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来到福建厦门不登上鼓浪屿,就不算到厦门,美丽富饶的鼓浪屿,的确是厦门的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

  本月初在女儿休假之时,我们一家人有幸来到厦门去游玩,鼓浪屿,是厦门的著名景区,无论在哪个季节,来到厦门鼓浪屿是必须一游的打卡地。我们从南昌乘高铁走了三个小时,到了厦门北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我们又坐快速公交一路来到宾馆,这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办理完入住就是十一点多了。厦门的快速公交是许多城市里都没有见过的,它在行驶中有自己的专线。而且都和其它路用隔离带隔离开来,部分路段都是立交桥,在快速公交路线上没有红绿灯,所以,一路畅通,特别快捷方便。

  按照计划,第二天早上去鼓浪屿,于是我们几次倒车,终于来到鼓浪屿风景区的对面,需要买票乘坐游船去鼓浪屿。我们按照提示买票乘船,在船上清风徐徐,抚过我的脸颊,我张开双臂去迎接那阵阵海风,让海风带走我在城市中的烦恼与忙碌,把我肺中的尘埃都带走了,为我带来无限清爽与好心情。第一眼望去就能看到那面向台湾岛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他当年英勇抗敌,运筹帷幄,打退了一批又一批的侵略者,让人民能过上幸福生活。你看,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透出他要誓死保卫国家领土的坚定信念;那挺拔的身躯就像一个巨型护身符,护着鼓浪屿;也像一个警示牌,让外来侵略者畏惧三分。

  随着游船的慢慢漂泊,在不知不觉中,船就到了三丘田码头,这个码头是鼓浪屿的泊船处,游客熙熙攘攘地走向岛上,我们都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踏上了这座小岛。鼓浪屿是一个不足两平方公里的自然岛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这个自然岛屿已经全部被商业化开发了,时时刻刻都在充满着商业气息。要想环岛游一圈,坐电动车很难,因为都被酒店和旅行社统统包去了,散客是不可能买票乘坐的。无奈我和家人只能冒着36度的高温游走在环岛路上,鼓浪屿风景如画,全岛都是百分之九十的绿化林和花草地。芭蕉树长的有一层楼高,各种热带雨林和花草树木应有尽有,无数的热带植物我们都叫不上名字。

  鼓浪屿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西南隅,面积约1.88平方公里。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处处鸟语花香,宛如一颗璀璨的海上明珠,镶嵌在厦门湾的碧海绿波之中,素有“海上花园”之称。19世纪40年代,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鼓浪屿成为一扇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见证了晚清王朝中国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历程,迅速发展成为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近代化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鼓浪屿整个岛屿到处都是风景,无论在任何一个季节都是四季如春,高高棕榈树,热带的凤尾竹和到处都是樟树和榕树,真是美丽极了。还有那高大的铁树在北方只能养在家里做观赏,而在鼓浪屿和整个厦门市都长在路边的绿化带里。

  鼓浪屿深厚积淀的闽南文化,加上近代以来中西方文明的对话交流,鼓浪屿文化从融汇走向创新,不仅造就了历史国际社区的卓越品质,也对闽南乃至中国的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鼓浪屿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中外文化精英,如汉语拼音文字和标点符号的创建者卢戆章,中国现代音乐先驱周淑安,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著名声乐家和声乐教育家林俊卿,著名钢琴家李嘉禄,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何碧辉,著名天文学家余青松、著名科学家卢嘉锡……他们在语言学、文学、教育、体育、科技、音乐等方面的成就,远播闽南地区、台湾和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

  时间的风雨锤洗,赋予了鼓浪屿中西文化交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的深厚底蕴。迄今岛上留存着千余幢中西合璧、风格各异的风貌建筑,向世人呈现“万国建筑博览”的艺术氛围。鼓浪屿人保留着音乐文化的传统,建成了“国内首家、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和“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深厚的音乐文化积淀使鼓浪屿享有“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美誉。在攀登鼓浪屿最高峰日光岩时,岛上温度高达37度,我和家人走到半路就汗流如注,我因为患有呼吸疾病爬几节台阶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是我没有气馁,继续坚持攀登在仅仅两个人走路还要错开的狭窄台阶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连续攀登,终于来到鼓浪屿的最高点日光岩。

  在日光岩上俯瞰厦门城还有眼前的大海,仿佛在画中一游,远处海天蓝蓝一线天,近处高楼林立,风景如画。鼓浪屿真是厦门乃至福建省一张烫金的名片,岛上海礁嶙峋,岸线迤逦,山峦叠翠,峰岩跌宕,鼓浪屿明丽隽永的海岛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观光游览,素有“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之说。作为风景名胜区,鼓浪屿以建筑为表,音乐为魂,有良好的旅游口碑和获得众多殊荣: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中国最美城区”榜首;2006年入选“外国人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金奖”。

  在路边青松繁茂的大树盘踞两旁,青翠欲滴的枝叶错杂交叉,重叠掩映在一起向路的尽头延伸好像母亲修长的手臂把整条路都拥在她那怀抱中。透过树叶的缝隙,远处的高楼大厦宛如一瓣瓣花与树木相互映衬着,那一片片叶子在晨光的照射下就像是被镀了金边,风儿轻拂过,就像跳舞的小娃娃手拉着手低声唱着歌,既有古朴庄重之感,又有希望美好之情。不远处还有几株三角梅一团团一簇簇如同火焰,让人眼前一亮,走进一条小巷两旁的墙壁上爬满了浓绿的爬山虎,片片叶子如蹼、如掌、如扇,一片紧挨着另一片就像编制的大网,把红墙氤氲在其中,最妙的就是在草坪碰到一两只小松鼠啦,你看他们那狡黠而清澈的眼睛就像宝石一样闪烁,毛茸茸的大尾巴就如淑女的帽子,让人怜爱。

  在树之间屋檐上时常可以看见一两只鸟儿,他们不一会儿就开始唱歌,歌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又如流水般轻柔舒缓,听得人如痴如醉,我嘴角微微上扬,张开双臂,好像鸟儿那样,自由在蓝天中飞翔,他们的小眼睛乌黑而又清澈,就像黑葡萄一般闪烁着光芒,他们身上颜色没有孔雀那样光鲜亮丽但却丝毫不失优雅,黑色的羽毛如同黑色的西装革履,让人想到风度翩翩的绅士,就像一只只小精灵。一片树荫下,扇着扇子的老人在大树的浓荫下喝着茶,把他带的谷物洒在地上,再吹几声口哨,没一会儿鸟儿就像施了魔法一样飞过来,等谷物差不多快吃完,他又轻轻洒下一把,鸟儿没有害怕,抬起她们乌黑的眼睛和灵活脑袋东张西望,时不时再低下头去吃谷物膳食,这时旁边的一位老人也露出慈祥的笑容。

  当我静静的站在路中央,听见远处那古钢琴悠悠的响声就像一位老者,诉说着鼓浪屿的辛酸与沧桑。自然想起在这座小岛上,培养了那么多的音乐界的人才,比如周淑安,林俊卿……鼓浪屿这个中国南疆的弹丸小岛,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经历了两次飞跃。各异时尚的建筑倾诉着百年历史,先进完备的设施,滋润了多元文化。优美的自然景观结合丰富的建成环境,特殊的历史文化,辅以丰富延续的社区传统,成就了今日动人心弦的魅力。鼓浪屿用她的魅力和开阔胸怀,迎接世界各地的远方游客。

  当渡轮拉响归航的汽笛,我忍不住回望这座小岛。她像一颗明珠浮在碧波中,把都市的喧嚣留在海湾那边,将自然的馈赠深埋游子心间。再见了鼓浪屿,明年我再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