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法国经济复苏缓慢,社会矛盾加剧,难民危机久拖未决,恐怖袭击频发,民粹主义泛滥,极右翼政党强势崛起,多重危机困扰。然而,作为文学大国,法国文学依然波澜不惊,五彩缤纷的文学奖便是明显的例证。

2017年10月26日,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的颁布拉开了法国一年一度文学颁奖季的帷幕。法国每年要颁发约2000种文学奖,但绝大多数不为大众所知,其中最具权威是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龚古尔文学奖、勒诺多文学奖、费米娜文学奖、美第西文学奖、联盟奖文学奖等六大文学奖。经激烈竞争,六大文学奖已各有得主。 


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创办于1914年,属于法兰西学院颁发的多个知名奖项之一,颁发给被法兰西学院“不朽者们”评为年度最好的小说作者。2017年10月26日,69岁的法国作家、记者、出版人、外交官达尼埃尔·龙多以其新小说《混沌的机制》在第二轮投票中以13票对12票折桂。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是法国六大主要文学奖中惟一的官方文学奖,而且设有1万欧元的奖金。

达尼埃尔·龙多1948年5月7日出生于法国东部香槟地区,在马恩河畔沙隆度过了童年和青年。在南锡和巴黎学习法学后,投身于法国 “无产阶级左派”的活动,主动到洛林的工厂当了多年产业工人,1979年出版第一部关于洛林工人生活的随笔《洛林的悲伤》,同年又与他人合作出版《洛林工人的生活-1870-1914年》,由此成名。1982年出任《解放报》文化版主编。同年出版第一部小说《没有理智的年龄》,以小说家出道。1985年供职于法国《新观察家》周刊。1987年与友人一起创建一家专门出版文学和旅游图书的出版社。1988年出版小说《热情》,获得当年的民众主义小说奖。1994年出版小说《分享节日》和随笔《米特朗与我们》(,其中《分享节日》获得文学自由奖。1997年出版的《亚历山大》获得双叟文学奖。1998年法兰西学院授予其所有作品保尔-马朗文学大奖。同年到《快报》周刊供职,同时还为《巴黎竞赛》画报、《星期日报》和《世界报》供稿。2008年出任法国驻马耳他大使。2011年被任命为法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任代表。达尼埃尔·多龙集作家、记者、出版人、外交官于一身,是一位多产作家,至今已出版30余部作品,先后获得各种文学奖8项,其中2017年出版发行的小说《混沌的机制》获得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混沌的机制》是一部描写恐怖分子准备在法国发动袭击的小说。它是一部多线索复调小说,读起来犹如侦探小说一样扣人心弦。它带着读者从战乱的中东、北非来到法国和巴黎的权力中心,徜徉在一个永不停止的故事中。小说叙述的主人公:哈比巴,是一位在马耳他海滨幸免于难的索马里少女。格里莫,是一位法国考古学家,在利比亚陷入一桩艺术品的走私案。哈里,为一位孤儿,在巴黎郊区为姆比拉老板当线人。勒万,为土耳其某秘密组织服务……他们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走到一起,准备在法国发动恐怖袭击。

在全球化遭到质疑和难民潮肆虐的背景下,这是一部十分敏感的小说。达尼埃尔·多龙以极强的文字掌控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把故事写得跌宕起伏,犹如侦探小说,读起来扣人心弦。


龚古尔文学奖


龚古尔文学奖创办于1903年,面向当年在法国出版的法语小说,素负盛名,虽然奖金只有微不足道的10欧元,但它在法国文学界威望之高,影响之大,超过其他任何文学奖,其获奖作品平均每版销量可达30万至50万册。2017年11月6日,49岁的法国作家、电影导演和编剧埃里克·维亚尔以其历史小说《议事日程》在第三轮投票中以6票对4票获得2017年度第114届龚古尔文学奖。

埃里克·维亚尔1968年5月8日出生于法国里昂市。1999年出版处女作《猎人》,2002年出版诗集《绿色森林》和剧本《新生活》, 2006年自编自导首部电影《行走的人》,2008年自编自导长篇电影《马铁奥·法尔哥尼》,该电影在都灵电影节和昂热电影节上放映。2010年出版首部小说《征服者》,获得J.雷里文学奖。2012年出版的《西方战役》和《刚果》,先后于2012年和2013年双双获得法、德法弗朗斯·埃塞尔联合文学奖和瓦莱里-拉尔博文学奖。2014年出版的《地球的悲伤》获得2015年度约瑟夫·凯赛文学奖。2017年出版的《七月十四日》和《议事日程》又分别获得亚历山大-维亚拉特文学奖和龚古尔文学奖。埃里克·维亚尔专注于历史题材,现已出版的9部作品中,6部是关于历史题材的作品。

《议事日程》是一部历史叙述作品,讲述了希特勒和纳粹帝国的崛起历史。在160页的短小篇幅中,作者用简练有力的文笔描述了几个决定性的历史时刻。

 1933年2月,在希特勒当选总理前的一个月,希特勒和赫尔曼·戈林接待了包括克虏伯、欧宝、西门子、拜耳在内的24个德国大财阀,希望他们出钱资助纳粹党竞选国民议会。“财阀和纳粹的媾和,这是决定性的历史时刻,但对于克虏伯这些大公司而言,这是再平常不过的商务事件,捐点政治献金而已。当改朝换代,那就是论功行赏。这是大企业的生存之道。”作者如此揶揄。

另一个决定性的时刻,是1938年2月。希特勒和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会晤,企图促成德奥合并。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是,纳粹德国担心英国提出异议,阻挠德奥合并,于是派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前往伦敦,会晤英国首相张伯伦。里宾特洛甫迫使英国推迟了对德奥合并事宜的表态。维亚尔因此写道:“媾和与欺骗构成了历史。” 

龚古尔文学奖组委会给《议事日程》的颁奖词是:“用一个个眼花缭乱的事件,描绘了纳粹德国的崛起。”维亚尔则表示,自己能够获奖感到“极其高兴”。

欣悉《议事日程》获得龚古尔文学奖后,法国文化部长弗朗索瓦丝·尼桑专程前往颁奖典礼现场,向维亚尔表示热烈祝贺。《议事日程》由法国南方出版社出版,而尼桑曾任该出版社社长。南方出版社近年来屡获文学大奖,马克龙当选总统后,立即拔擢毫无从政经历的尼桑出任法国文化部长。


勒诺多文学奖


勒诺多文学奖与龚古尔文学奖同日颁布,43岁的法国记者和作家奥利维耶·盖以其所著二战背景的小说《约瑟夫·门格勒的消失》胜出。该奖创立于1925年,以法国“报业之父”勒诺多的名字命名,颁给作品具有全新风格的作家。

奥利维耶·盖1974年出生于斯特拉斯堡市。曾先后就读于法国斯特拉斯堡政治学院、伦敦经济学院、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曾是多家国际大媒体的独立记者,其中包括美国《纽约时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法国《世界报》、《费加罗》周刊、《快报》周刊、《观点》周刊,等等。2000年到法国《论坛报》国际经济部工作,就石油地缘政治对欧盟、中欧、中东和拉丁美洲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并作了大量报导。2002年与朋友合作出版其首部作品《大联盟》。2007年出版《不能返回》。随后又出版三部随笔。2014出版首部小说《雅克·科斯卡的革命》。2015年出版剧本《弗里茨·博埃,德国的英雄》(,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获得三项德国最佳编剧奖。2017年出版的《约瑟夫·门格勒消失》获得勒诺多文学奖和朗代尔诺读者奖。

《约瑟夫·门格勒的消失》讲述的故事,是奥斯威辛集中营医生、“死亡医生”门格勒的人生最后几年。门格勒是当时筛选运抵集中营囚犯的医生之一,负责决定将囚犯送到毒气室,还是成为强制劳工。他还对集中营囚犯进行残酷的人体实验。战后的1949年,门格勒逃到阿根廷,试图以假名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始他的新生活。然而,各国都在围捕纳粹分子,门格勒被迫逃亡巴拉圭,后又逃到巴西。在逃亡的日子里,门格勒惶惶不可终日,最后神秘地溺死在巴西的海滩。为撰写《约瑟夫·门格勒的消失》,奥利维耶·盖用三年时间,寻找资料,走访相关人士,还前往巴西,找到了门格勒葬身的农场,并进行了DNA比对,最终确定葬于农场的死者就是约瑟夫·门格勒。


费米娜文学奖


费米娜文学奖是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奖之一,创办于1904年,比龚古尔文学奖只晚一年,其评委清一色由女性组成,初创时意在奖励女性文学创作,后来把颁奖条件调整为“最富想象力”的作品,男女均可参评,但女性因素依然强烈。53岁的法国男性作家菲利普·耶纳达在第5轮投票中以6比4战胜《巴希塔》的作者韦罗妮克·奥尔米,以其传记小说《砍刀》获得法国2017年度费米娜文学奖。

菲利普·耶纳达1964年5月25日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先后学习过机械和电影,1986年移居巴黎,曾做过小商品推销工作。1989年突发奇想,潜心编写短篇小说。一年内,不出门,不见人,不接打电话。1990年处女作终于在《另一种杂志》上发表,随后为多家杂志写点和翻译点小文章。1997年出版首部小说《野骆驼》,获得当年亚历山大·维亚拉特文学奖和花神文学奖, 2002年又被搬上银幕。2013年出版的《萨拉克》获得2013年生活文学奖和2014年《她》杂志中学生文学奖,并于2014年列入最佳小说目录。耶纳达是位多产作家,佳作不断,至今已经出版发行13部作品,其中头7部作品都是自传体小说。2017年出版的《砍刀》获得费米娜文学奖

小说《砍刀》的故事始于风高月黑的杀人之夜。1941年10月25日早晨,在法国南方佩里戈尔一座神秘的城堡里,24岁的亨利·吉拉尔呼救:前一天夜里,有人用砍刀杀死了他的父亲、姑姑和一个仆人,他是惟一的幸存者。所有门都锁得好好的,没有破门而入的迹象。他成了家产的惟一继承人。然而,就在两天前,他向邻居借了那把杀人的砍刀。法庭判他无罪,但公众认为他是凶手。于是,吉拉尔远走委内瑞拉。1950年回法国时已经成了作家,取笔名乔治·阿诺,并带回一部自传体小说手稿—《恐惧的代价》(Salaire de la peur)。三年后,亨利-乔治·克卢佐将它其搬上银幕,由伊夫·蒙当主演,成为战后电影史的经典。但佩里戈尔城堡的血案直到吉拉尔去死还没有告破。菲利普·耶纳达便深入档案,从中寻找蛛丝马迹,终于发现当年被忽视的铁证,解开了尘封75年的谜团。


美第西文学奖


2017年11月9日,经4轮投票,50岁的法国作家扬尼克·埃内尔最终以其小说《戴牢你的冠冕》脱颖而出,赢得2017年度美第西文学奖。该奖设立于1958年4月,旨在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阅读口味,鼓励作家大胆创新。

扬尼克·埃内尔1967年9月23日出生在法国雷恩一个军人家庭,毕业于法国军人子弟学校,后任法语教员至2005年。1996年埃内尔发表处女作《小战士》,1997年与费朗索瓦·梅罗尼合作创办了文学杂志《危险的路线》。2001年出版《对法国式死亡的解释》,2007年出版《圆圈》,获得2007年12月文学奖和2008年罗歇·尼米耶文学奖。2008年至2009年出任法兰西学院驻罗马代表。2009年出版的《扬·卡斯戈》摘得联盟文学奖和法国福纳克小说奖,并被搬上银幕。埃内尔也是法国文学与电影杂志《变节者》和《查理周刊》的专栏编辑。埃内尔是一位多产作家,至今已经出版13部作品,其中小说6部。2017年出版的《戴牢你的冠冕》获得2017年度美第西文学奖,并杀入龚古尔文学奖决赛。

小说《戴牢你的冠冕》的主人公,写了一部关于《白鲸》作者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巨型电影剧本。然而,在法国无人愿意将其拍成电影。一天,有人告诉他美国《猎鹿人》导演迈克尔·奇米诺的电话。于是,他飞往纽约求见奇米诺。奇米诺阅读了他的手稿。随之而来的是,在巴黎的狩猎博物馆、纽约海边埃里斯岛和意大利湖泊之间发生了一系列荒诞的故事。在故事里出场的有,法国表演艺术家伊莎贝尔·于佩尔,仙女狄安娜,小白花狗萨巴……还有旅店管家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戴牢你的冠冕》充满喜剧色彩,作者试图以此展示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美第西文学奖评委弗雷德里克·密特朗称,虽然在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和龚古尔文学奖中折戟,但扬尼克·埃内尔的《戴牢你的冠冕》最终在美第奇文学奖竞争中脱颖而出。埃内尔获奖后表示,将该奖献给美第奇文学奖评委安妮·维亚泽姆斯基,她2017年10月去世,享年70岁。埃内尔说:“我的书写的是电影界和文学界之间的婚礼,要是问谁是最好的扮演者,非安妮·维亚泽姆斯基莫属。”


联盟奖文学奖


创办于1930年的联盟文学奖于2015年11月22日揭晓,这是法国六大文学奖中的最后一个奖项,它的颁奖为法国2017年度文学颁奖季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法国记者和作家让-勒内•范德尔•普莱森以他的处女作《荣耀的伤逝》挂冠。竞争十分激烈,普莱森在第三轮投票中以7票对3票胜出。

让-勒内•范德尔•普莱森1962年8月9日出生于刚果(金)的卢本巴希市。大学毕业后,在法国多家报刊杂志从事记者工作,现为法国《费加罗杂志》执行主编。自1994年创办花神文学奖以来,普莱森一直是该文学奖的评委。2017年出版首部小说《荣耀的伤逝》,已先后获得让•焦诺文学奖、法国陆军埃尔汪•贝尔戈文学奖、联盟新圈子文学奖和2017年度联盟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

《荣耀的伤逝》的主人公是作者普莱森的祖父让•克雷潘将军。普莱森以传记的方式再现了祖父的一生。克雷潘将军是法国最早的戴高乐主义者,是二战解放法国战役期间勒克莱克元帅的战友,是法国第二装甲师的英雄,曾在印度支那服过役,后任法军驻阿尔及利亚总司令,退出现役后任法国宇航集团总裁。作者通过与祖父对话,回忆法国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印度支那战争和阿尔及利亚战争。同时,作者还与祖父一起讨论了勇敢、担当、忠诚、不看重钱财等论理道德问题。作者自问,怎么现在人们不关心集体利益、他人的关切、珍惜过去和荣誉。作者试图通过《荣耀的伤逝》唤起现已不太时髦的英雄主义。

普莱森获奖后说,11月22日是他祖父追随一生的勒克莱克元帅的生日,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获奖,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

2017年法国文学奖的特点有三:一是获奖作者清一色为男性,没有一位女性作家;二是获奖作者全是法国人,没有一个外国作家;三是历史题材依然占主导地位,六大文学奖中的三部作品为历史题材。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