留在了贵州安顺。与屯军一起形成的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了安顺地区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并逐步形成了延续至今的独具特色屯堡和屯堡文化。

    600多年来,更朝迭代,世事变换,在贵州深山的特定环境里,来自江南的汉族屯堡人,虽然与多个少数民族毗邻而居,但以其固化的思维模式,仍保存着明朝屯军文化的影子,顽强地坚守和延续着明代江南的汉族文化。他们的建筑、服饰、语言、戏剧、饮食、娱乐、风俗习惯,既不同于其他汉族文化,也不同于本土少数民族文化。这相对封闭的明代文化遗存,保留着600多年前的梦,犹如一块块化石,一幅幅岩壁画,一首首古老的歌谣。行走在天龙屯堡的一级级石板路上,便可寻觅先民的足迹,体会历史的刻痕,感受大明的遗风。


    走进天龙屯堡,眼看到的是石头,手摸到的是石头,脚踩到的还是石头。屯堡是一个石头的世界。屯堡人把石头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这段精辟的当地顺口溜道出了屯堡的石头魅力。

    屯堡的首要功能是防御工事。石墙高大、厚实,带有可以观望四周的碉楼。屯堡的街巷纵横交错,十分狭长。为了御敌,巷子的两端多置有圆形的门。石门矮小,易守难攻。每条街巷既是单独的防御体,又能联合作战。所有的民居都通过后门相通,既是独立的民居,又与整个屯堡的布局浑然一体。进入街巷如同走进迷宫,如果敌人贸然进入,封闭各个巷门,即可从狭窄的窗口击敌,犹如关门打狗。

 DSC_3020-1.jpg

                                                         江南风情的古居

    然而,细细观察,天龙屯堡的大多数民居沿袭了江南水乡的风韵。小桥、流水、石拱桥。透过一户户人家敞开的大门,与江南的三进院、四合院十分相似。民居的雕刻十分细腻精巧,特别是民居的门头雕刻最为繁富,有花窗、花板、垂花柱。每个部件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吉祥语是福、禄、寿、喜,可谓正宗的汉族传统雕刻图案。民居内部的花窗、花门、柱础也多雕有各种吉祥图案。这样的民居与当地少数民族的民居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江南汉族文化的秀丽。不同的是,屋顶、山墙、后檐墙则就地取材由石板、石块造就,真可谓是江南木雕与本地石材结合的佳作。

    我们沿着横穿天龙屯堡的小河缓缓前行,重拾的是已经被时光淹没的古老江南的风韵和小桥流水人家,空气中弥散着的是悠悠岁月的醇厚气息。


    屯堡女人,是屯堡文化的忠实守护者,一身奇异的“风阳汉装”,一穿就是600多年。据史料记载,“妇女以银索绾髻,分三绺,长绺大环,皆风阳装也。”此乃朱元璋老家汉族妇女的正统装束。

DSC_3106-1.jpg 

                                                    (已婚妇女的风阳汉装)

    如今,虽然年轻姑娘追求时尚打扮,已失去往昔屯堡女孩特有的古朴风采,但是她们结婚后仍会恢复明代的传统装束:身着绣有花边的斜襟右衽大袖长袍,腰系黑色腰带,长发挽髻,耳戴银耳环,腕戴银手镯,脚穿平底绣花翘翘鞋。人们将这套装束总结为: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一个梢梢,脚上一个翘翘。

    头上一个罩罩:罩罩指包头巾。已婚妇女包白色头帕,象征着白头偕老,老年妇女包青色头帕。

    耳上两个吊吊:吊吊指银耳环。贵州瘴气多,银子可测出毒气。银耳环还可测出主人健康状况,当身体不好时,银耳环会变色。另外,安顺一带多喜欢银饰的苗族等少数民族,屯堡女子便逐渐随乡入俗。

    腰上一个梢梢:梢梢是指腰带。这腰带由888根丝线编织而成,长一丈二,代表一年十二个月,用时要在腰间围四圈,象征四季平安。

    脚上一个翘翘:翘翘是指鞋头尖尖的鞋。这种鞋布底,鞋帮呈月牙形,饰有花鸟图案。翘起的尖尖里,还藏有一把小小的刀片。屯堡男人长年在外征战,女人以此作防身。据传,这种翘翘鞋还是朱元璋设计的。朱元璋称帝后,一年的元宵节,马皇后和宫女私自出宫看花灯,看得高兴,竟手舞足蹈起来,一双大脚暴露出来,引来众人哄笑。为此,朱元璋特意为马皇后设计了这种有个小翘翘的鞋,在长裙的遮掩下,只露出个尖尖的翘,给人以小脚的假象。

    看着屯堡妇女的这套装束,一身斜襟右衽大袖长袍,精致的花边体现了江南刺绣的神韵;一双尖头的绣花鞋,透着屯堡妇女的才思,典雅高贵,充分体现了江南汉族女子的风韵。


    地戏,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屯堡人的精神寄托和精神象征。对于屯堡人来说,地戏是永远割舍不掉的情结,没有地戏,过年就没了味道。戴着假面具的地戏,比起描眉画眼、音韵悠扬的京戏、越剧,少了许多精细,但其间的原始和粗犷的韵味,与600年前的汉族文化更为接近。 

    地戏,顾名思义,就是不搭建戏台,直接在平地上演出的戏剧。地戏,俗称“跳神”,相传源于“军傩”,集祭祀、娱乐于一体。一般每年演出两次,一次在春节期间,称为“玩新春”;另一次在七月半谷子扬花的时节,称“跳米花神”。如今,在天龙屯堡,每天定时为游客演出两场。

    地戏的显著特点是,演员们身着武将戏服,脸蒙黑色面纱,头戴木雕面具,手执戈矛刀戟等兵器,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在一锣一鼓的伴奏下,唱的是七言和十言的韵文说唱,舞实际上是打,表现战斗场面的对打格斗。虽然地戏的内容比较单一,但屯堡人正是用演武增威的故事来缅怀祖先,激励后辈。所演的剧目都是金戈铁马杀敌保国的征战故事,如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等,赞美忠义,颂扬忠良。

 timg-1.jpg

                                                 原汁原味的地戏

    我们那天游览天龙屯堡时,看的地戏是《三英战吕布》,精致华美的面具,繁华鲜艳的戏服,简单激烈的打斗,高亢悠长的唱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地戏的独特性和惟一性广受海内外观众的关注。天龙屯堡的地戏演出团曾造访过法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多次到香港、台湾、北京、上海演出,深受欢迎,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中国戏剧的历史博物馆”。

    地戏,犹如屯堡人的一本书,是最能反映屯堡人的行为方式、思维倾向的民间艺术,每一部地戏都是屯堡人景仰、效法英雄人物的赞美诗篇。

    600多年来,在贵州的大山深处,时光仿佛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屯堡人在这里延续自己的血脉,一代又一代,坚守和延续着江南汉族人原有的习俗和文化,乡音未改,服饰依旧。飘逸在大山皱褶里的明代遗风,犹如风蚀的化石,古老的民谣,召唤人们去寻觅先民的足迹,体会历史的刻痕,感受大明的遗风。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