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河支队的发展史上,九连连长杨茂蒲叛变投敌无疑是一件最为可耻的事件。1943年冬,原运河支队九连连长杨茂浦叛变投敌。他当初参加队伍时,也是怀着一腔热血,真心想为抗日出力。

       可时间一长,他逐渐厌倦了这种吃糠咽菜,四处奔波的日子,心开始动摇起来。

       九连奉命进驻唐庄后,村里有个叫李德灿的地主表现特别“开明”。 他隔三差五就跑到部队送东西,还总是热情地邀请杨茂蒲去家里做客。

       这一来二去,杨茂蒲和李德灿渐渐走得越来越近,甚至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

       李德灿是靠开油坊、酒家起家的,在村里也算是富裕人家,但在李家家族内却说不上话。他一直想通过某种方式提升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

       有一天,杨茂蒲在李德灿家喝酒喝高了,红着脸对着李德灿大吐苦水,抱怨部队的日子苦,自己看不到前途。

      李德灿听了,心中暗自窃喜。他意识到,这个人的革命立场并不坚定,如果能把他拉过来,那可就是大功一件。

       几天后,李德灿偷偷跑到县里活动,给伪政府官员又是送钱又是送物,还拍着胸脯保证,一个月后献上一份厚礼。最终,他换来了一个伪乡长的头衔。

       回到村里后,李得灿开始用尽各种手段蛊惑、离间和拉拢杨茂蒲。

       他安排杨茂蒲沉迷酒色,还故意制造一些“机会”,让杨茂蒲觉得自己在伪军中也能混的不错。就这样,杨茂蒲一步步走上了不归路。

       李德灿看到杨茂蒲脚上穿着草鞋,故意问他,杨连长,你说你们当兵的天天吃不饱穿不暖,天天天跟个苦行僧似的,图的啥呢?你看你穿的这双草鞋,行军打仗也不舒服呀。我这里有一双老布鞋,穿脚上特别舒适,您不妨穿脚上试试?杨茂蒲动了心,穿上地主李德灿送的布鞋,别提有多舒服了。

       一来二去,唐庄地主李德灿以开明乡绅的身份不断对运河支队九连连长杨茂蒲特别照顾,拉拢引诱。而杨茂蒲也在地主糖衣炮弹的打击下,一步步地彻底沦陷了,逐渐丧失了立场和斗志,脱离了运河支队叛变投敌,成为可耻的罪人。李德灿与涧头集伪区长龙希贞勾结,通过一个月游说,以利益诱惑动摇杨茂蒲。

       李德灿为提升家族地位,主动向日伪靠拢,将策反杨茂蒲作为投名状‌。

       杨茂蒲最终带两名亲信夜间逃离部队,投奔伪军张来余部。

       为表忠心,他出卖涧头集秘密交通站,导致三名地下党员被捕,运河支队联络点被毁‌坏。

 ‌      杨茂蒲叛变后,任日伪中队长,驻守唐庄,设卡封锁我军北出通道,并配合日伪进攻黄丘山套根据地,对运河支队构成严重威胁‌。

       面临如此严峻时刻,运支领导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决定:除掉叛徒,瓦解敌伪,争取抗日力量,保卫我抗日根据地。  

       为了除掉这一祸害,支队长胡大勋在黄邱山套的葫芦套,埋设了一个“局中局”。


       1943年11月上旬的一天,唐庄村人纷纷传言,因为唐庄地主策划杨茂浦叛变,运河支队决不会善罢甘休。唐庄地主听后乱成一团,慌忙派出谈判代表向我运河支队表白。

       运支领导得知消息,会意一笑。原来这是运支用的反间计,以敌治敌果见成效。地主们为保全性命坐不住了。

       唐庄李家地主连夜开会商定派两个人,前往运河支队交涉。一个是李德宜,此人是个知识分子,曾参加过抗曰工作,1940年回家,在唐庄当了小学校长;另一位是李德暄,也有来头,其姐夫便是峄县第六区伪区长龙希贞。

       两人来此的目的很明确,一是为保全自己,二是假如可能,还要保产保家。运支决定让胡大勋支队长出面周旋。胡支队长和二李是熟人,抗战初期曾带队伍驻唐庄。

       胡大勋支队长让他们坐下,就转过身子,倒背着手,扳起面孔,心情抑郁地在屋里踱起了八字步。二李着实有些紧张,半天开不了口。

       胡支队长先开了腔:“好呵!你们唐庄以前为抗曰出过力,我胡大勋从来都记在心上,想不到现在你们来了这么个名堂。“这几句话份量很重。二李愣住了,无言以对。

       "呀!”胡支队长一拳头砸在桌子上。“你们策动杨茂浦投敌,叛卖国家,叛卖民族,还有没有点中国人的人味?”

       二李心里打起了闷雷。李德暄呐吶插言:“胡支队长,这都是那个不明大义的本家兄弟李德灿干的,所以…”

     “不论怎样!杨茂浦叛变是发生在你们唐庄,你们的责任想推也推不掉。”胡支队长打断了他的话。“这件事,你们李家的责任谁也推不了,我们讲话算数,凡是敌视我们抗日游击队的,我们也决不客气。”

       二李脸色大变,胡大勋又逼进一步:“还是那句话,谁要是惹恼了我们,我们也决不客气。杨茂蒲叛变后不是住在唐庄吗?到时候要是打起来,可别怪我们不讲情面。“

        ”胡支队长,我们、我们认罪……“李德宜、李德暄一味说好话。

        李德宜说:"我们李家出了李德灿这个有辱门风的东西,实在是对国家对民族犯了大罪。如今,我们亲房叔伯早已对他满腹愤慨,只是我们这些人门面单,势力小,没尽到力。”

       李德暄也赶紧说:"我们李家叔伯都是为人清正,对李德灿早就不满,对杨茂浦更是如此,还请支队长开恩,千万不要把李德灿和唐庄李家一样看待。”

     “噢!”胡大勋托着下巴沉思了一会,“既然二位都说唐庄与李德灿、杨茂浦不相干,那就请二位先回去一个,另留一位与我们共商大计,可好?"

        李德暄没想到胡大勋来这么一招,沉默了会问:“还要留我们的人吗?”

        "不留下你们的人,下一步的事情办不好。”

      “我们回去一个人干什么呢?”李德宜问。

        胡支队长说:“办两件事,一是不能要杨茂浦的队伍住唐庄;二是一定要杨茂浦把不愿跟他当汉奸的人放回来。”

       此话一出,二李神色变了,相互看着一声不言语。留,胆战心惊;不留,要办的事有难度。

       李德宜迟疑半刻,慢吞吞地说:“那,把我留下吧!让德暄弟回去。”李德暄听着他这么一句,愁色消失了。

       胡支队长说:“天色已经晚了,你们今夜都住在这里,谁留谁走,明天再说。”说完,就叫警卫员带二李到准备好的住处。


       胡队长要留人不仅仅是要给唐庄施压,还要更深的考虑。当天夜里,他单独把李德宜叫到自己的宅处,谈了好久。从"七七”事变后,在地方发动抗战的往事谈到当前的抗战形势,共产党执行的政策,以及对前途的估计等等,直说得李德宜声泪俱下。

       李德宜本在一九三九年参加过抗日队伍,虽然后因形势恶化,回家干了小学校长,但和我方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在唐庄也算得上是通晓大义的读书人了。胡大勋的一席话,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坚决要求重新参加抗曰行列。就这样,李德宜留在县政府,当了一名工作人员。

       支队部驻地距唐庄只隔一个山口,不过几里路。当夜唐庄就传遍李德宜、李德宣被扣的消息,整个唐庄“轰”地一下炸了营。

        第二天刚吃过早饭,二李家里的妇女们一齐跑到李德灿家,向李德灿要人,又是哭,又是闹,外边围观的人也都挤在门前看热闹。

       上午时分,李德暄回到了唐庄,人们惊奇地问他:“你不是被八路扣起来了吗?”李德暄绘声绘色地把经过一谈,唐庄的地主们又惊又喜。

       李德宜的女人得知自己的丈夫被扣起来了,就在李德灿的堂屋里嚎啕大哭,把李德灿骂了个狗血喷头。李德灿已成为整个唐庄地主和李氏家族的众矢之的,自己暗想这下既得罪了八路军,又得罪了本家族人,自己在上司那儿也没法交待。于是他就想了一个万全之策,只好逼着杨茂浦放回了被扣压的干部战士,然后把杨茂浦撵到了侯孟。杨茂浦只好带着队伍移驻到了侯孟据点。

       为了进一步解除后顾之忧,运河支队领导决定派谢绍唐同志去做李德灿的工作,以争取李德灿,进一步孤立杨茂浦。

       谢绍唐接受任务后,当即找到了表哥李茂太,要他约李德灿见面,并要他帮助做李德灿的工作,李茂太也满口答应。

       第二天,李茂太来到李德灿家,告诉李德灿说:“绍唐让我给你捎个口信,他说杨茂浦叛变是他自个儿的事,跟你没啥关系”。

     “噢?”李德灿听了有点不相信,接着问了一句:“真有这话?”

     “嗯!这我还能瞎编。”

      “他还说什么?”

      “他还说想和你见见面。”

      “嗯,那好吧!”李德灿沉思了一会说:“明晚在唐庄庄南的团山上见。”。

        第二天晚上,李德灿应约而往,由于作贼心虚,前呼后拥带来十几个人保护他,并叫他们荷枪实弹地埋伏在距约定地点不到50米的地方,然后,李德灿只身来到团山。谢绍唐与李茂太已等候多时,谢绍唐看见李德灿身背一长一短两支枪,心中暗自发笑。等李德灿走近了,谢绍唐主动站起来准备打招呼,却不料李德灿心虚,一拉枪栓问:“谁?”

     “德灿,你来了。”谢绍唐亲热地招呼。

       "噢……”李德灿见是谢绍唐,这才把枪放下,不免为自己的举动感到尴尬,搭讪着:“绍唐哥,你来啦!”

       三个人寒暄一番,谢绍唐便扯到了正题。

     “德灿,前些日子杨茂浦叛变,那是他自个儿的事,支队领导对你倒没啥。”

     ‘噢,真的?”李德灿吃了谢绍唐的定心丸,掩饰不住心中的高兴。

       谢绍唐见李德灿已经安定了,就趁热打铁,把运河支队已经归建新四军,形势马上会起大变化的事讲了一遍。最后话锋一转,问道:“德灿,不知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李德灿没想到谢绍唐会问起这些。

       "你呀,也该想想自己的后路了。”李茂太也以把兄弟的身份,在一旁相劝。

    “德灿,看在咱们亲戚的份上,你听我一句,杨茂浦和你是啥关系,不沾亲,不带故的,你咋和他扯拉那么紧,到头来你想说也说不清了。”

      谢绍唐语音未落,李茂太又跟上了:“是呀,德灿,不是我数落你,你也该睁眼看看了,如今人家运河支队已经归新四军,主力部队一过陇海路,这些小小的据点能顶得住吗?杨茂浦呢,小日本一垮台,他还指望谁?‘’

      "那……”一席话把李德灿说动了心,便随风转蓬:“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难道这么个大事,我李德灿就看不清吗?”

     “那你咋办?”谢绍唐看李德灿听得很认真,便接着说:

        "依我看,你不要跟杨茂浦勾得太紧,杨茂浦将来决无好下场。”

       李德灿低下头,暗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分手了,双方约定以后常联系。


       1944年春,我运河支队的农民大队丁瑞庭部又趁李德灿派部队催粮要款之机,在新河边故意打了他的埋伏,俘虏了几十人,事后把人都释放了。这样一来,李德灿态度有了显著的变化,谢绍唐又趁机约李德灿在黄邱套里的葫芦套见面,进一步作了李德灿的争取工作。李德灿答应给谢绍唐送情报,成了运河支队的卧底。

       6月下旬,运河支队在新四军主力部队的支援下,对敌人开展攻势了。在这个关键时刻,运河支队决定派李德宜回唐庄,要他依靠亲房叔伯做争取李德灿的工作。纪华县长和童邱龙副政委专门向李德宜交待机密任务。

    “不管怎么样,杨茂浦叛变是唐庄李德灿搞的。这笔账总是要算的,如果把杨茂浦搞掉,立功赎罪,我们可以既往不咎。”

     “放心吧,首长。”李德宜紧握着首长的手说。

       "好,我们相信你会完成这一任务。”

       李德宜当晚回到唐庄,走东串西,把运河支队首长的话,传给他的叔伯和兄弟。这一来,李姓家族的上层人物都知道大势不妙,如果不把杨茂浦除掉,唐庄便被殃及,财产可能毁于一旦。于是掌握唐庄李姓家族大权的几个头面人物出面找李德灿,要他立功赎罪,除掉叛徒。在李姓家族势力的重压下,再加上谢绍唐对他所进行的工作,李德灿答应借请吃伏羊之机,将杨茂浦一举拿下。

       两天后,李德灿在自己的酒坊里专门伺候,杀羊摆席宴请杨茂浦。杨茂浦还蒙在鼓里,只带一个贴身警卫,大摇大摆地从附近的侯孟据点来了。

       酒过三巡,李德灿看着杨茂浦朦胧的醉眼,提议到庄北瓜地吃瓜解渴,杨茂浦毫无察觉,爽快地答应了。

       到了瓜地,李德灿热情地打开一个西瓜。杨茂浦席地而坐,大口大口地啃了起来。李德灿见时机已到,对手下人使了一个眼色,只听一声枪响,杨茂浦的狗命归了西天,接着李德灿当众宣布反正。

       第二天,杨茂浦所在的据点也举起了白旗,泉源据点的伪军见势不妙,也逃跑了。

       就这样,我们没费一枪一弹,没伤一兵一卒,便解放了唐庄、侯孟、泉源这三个据点,取得了夏季攻势中第一个阶段的胜利。

       瓜棚除奸后,运河支队迅速清除杨茂浦的关系网,查出勾结的伪军汉奸23人并予以处理,同时指令地方武装慰问补助因杨茂浦叛变牺牲的抗日志士家属。

       1944年8月中旬至9月初,地下党员与青年踊跃参军,运河支队在唐庄兵力由47人增至156人。

        其次是情报网络的强化。李德灿利用油坊作掩护,拓宽情报搜集渠道,于周边十二村设联络员,构建三十里情报网,及时掌握日伪军动态,多次助运河支队规避扫荡。

       民众工作成效显著,杨茂浦被处决后,群众对抗日力量更加信任。1944年9月至11月,83户农民供粮,31名青年自愿当交通员,为抗日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军事上,杨茂浦叛变网络覆灭后,日军情报锐减。1944年下半年,运河支队趁机频发突袭。10月15日夜,袭击涧头集据点,缴枪21支,毙伪军18人,创造支队建队以来的最大战果。

       经济变化显著,李德灿组织唐庄建立秘密抗日经济网,利用油坊、粮店筹集军资。1944年末季,该网络筹得布匹826尺、棉花436斤、药品57包。

       组织建设得到显著加强,运河支队在唐庄等地新建7个党支部,发展52名党员,为抗日根据地扩大奠定基础。至1944年底,唐庄地区已形成较完整的抗日政权体系。

      文化教育领域迎来新风貌,1944年10月,唐庄等地成立4所识字班推进扫盲,并组建抗日宣传队,以快板、小戏宣传抗日,提升了民众意识。

       瓜棚除奸后,为后来的反奸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运河支队将其过程编纂成册,广泛传阅学习。书中强调的隐蔽、群众参与及时机选择等,被多地借鉴实施。

       至1944年末,运河支队活动区域扩至原先两倍以上,并构建了较完备的抗日力量体系,激发了全区抗日斗争的深入发展。

       1944年春天,运河支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冬训和整顿,士气高涨。3月下旬,俘虏唐庄据点伪军约30人。5月中旬,新四军第九旅第27团一部奉命进入该地区,配合运河支队打下涧头集以东的徐楼、莲花山、多乐庄3个据点,而后又攻克涧头集以西徐塘至侯孟一线5个敌人据点。8月3日夜,又解放了被日军占领4年之久的涧头集镇,昔日中共山东峄县县委所在地的涧头集又回归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运河支队手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