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4372737611.jpeg

  这是一篇迟发的感念。

  我没有义务做这部电影的推波助澜。

  去看,是冲着电影主题的当代军人。

  微信、百度、头条、qq,所有的媒体、自媒体都是《芳华》,穿着军衣的《芳华》,那领章、帽徽所反映的明明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芳华。来自外界的舆论我一个字也不读、一句也不听,照片也不屑一顾。我要看就看我自己认为的《芳华》,要发声也要发《芳华》对自己内心真正的触动。

  好友欢快而来,咖啡现磨入杯。那个爆米花啥意思?属于女孩子的专利,免了吧。

  京城,梦秀,3号演播厅。

  芳华2.jpg     

   看电影,那个长长地远去的岁月。

  露天电影院。不叫电影院,准确讲是电影场。麦场上,池塘边,后来的学校操场。两边,一边立一个竖杆,或利用树做依托物,用银幕两头绑好的绳子,用力一拽,就把银幕吊起来了。搬凳子、拿板子、掂砖头、抢位置;同三舅、四舅家的表姊妹们买不起5分钱一张的电影票,翻越插着玻璃渣的墙头偷偷进去看。有成功,亦有不成功,还有被看场的巡逻抓个正着,训斥一顿,“滚!”国申哥、岳小改,你们忘没忘这曾经?

  现在不用了。售票处手机二维码一扫:“咻——”走人。

  电影院再不是那样挤拥不动,再不是那样嘈杂混乱,如今,可以大步流星,带着咖啡进来了。

  三三两两,两两三三,阶梯分布,悄无声息。

  广告之后。

  5321111、176155

  “解放军进行曲”的旋律,闪烁奔涌的“八一”军辉。久违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播放电影和新闻简报的片头曲。

webwxgetmsgimg (2).jpg

  是的。主题就是“军”字。电影开场就是一个穿着军衣的俊俏小伙子带着一位乡下姑娘回军区文工团报到。女孩儿特招入伍哟,在我们那时候可是人人羡慕。想当初我们学校被接兵的带走一位女兵,引起全校师生目瞪口呆。

  一群女兵出现。这些女兵除军衣是那时候的装束外,人都像舞蹈演员、模特队。一样的个头,一样的脸盘,一样的“大长今”,一个比一个靓丽。再加上所排练和演出的节目除了舞蹈还是舞蹈,画面的确洋溢着青春无限的气息。想想当时,甭这阵势,我曾同一位当过女兵的战友对酌时,出过一个题目:“我心目中的女兵。”说对了对方喝一杯酒;错了呢,我需喝翻翻!“好呀——”对方答应得很利爽。想想俺那时候,因为是在野战部队,清一色的光棍,能见到女兵眼睛都是直的,对吗?不仅能见到女兵,还能同女兵说上话,心里得美滋滋几天,对吗?若再能同女兵一起吃顿饭,会激动得彻夜难眠,对吗?我是有福之人,副营长家失火,奋不顾身去救,被烧伤住进师医院。当时一个芳华,说是总参副参谋长韩怀智的女儿,担任我的主治军医,天天就可以看到她,她是那么纯净,那么高洁,高洁到整个脸盘如雪一般。一次,半夜醒来她正单腿跪在我病床边用针给我挑手背上的燎泡,那感激的泪水怎么也闸不住,还得装得跟睡着一样,对吗?一阵子战友六杯酒入仓,杯杯爽朗。

  《芳华》是啥阵势?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美女一群,从天而降;还有游泳池;不仅是游泳池,还有水中男女混合的荷尔蒙气息。您想想,已经到了1984年了,我回来探家,公园溜冰场跳交谊舞,周围还要用篱笆围起来,就这外边仍围着层层人隔着缝隙要看个究竟。冯小刚也真会编排,那时候甭说游泳池了,我们营的官兵洗个澡也得到矿上的大澡堂,进去一池子肉轱辘,看见游泳池还得相隔10年之后。这也许就是艺术上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吧。

  高也不能离谱。画面怎么对一个刚入伍的新兵都是挤兑、讥讽、挖苦。照片门、乳罩门、臭味门……全是一群人在作践一个人。电影自始至终,除刘峰这个全军的学雷锋标兵之外,没一个能站出来说句公道话的。那个教官就知道训斥。首长呢?出来不是化解矛盾,反而推波助澜,更是变着法子折腾人。折腾着折腾着,全剧就这两个正能量,一个被下放到野战医院,因掩护伤员,获得“英雄”,成了精神病;一个好事做了一大筐,也挡不住别人的陷害,下放到边远连队,参加自卫反击战,成了只有一支胳膊的伤残复退军人。

  那时的军营,我的正在;那时的战场,我也是一员。都是切身经历。当时的军营亲热纯善,正气盎然,人都是比干劲,比贡献,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对一个弱者“群起而攻之”的现象。官兵不存在,高干子女与我们这些从土窝里拱出来的战士也不存在。“75·8”河南洪水泛滥,家里来信说房屋倒塌,自己思家心切,情绪低沉,班里一个叫“刘发全”的老兵立即搬个小板凳,叫我出去单个谈心。身边的首长都特知道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刚入伍那阵,军体训练跳木马,我试了几次跳不过去,一个叫梁涛的副营长,战友们也都知道他是高干子女,轻轻拍一下我的肩膀:“跳!没事。”就真的一下子跳了过去。这一拍所给予的动力到现在仍念念不忘;战前被提干,“老兵情部落”的宋树民就是我们的营长,政委叫黄日忠。黄政委找我谈话,通知我接班,我还给黄政委推荐哪个班长比我更合适。改写一个人的命运了,自己还不知情,还不好意思。不是宋营长他们的公道,我哪有机会能在银河里与将军、作家及这么多居庙堂之高的战友们、文友们面对面?

  嗟乎!这残酷的战争。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我们营配属481团切断越南脱浪县到凉山的公路。进去接受任务时,一行三个人,就宋营长、我一个,还有一个侦察兵。走在战壕里,敌炮轰鸣,我们随行的侦察兵面色苍白。我说,你去后边。我同营长一起到了战斗的最前沿。宋营长,这个画面您还有印象吧?那时候哪还有生与死的选择或犹豫。不过,电影里的沼泽地,冯导可能是出于视点冲击才这样编排的。其实,我们与越南的边境地带不管东线西线都是山高林密。野战医院挨炸还真有这么一回事,当时一个师医院的确被越南特工包了饺子。

  这部片子,是怎么回事?与实际脱节太远,越看越看不下去。一群光鲜的内层,呈现的都是阴暗;政委是唯一出现的首长,也成了反派;女主角的隐忍、男主角的奉献,最后的归宿都是走向残缺不全、生活不保。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这就是文化自信?令人不寒而栗。电影结束了,仍站不起身来,苦苦地求索、咀嚼。

  也许咱是粗人,不懂艺术?也许咱是迂腐,还在毛泽东思想照耀下,抱着葫芦不开瓢,不知与时俱进?也许冯小刚不这样揶揄,就没有票房?

webwxgetmsgimg (1).jpg

  也许,只是也许。画面和音乐那一切唯美荡然无存,只留下沉甸甸的唏嘘。故事的最后刘峰回到何小萍曾住过的屋子,在一块腐朽的地板下翻出已被何小萍撕碎的那张引出故事的照片,这撕碎的仅仅是照片?不!撕碎的是一个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撕碎的是社会的有序发展,撕碎的是观众对《芳华》的殷殷期待。

  是这样吗?您总给挚爱亲朋说,有解不开的疙瘩问老子。老子咋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左右相形,前后相随。”到底冯小刚是在用反向思维,吊起观众的胃口,赢得票房?还是他在提醒我们走出惯性思维,换个视角看世界?我们所说的对错,只是我们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一相心愿。别人咋评?这正如“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世界上的事,本没有对错,对错的是我们自己的眼睛,我们自己看待事物心目中根植的那种观念,而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沿着约定俗成的规则不变运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也许应该砸的不是电影,而是我们自己的固化、僵化。由此《芳华》唤醒我们对自己芳华的追忆,重塑芳华,也不能不说是一件大好事。时空里悠然传来“天路过客”的空谷清音:

  都说石头是冰冷的

  有谁知它内涵灼热

  天公赐予灵性

  大地砺造魂魄

  骨子里唱出苍美的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