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从古美到今,几千年来赞颂荷花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喜爱荷花的人不计其数,名字取荷花的不计其数,荷花几乎就是完美的化身。
历代赞美荷花最好的我以为是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还有他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国曹植在《芙蓉赋》中也极尽夸荷花之能事:“其始荣也,皎若夜光寻扶桑;其杨晖也,晃若九阳出旸谷。芙蓉蹇产,菡萏星属。丝条垂珠,丹荣吐绿。焜焜韦华,烂若龙烛。观者终朝,情犹未足。”(荷花古称菡萏)
宋人周敦颐对人们如此喜爱荷花道出了原因,他在《爱莲说》中说:“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荷花就是君子的象征,谁人不敬,谁人不爱。
荷还有不同于任何其他植物的地方,就是它的任何部分都有专属的称呼,从根部说起吧,水中膨大的地下茎称为“藕”,细长的地下茎则称为“藌”,地下茎上的叶柄称为“茄”,叶子则称为“蕸”,开的花称为“菡萏”,结的果称为“莲蓬”,果皮内的种子称为“的”就是我们俗称的莲子,莲子中心的绿色胚芽称为“薏”,可见荷的不同寻常。
还是回到《诗经》时代,看看那时的荷是怎样的意趣,那时,荷就称为荷,几千年来没变,即使有莲,芙蓉,芙蕖,菡萏,水芝等等多种称呼,荷仍是最主要的一种。
《陈风 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在那池塘边上,生长着蒲草和荷花。有一位英俊的小伙子,我能把他怎么样呢?一天到晚什么也干不成,思念到泪如雨下。
在那池塘边上,生长着蒲草和泽兰。有一位英俊的小伙子,长得高大英俊又魁梧。一天到晚什么也干不成,内心忧闷愁苦。
在那池塘边上,生长着蒲草和荷花。有一位英俊的小伙子,长得高大又威严。一天到晚什么也干不成,伏在枕上睡不着。
那位姑娘是深深爱上“有美一人”了,爱到“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她眼中只有池塘边的荷花、泽兰和蒲草,都是美好芳香的美物,就如她心中“硕大且卷”的美男子才能相配。
荷花在那久远的时代就是美,就是相思,就是芳香,就是“硕大且俨”,但在《周书》中,荷是食用的植物:“薮泽已竭,即莲掘藕。”那时,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吃藕,并欣赏美好无匹的荷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