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形容四合院人家生活的时候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句话从何年何月流传,至今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从清代的一些书籍上就有记载。

       按照人们通常的说法,“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是旧时京城小康人家生活的生动写照。夏天在四合院搭起天棚遮阳,院中摆放着大金鱼缸,屏风前面是几盆石榴;家中请了老师教孩子功课,连养的狗都很肥,使唤的佣人都吃得白白胖胖的,自然是生活衣食无忧,自得其乐。

       但是也有人考证,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对于生活奢侈、趋庸附雅、得财不义之人的极大讽刺,是具有极大贬义的话!其实,赞扬也好,贬低也罢,今天咱们已经没有必要较这个真儿了。但单从字面上看,仅仅是北京人借以寄托对四合院惬意生活的一种写照,一种怀念,大概也无可厚非,或许根本没有褒贬的意思。

       建国以后这“先生、肥狗、胖丫头”都没有了,这“天棚、石榴树”也越来越少了,可唯有这养金鱼的“鱼缸”却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据说“鱼”寓意年年有余,招财显贵,还有镇宅的意思!不过此时的鱼缸已经不再是磁的、陶的、或者石头雕刻的了,而是小巧精致,放到案头的小玻璃罐子了。因为四合院不再是一家一户的小院子,早已经演化成几户,甚至几十户居民共同居住的大杂院了。

       不过,养小金鱼还是被老北京人延续下来了,因此走街串巷卖小金鱼的小贩也就可以随遇而安了。记得小时候常常见到这些小贩,挑着一副担子,一边是将近一米直径的大木盆,里面放满了水,有时还会被分成几个格子,里面放不同价格的小金鱼,担子的另一头,一般是个箩筐,上层放的是大小不同的玻璃鱼缸,下面喂鱼用的鱼食、或治疗鱼类病的鱼药等等。卖小金鱼小贩的嗓子一般都特别的好,一声“卖——小金鱼——了喽——!”的吆喝,余音淼淼,经常是隔着几条胡同都听得真真切切。

       听到这一声吆喝,我会第一个跑出去,我知道姥姥一般都会卖上三两条的,因为姥姥也是养小金鱼的爱好者。小贩放鱼木桶中间格子的隔断,经常是放着一只搪瓷小盆,旁边还会有一只捞鱼的小捞子。买小金鱼的顾客,只要看好那条就可以把它先捞起来,放入小盆里,仔细观察满意之后,就可以交钱拿走了。姥姥挑选小金鱼有她自己独特的眼光,一般是活泼爱游动的,鱼鳍、鱼鳞没有伤的,个头适中的,因为家里的鱼缸太小,鱼太大了不好养,同时姥姥还十分喜欢选红色的,尾部有两层分水的。挑选好金鱼之后还要配几根绿色的水草,一般鱼草都是免费送的,这样放在鱼缸里才能增加鱼缸的美观。挑选干鱼虫也要有一定的窍门,太碎的不能要,因为一般都不新鲜,又容易污染鱼缸,有些潮的不能要,如不及时晾晒,会发霉变质,鱼虫中有小细棍的也不能要,因为小鱼常常没有辨别能力,一旦吞入,小金鱼会被撑破肚皮的等等。可惜我不能一一都记住。

       在我们看鱼的时候,姥姥已经和小贩讲好了价钱,一般只要小贩不太过分,姥姥基本是可以接受的。姥姥常说,卖小金鱼的小贩也不容易,春天要早早地把鱼奋出来,再养这么大,然后担出来卖,人家也得养家糊口啊!咱们帮不上什么忙,但咱们能不难为人家就别难为人家了。

       每次买了小金鱼之后,我都会老老实实地在家待几天。看着金鱼在鱼缸里无忧无虑的游荡,我心里也和金鱼一样有种莫名地兴奋。幸好当年我还没有学过“子非鱼,安知鱼乐呼!”的辩论,对“鱼”在鱼缸中的“乐”与“非乐”也并不知道。

       没想到一场自然灾害来的竟如此突然,食品的匮乏和工商业改造,以及对小商贩的整顿,卖小金鱼的和其他的各种商贩都统统地消失了。再后来文革了,养小金鱼被当成了一种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这样老北京的一点残存的记忆,被彻底地抹掉了。

       不过,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北京市就出现了花鸟鱼虫市场,此时,无论鱼的品种、规模,以及养鱼的鱼缸、鱼食都极大的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此时的我也已经是早早过了而立之年,但是养小金鱼的爱好却依然如故。闲来无事转转花鸟鱼虫市场,顺便买几条小金鱼回来 也成了我的一种喜好。很快我发现在北京,喜欢养鱼还真的是大有人在啊!养观赏鱼的规模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甚至有人把生意做到了国外,观赏鱼出口成为了国家创汇的一个亮点。想不到当年靠走街串巷卖几条小金鱼,养家糊口的小贩,如今竟发展成了外贸商。

       如今我退了休,更是把种花养鱼当成了美化生活,休闲养生丰富业余生活的一种方式。与此同时借此回忆一下童年时的老北京,又何尝不是一种安度晚年的乐趣!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