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的种植至少有七千年,现代稻米的品种多不可数,除了小麦和玉米,稻子的产量位居第三,是全世界人民的主食。

  北方人把稻米当主食的历史不算长,北方人的主食是小麦,稻米原本是用来改善生活的辅助品,至今很多北方人不可一日无面,没听说不可一日无米的,不可一日无米的是南方人。但现在的北方和南方交融到前所未有的局面,南方有的北方也有,北方有的南方也有,所以现在很多北方人也经常吃大米,特别是年轻人,似乎时髦,南方人也吃面,我吃过南方人的面,不如北方的好吃,至少是我以为。

  去南方出差我这个北方人不吃面,南方的面不好吃,比如广东,比雪还白的馒头,看起来有食欲,吃起来粘牙,我的北方的馒头不够白,但有麦香味,于是就入乡随俗,到了南方就吃南方的主食,大米。

  好的大米香甜可口,甚至不用加菜,只吃白米饭就行。有一种粳米,就是曾经的绿皮车上的客饭,那米粗糙干硬,食之无味,但有人就喜欢这口,专要吃火车上的大米饭,比如我的儿子就是这样,我怀疑我的儿子秉承着中华古老文明的神秘遗传,因为,我们的祖先就是说在《诗经》时代种植的就是“粳稻”,当然吃的也是粳米。口感肯定不如几经培育杂交的现代稻米,但是你再怎么培育优良稻米,就有人喜欢原始粗糙的那种,除了神秘的遗传还能有什么解释呢。

  《小雅.甫田》中提到的稻子是让人喜悦的,因为丰收了。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节录)

  先王后代的庄稼堆得到屋顶,先王后代的谷仓像山丘。于是要再筑上千座,于是要再造万座车辆。丰收了黄米小米和大米,农夫们高兴互相庆贺。这是神灵赐给先王的厚福,我们祝愿他万寿无疆。

  《甫田》有四段,这是最后一段,前面三段是说广袤的农田,喜获丰收,养活农人,心下欢喜。农人看见茁壮的庄稼,笑逐颜开,弹起琴瑟敲起鼓,祭祀神灵保丰收。周王亲自耕种,还带着他的妻儿,称赞农人的辛勤劳作。

  全篇一派喜气洋洋,不感染都不行,谷稻丰收了,所有人都喜悦,更难得的是官民同乐,这一直是世世代代中国老百姓希望出现的。

  《唐风.鸨羽》就不一样了: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节录)

  大雁沙沙一行行,成群落在桑树上。王室的差事做不完,我没有办法种稻米。我的父母如何供养?天老爷呀,何时才能到正常。

  和《甫田》完全相反,王室差事多,甚至连农夫种稻米的时间都没有,没有稻米怎么能奉养父母,可农夫又能怎样,只能祈求老天,何时才能农耕时让我耕种呢。

  《甫田》稻和《鸨羽》稻都是稻,可是引起的情绪却全然不同,稻之过?人之过?

  愿天下是《甫田》的天下,稻是《甫田》的稻。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