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素有“赣中福地”的美誉,有着丰富的“福”文化底蕴。

  浏览《安福县志》,我看到了安福历史的久远。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就在安福境内设立了安平、安成二县。泸水河东面为安平县,隶属九江郡;泸水河西面为安平县,隶属长沙郡。屈指算来,安福立县已有2230多年的历史,历史不可谓不久。翻阅《大明一统志》,我又了解了安福县名的变迁。西汉时安平属豫章郡,安成属長沙国。东汉改安平为平都,属庐陵郡,吴置安成郡,治平都。晋改安成为安復县,隋废安成郡,并安復入平都,復改为安成县,属吉州。开皇中,又改为安復,唐初改为安福县,置頴州,寻废以县。县名数易,但终究离不开一个“安”字,又最终落在一个“福”字上。

  安福,地处赣中西部,东邻吉安县,南靠永新县,西和萍乡市的莲花县、芦溪县交界,北与宜春市、分宜县接壤。这里,山高林密,土地肥沃,漕运便利,宋明时期就是江右粮仓。同时,“吴头楚尾”的安福,是吴国与楚国的分界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楚之间战争不断,到了汉朝初年,依然如此。《安成记》有云:汉豫章太守賈萌与安成侯张普,战于新茨之野。这里的“新茨之野”,也即今天的安福县严田镇横屋村一带。井冈山斗争时期,彭德怀率红五军攻打安福县城,在严田和横龙交界的寅陂桥,与国民党反动军队遭遇,史称“寅陂桥战斗”。兵连祸结的年代,百姓苦不堪言,因此,人们对于“安”的祈求,就变得格外强烈和迫切了。所以,在安福人看来,平安、安定就是福。这一点,在民间的春联上,可以得到印证。门上贴个“出入平安”“岁岁平安”、“四季平安”“太平盛世”,正是对“安”的渴望。至于,在书信的末尾,安福人往往借“顺祝安康”“顺祝春(夏、秋、冬)安”等吉祥语,来表达祝福。

  “安”就是“福”,但“福”又不全是“安”,“福”的内涵要丰富得多。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村庄,都蕴含着“福”文化的气息。

  武功山,原名“兹山”,后有道人泸氏和潇氏在此修道,故又名“泸潇山”或“罗霄山”。它位于安福县西,根盤八百余里,跨吉袁二郡,是安福境内最大的一座山。相传东汉时葛玄、葛洪在此炼丹,亦名葛仙峰。上有仙翁坛,坛旁有石塔,时或见火焰若金灯。西晋又有伍氏夫妇在此养生修炼,故名“武公山”。南朝陈朝的陈霸先,在平定侯景之乱时,途经武公山,得到武仙人托梦并授平乱之策,后陈霸先果然成就了霸业,于是感念山中神灵相助之功,便下令赐名“武功”,从此,武功山一名流传至今。

  武功山历史上曾与衡山、庐山并称江南三大名山,被冠以“衡首庐尾武功中”的称谓。当年,江西人喜欢去朝拜衡山,而湖南人则偏爱武功山,每年来自湖南的香客信士,络绎不绝。武功山是一座道教之山,留下了许多道教遗迹,也留下了众多的“福”文化的印记。

  在旧时,去武功山敬香还愿,祈求神灵庇佑,成了一种风俗。当时上山的路径有三条:东面从宜春取道文家上武功山,叫做“朝圣路”;南边经泸水河到泰山上金顶,叫做“朝仙路”;西边经钱山上武功山,叫做“朝天路”。从这些路名中,我们领悟到,武功山俨然成了一座“福山”。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某个特定的日子,香客信士们,怀揣各自的心愿,表情虔诚凝重,沿着陡峭的山路,逶迤而上,这是何等的艰辛和壮观。

  在这些香客信士中,我仿佛看到了文仪夫妇的身影。文仪中年无子嗣,听闻武功之顶奉葛公,主山灵,有祷必应。文仪夫妇便从庐陵来到武功山,祷于葛公,即生信国公天祥,后建铜瓦殿,下有求嗣坛,以报神佑。

  在安福,自古就有抬着福主菩萨去武功山祈福还愿的习俗。比如金田的柘溪古村,村西有个“白马庙”,建于1707年,是柘溪村的道教场所,与东边的“竹林寺”遥相呼应,庙内供奉的是安福县令刘像,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据说,每年“大朝”之时,村人都会抬着刘像的塑像上武功山进香。刘像,唐代蜜湖人(今安福县枫田镇)。他历任安福县令、职方员外郎、颍川团练使等官职。因屡次提出治国之策,抵御吐蕃入侵骚扰,被封为“益国公”。任安福县令时,为政勤恳,关心百姓,体察民意,做了很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死后,县人感念其德,立庙祭祀,尊为“福主菩萨”。这种风俗,不独柘溪有,安福的其它地方都有。

  去武功山祈福,不仅是来自普通百姓的自发自愿,也有朝廷官员乃至皇帝的引领推崇。据《武功山志》和《安福县志》记载,安福知县遇到天旱,率民众到葛仙坛下求雨的就有四个,分别是宋理宗年间的彭龟年、明嘉靖年间的程文德、陈惟直和明万历十七年的吴应明。说来也巧,祈雨完毕,天降甘霖,于是勒石为记。宋徽宗还特意加封武功山为“冲应真君”,“肆加褒崇,特建封号,尚祈歆怿,永福此邦”。

  在武功山,至今还可以探寻到“福”的踪迹。三天门太极宫前的石拱桥,叫做“赐福桥”;图坪庵遗址区域的香炉顶匾额,上镌刻有“一路福星”四字;广济宫遗址区域,发现了“福自天申”的字样。走在武功山,你会深深地感到,“福”文化无处不在,它已经浸润在山的每一寸肌肤和骨髓里。

  俗话说得好,“高山有好水”,安福境内河流密布,纵横交错,水资源极为丰富。主要的河流有泸水、陈山河和同江。水资源丰富虽然是好事,但久雨之后,也容易引发大水,造成水患。清光绪《吉安府志》记载“平都故城初在东南王水口(城田),汉时常遭水患,晋初徙今县城南一百步。”洪水之祸,弄得县城都得搬迁。

  每逢久雨不停,或久旱不雨时,安福人对水就多了一分敬畏,纷纷在河边建龙王庙或天王庙,里面供奉龙王和四大天王,祈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仅以泸水河为例,河边就有龙王庙数十座之多。在我的记忆中,严田镇南村桥头的泸水河边,就有一座天王庙。我去外婆和姑姑家,要从它前面经过。庙不大,里面阴森,我不敢进去。据说,后来拆毁了,今年村民又集资复建了。可以说,龙王庙或者天王庙,都被人们赋予了祈福的内涵。

  就祈福而言,在安福大地上,至今还有一些冠以“福”字含义的庙观,如崇福寺、资福寺、福圣院等。据《舆地志》记载,福圣院,在县东三十里,相传有仙女吴彩鸾,手植两棵罗汉柏,每岁着花,东树结实,十分神奇。百姓认为这是吉祥之兆,纷纷前往寺庙朝拜,一时间,福圣院香火鼎盛,名闻遐迩。

  安福是江西十八个文明古县之一,境内保存完好的古村有:柘溪、塘边、三舍、沙溪等。在这些古村中,大多保留了许多明清古建筑,有祠堂,有书院,更多的是古民居。尤其在洲湖镇的塘边村,“八栋屋”的气派、“文明坊”的儒雅、“大夫第”的精美,让人叹为观止。这些古建筑中,石雕、木刻、瓦当、藻井,造型别致,做工精美绝伦。内容大多为“二龙戏珠”“三阳开泰”“四季平安”“凤栖梧桐”“鹿鹤同春”“富贵牡丹”等吉祥故事。花纹以龙凤、羊、蝙蝠、牡丹、麒麟为主,再配以如意、云纹、佛手等,表达了古代塘边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追求。

  金田的柘溪村,最有特色的是“中秋烧塔”和“吃新”了。“柘溪烧塔”是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鸡鸭鱼肉,备上烧酒或米汤,携了一捆稻草,齐聚村间开阔之地,在白天用土砖、烂瓦搭好的塔上点火烧塔,随着塔内火势渐旺,村民们便哼起了小调,唱起了山歌,跳起了舞蹈,庆贺佳节,祈求来年丰收,场面热闹,气氛热烈。

  柘溪“吃新”,我有幸到现场观摩,场面十分震撼。首先,村民端着条盘,条盘上盛有三碗斋饭,斋饭上搁着稻穗,还有肉、鱼及其它祭品,恭恭敬敬地将条盘举过头顶,对着“五福神”菩萨塑像行礼。那些没有准备祭品的村民,则行跪拜之礼。所有行礼的村民,无不虔诚之至。接着,彩旗方队、凉伞方队、二十四仙方队、舞龙方队依次进入“灵佑”庙祭祀,钟鼓齐鸣,余音袅袅。然后,主祭人身穿一身红褐色绸质衣裤,头戴黑色礼帽,神色庄重地来到庙前平地中央,对着前面方桌上写有“丰”的一束稻穗和一大盘祭品,行三叩九拜之礼。礼毕,村民们又三五成群,进行叩拜。随后,是舞龙表演、快板表演和太极剑表演。最后,是去各家各户“送龙”贺喜,每到一家,都是鞭炮齐鸣,十分热闹。“送龙”结束后,大家共进午餐。说起这个午餐,菜品丰富,猪鸭鱼肉,时令菜蔬,样样俱全。最难忘的是“晒背肉”,由大块猪肉烹制而成,据说吃了“晒背肉”,就要下田开镰收割稻子了。其实,“吃新”应该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它蕴含着感恩和对自然的敬畏。

  行走在安福大地,我读懂了安福之“福”。一个“安”字,恬静、安然;一个“福”字,温馨、怡然。轻轻吐出“安福”这两个字,是那样的开合有致、张弛有度、口齿留香,显得儒雅、悠然。《说文解字》对“安”字的解释是:安,静也;福,佑也。以“安福”为县名,彰显了安福人的精神长相和人生追求。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