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微短剧日益占领人们视线的当下,单集45分钟、全长36集的“大剧”还能抓住观众么?这个夏天,《以法之名》刚登陆央视八套和优酷视频时,很多人都发出这样的疑问。然而,随着它的首播收官,亮眼的收视数据和持续的网络热议,让所有担心都化作了欣慰。
正视的勇气
这部剧的出品方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也就是说,它是最高检的一个文化项目、一个形象工程,按常理,它应当大张旗鼓地树立检察官的伟岸群像。然而,让人们大跌眼镜的是,剧中不仅是政法委、公安、法院里反派扎堆,在东平市检察院内部,从检察长到第一检察部主任、监所检察室主任等,也有多人身陷泥沼。
这些检察官职务层级不同,岗位不同,所犯罪错也各不相同。检察长李人骏为了仕途进步,片面追求工作业绩,放任下属将万海案定性为“黑社会”。第一检察部主任谢鸿飞与真正的黑恶势力沆瀣一气,颠倒黑白。监所检察室主任王华山甘当省政协副主席江旭东的“鹰犬”,帮助捞人放人,并授意谋杀万海。而正是这种非个别的沦陷,导致东平市长达15年的冤案环生。
“这么大的自黑尺度,在国产剧里还是头一回!”许多人观剧后十分震惊。的确,2017年的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反派人物也只分布于检察系统之外,检察官是当然的伟光正。隔八年,最高检为何做出如此转变?其实,这恰是格局与智慧的体现。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行业或单位,都不会是真空,都存在着权力的诱惑和利益的追逐。执掌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检察机关,亦不能外。其中的“故事”,在网络媒体空前发达的今天,早已不是秘密。
对此,越是驼鸟式的无视和沉默,越会让失真议论掩去事实真相。正视现实并坦诚示人,才是一个真正强大者的应有心态。他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驱除鬼魅,还清朗形象于人间。同时,他也借此来告诫那些蠢蠢欲动的暗影:收手吧,否则,你就是下次荧屏上的主角!
自净的锋刃
躯体滋生了病瘤,是等着别人来发现并割除,还是自我挥刀刮骨疗毒?相信,不少人都会选择前者,因为,身上的每一块肉都连着心、牵着筋哪!正如《以法之名》接近尾声时,东平市公安局局长许言午在厕所里对检察长李人骏吐露真言:“东平市司法系统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哪个人不是彼此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再者,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对司法单位及一把手的考核制度,干警发生违法违纪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减分项,甚至直接影响单位的评先评优,断送一把手的仕途前程。因此,任何一个司法单位的领导都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又绝不希望它的影响扩大,以致“捂盖子”“由大化小”现象屡有发生。
然而,病瘤终究是捂不好的,即使这次强压下去,毒素还会从肌体的另一个地方冒出来,并造成更严重的感染。因此,遇瘤必除、除之必尽,不仅是医家准则,更是司法机关的清醒思辨。
故此,最高检除了纪律作风常抓不懈、典型案例警钟长鸣之外,又于今年6月挂牌成立检察侦查厅,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犯罪的立案侦查,即归其职责。
全国省、市级检察院闻令而动,迅速成立对应机构,在《以法之名》中的海东省检察院,就是洪亮所属的“第十一部”。这部热映剧,是这一利剑部门的首次亮相,也是检察机关刀刃向内、革除司法腐败的决心展示。相信,锋刃过处,水自净,天自蓝。
不熄的灯光
如果说,权力能使人迷乱,那么,权力与邪恶的合体,就可以让世界变成魔窟。正直者与它的较量,注定是艰辛而孤独的。
《以法之名》中,一直坚守正义并欲追查当年冤案的检察官乔振兴,刚刚行动就被真凶先下手为强,以残忍方式杀害。海东省检察院派出的指导组在东平市指导万海涉黑案时,屡遭黑社会“保护伞”作梗,以致被迫解散。信仰坚定却无职无权的检察官洪亮,在夹缝中艰难求证,最终付出了家庭破裂的代价。
他们当然是值得赞颂的,就像歌曲《孤勇者》所唱“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但如果,他们的领导、司法权力的掌控者,能够少一些自我利益的考量,多一分公心和担当,这样的悲情牺牲就会避免很多。
所幸的是,《以法之名》的结局让我们看到了光明。它如一盏不熄的灯,让孤者温暖,勇者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