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4422027154_副本.jpg那年冬天的一个特别晴好的日子,75岁的老妈,坐在阳台上,戴着老花镜,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缝衣服,是那样的慈祥,那样的温馨,那幅画面是那样的美,我赶紧拿相机抓拍了这张照片。偶然,我翻出了照片,看着看着,我的泪水涌出了眼眶,再也不会有这种场面了。

 

  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幕幕妈妈穿针引线的画面……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爸所在的部队驻守在渤海湾一个渔村,全家一起生活在那里十年。那时我妈还不到三十岁,梳两条乌黑的长辫子。她性格开朗,有文化,总是很快乐,喜欢唱歌,一边做着活儿,一边哼着歌儿。那个时候生活很艰难,我家三个孩子,爷爷奶奶在老家,还有一个比我妈大二十岁的老光棍舅舅和他的养子。这一大家子人的衣服、鞋子都要靠我妈一个人来做,没有缝纫机、没有电灯、没有足够的布、棉花,因为那时买布买棉花都是要布票、棉花票的,根本不够用。就靠老妈的一双勤劳灵巧的手,没黑没白的辛劳,让我们永远没有受过冻,全家老小,冬天棉的,夏天单的,从来都是利利索索,干干净净,暖暖和和的。可想而知,春夏秋冬,寒冬酷暑,母亲付出了多少艰辛啊。

 

  我们的衣服都是妈妈自己裁,自己做,大孩子穿小了给小的穿,大衣服穿破了改小衣服。冬天一定要让全家人穿上新棉衣。每年入冬前,她都要把全家人的棉衣拆洗一遍,棉花要重新絮,妈说棉花发硬了就不暖和了,每年的都得让它喧腾喧腾。过年的时候,妈会千方百计的让我们穿上新衣服,实在没有新布做,就把旧衣服翻过来重新缝,或者把旧衣服染一染,变个颜色,就跟新的一样。妈妈心灵手巧,就是衣服破了,补上补丁,也会补成图案,也很艺术,很好看。比如在破的地方补块花布,绣个花。我妈绣花绣得非常好,多少年来,我家的枕头、门帘都是妈妈亲手绣的。

 

  记忆很深的是,我妈缝的“千花儿被”,这是我给起的名字。为了利用布料,多小的布头我妈都舍不得丢,把做衣服裁下来的小布头儿,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缝在一起,拼成无数个小方块儿,在把小方块儿拼成大块儿,就成了一块儿面料,我们家的被面、褥子、门帘、书包都是这样拼成的,真是成百上千块儿,五颜六色,数都数不过来有多少块儿,充分利用废料,节省出好布料可以做衣服。可惜,我没有留一块儿做纪念,真是太遗憾了,不然,真可以进博物馆了。

 

  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做鞋子,有首歌中唱到:“最难忘妈妈纳的千层底儿”,我就是穿妈做的千层底长大的。我家这么多人穿鞋,都靠妈妈一双一双地做。我的记忆中,妈妈每天晚上,不是纳鞋底,就是缝衣服,要不就织毛衣,絮棉花,她总有干不完的活。那时海边渔村没有电灯,点个小煤油灯,那灯捻儿忽闪忽闪的,冒着黑烟,冬天的夜很长,在昏暗的光线下,总是熬到深夜。每天早上,妈妈的鼻孔都熏得黑黑的。妈真巧,什么的会干。她自己搓麻绳、打“夹纸”,这个词该怎么写呢,就是制作纳鞋底的原料,把各种布头用浆糊一层一层的粘起来,等晾干了,剪成鞋底子大小,再用麻绳纳在一起,就成了千层底啦。每天晚上,妈妈那“刺棱、刺棱”拽麻绳、纳鞋底的声音伴我入睡。我至今还记得妈做的那五眼儿、条绒面儿的棉鞋,又暖和,又漂亮。我小时候特别淘气,我妈做鞋供不上我穿,常常是新鞋还没做好,旧鞋就让我给穿露底啦。我妈一边数落我,一边还得赶紧给我做。我费鞋的原因,一是我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儿,疯跑,爬墙头,上房顶,钻铁丝网。二是海边的地上有许多蛤蜊皮,一半儿埋在土里头,一半儿竖着地面上,特别磨鞋底儿,像小刀子似的。没法子,我妈不仅会做鞋,还学会了钉鞋掌,在新鞋的后跟上钉上铁钉,用废胶皮钉鞋掌。再后来,有了塑料底,可把我妈解放了,不用纳鞋底啦。为了省鞋,我就和渔民的孩子一样,光脚丫子,从天一暖和我就光脚,一直光到天冷了才穿鞋。我妈心疼,不让我光脚,我就偷着光,出门时穿着鞋,一出门就脱了,回家再穿上。我妈说:“你个疯丫头,哪有女孩子光大脚丫子的。”其实我也心疼我妈,为了省鞋啊。我还有个让我妈不省心的地方,我们营房周围是一圈铁丝网,我整天钻来钻去,衣服上挂的尽是三角口子,我妈经常得给我补衣服。记得那次,妈刚给我做的新衣服,就让我挂了个大三角口子,我妈从来不打我,她说,孩子哪有不淘的,她只是半开玩笑的说我:“赶明儿给你打铁鞋,做铁衣服穿。”

 

  现在市场上卖的毛衣真是五花八门,花色、面料,样式,应有尽有,可是那个时候都要靠我妈一针一线的织,就连手套、袜子都是妈妈织的。记得我十岁的时候,我妈给我织了一件毛衣,那图案就像个大披肩一样,谁看见都羡慕,我心里别提多美了,我骄傲,我有个好妈妈。

 

  那时候的妈,太难当了,人口多,工资少,条件艰苦,物资缺乏,衣服自己缝,鞋要自己做,吃菜自己种,老的等着穿衣,小的等着穿鞋,全家等着吃饭。唉,想想老妈真不容易,真不知是怎么过来的。

 

  人家说,妈巧闺女拙,我可是个地道的拙闺女,针线活一点儿不会。后来我也当了妈,因为有我妈,孩子的衣服鞋子,被子褥子,棉的毛的从来不用我操心,老妈早就准备好了。

 

  几十年,我妈就是用一双手,为全家遮风避雨,编织温暖。妈妈那双手,是神奇的手,勤劳的手,为我们编织了温暖的人生。妈妈那颗心,是善良的心,慈爱的心,为我们撑起一个有爱的家。妈妈手中线,一辈子在为我们编织幸福,她也为自己编织着幸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社会发展的真快,几十年后的今天,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生活,真是应有尽有,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了。可是,老妈却老了。她眼睛花啦,手打颤了,捏针都困难了,可还是喜欢给我们缝缝补补,那是她老人家表达和传递爱的方式。

 

  古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连幼儿园的孩子都会背这首诗,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体会它深刻的内涵呢。生活越好,越不能忘记母亲的手中线,和我们的身上衣。

 

  令人遗憾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老妈已经再也不能为我们缝补,为我们撑起那片爱的天空。就在老妈去世之前,老人家白天黑夜的做被子、褥子,她说:英不会做针线活,我多给他做出一些来,有用。她也知道,现在什么都买得到,根本用不着在自己做,可那是一片慈母心啊。许多年都不用老妈绣枕头了,可是老妈却执意戴着老花镜,很费劲的给我绣了一对很漂亮的大牡丹花的枕头,她一边绣一边说:“知道你们不用了,留个纪念吧。”

 

  慈母手中线,编织的是爱;

  慈母手中线,传递的是情;

  慈母手中线,是永远不断的传承。

 

  天下的妈妈都是这样的啊,该是我们回报老妈的时候了,本该接过妈妈的手中线,为妈妈编织幸福快乐的晚年。但是,苍天留给我的是无尽的遗憾和悔恨,一切都晚了,我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愿天下的母亲都能得到儿女的回报。愿天下的儿女都不留下遗憾。

 

  又到了母亲节了,我只有在心里呼唤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