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上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不禁怀念起我的父亲。他曾是一位抗战老兵,参加过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1938年7月,当“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的时候,父亲毅然参加了八路军,旋即编入总部特务团。特务团的主要任务是警卫总部机关和总部首长。父亲多次目睹朱德、彭德怀、左权等总部首长的风采,聆听过他们的讲话。

八路军水腰兵工厂位于山西黎城县黄崖洞山区,是抗战初期我军最大的敌后兵工基地,一年兵器产量可装备16个野战团。因此,日寇曾调动精锐部队先后7次进犯,妄图捣毁兵工厂。1941年初,日寇以捣毁我八路军首脑机关和水腰兵工厂为主要目标,采取捕捉奔袭式的“扫荡”,来势汹汹。2、3月间,特务团接到守备兵工厂的任务后即开赴黄崖洞。上山后,全团马上投入紧张繁重的备战。除了做好物质准备以外,全团掀起了练兵热潮。与此同时,团首长对全体指战员多次进行战前思想政治动员,教育全团增强敌情观念,坚定必胜的信心,随时准备抗击敌寇来犯。 父亲在笔记本激昂地写道:“同志们,努力吧!我们一定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所有失地。”

随着备战工作的紧张开展,敌情也越来越严重。10月,日寇果然从潞城、襄垣等地调集号称“钢铁大队”的第三十六师团,会同第四、六混成旅共计5000余人向黄崖洞猛扑过来。总部随即下达了出山迎敌的命令。父亲所在的三营八连奉命到南口外前沿防区,埋设地雷,监视和防御敌寇进犯。我出击部队在上温村一带歼灭敌有生力量后,日寇气急败坏,于11月5日攻陷西井,进而指向黄崖洞。7日深夜,特务团奉命全部撤回黄崖洞。全团分为七个守备区。父亲所在的三营大部分是刚从晋察冀边区调来的新兵,但是清一色的共产党员,政治觉悟高,守卫在第四守备区。父亲刚刚调到三营八连任专职党支部书记。

 南口,亦称翁圪廊,是黄崖洞东南面唯一的出入口,地势险要,为军事要塞。从沟底向上仰望,只见“一线天”。南口山口两侧是悬崖峭壁。为防御敌人进犯,断沟下的巨石坡被炸掉,沟上用木料、黍秸搭成断桥,在战斗打响前拆除。11日,日寇开始炮击,气壮山河的保卫战打响了。第一天,八连担负把守南口二线水腰口。父亲来往于各个地堡,要求大家服从命令听指挥,做好打恶仗的思想准备。

       (我的父亲冯庭枋)

       当晚,团部命令八连接替七连进入南口前沿阵地。涂副营长命令父亲带领八连三排和团教导队部分学员共计50余人进入阵地。 连长钟建兴带队守卫在水腰口,副连长彭志海带领11名战士在断崖顶和断桥头打排子枪。13日上午,南口暂时沉寂。父亲在战地召集支委会,提出:坚决守住断桥,配合四连作战,坚决做到重伤不叫苦,轻伤不下火线,誓死守住阵地。

14日拂晓,日寇在十余门山炮、迫击炮的猛烈炮火掩护下,向我八连、九连前沿阵地发起进攻。炸弹不断轰鸣打来,震耳欲聋,碎石、弹片飞迸,阵地前后浓烟瘴气。我军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对敌步兵一举一动看得十分真切。西侧的三排战士由于没有作战经验,一见敌人露头便打,既浪费了弹药,又未有效杀伤敌人。父亲告诉他们要节省弹药,等到最后一个敌人进到沟里再打。战士们越战越勇,看到沟下尸横遍地,受伤的敌人趴在地上鬼哭狼嗥,群情振奋,士气高涨。

傍晚,敌人企图从沟下爬上两丈多高的绝壁。他们先是胁迫民夫砍树搭梯,后索性把尸体摞起来垫在脚下往上爬。父亲带领战士们趁机顺势滚下几颗大地雷,将“尸梯”摧毁了。敌人仍不甘心,架着小钢炮窜进沟里,还没来得及开炮,就被我们用手榴弹打得弃炮而逃。随后敌人几次进沟企图夺回小钢炮都没有成功。深夜,又有十几个敌人摸进沟里,战士们情绪高昂,向敌人投手榴弹、马尾弹,大部分跑掉了,剩下三、四个敌人被逼得掉进沟底下的深水洞里直扑腾。战士们变换位置,巧妙地连甩两颗手榴弹,结果了鬼子们的性命。这一天,我们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

15日,敌人的炮火更加猛烈,而且施放了烟雾弹、燃烧弹、毒气弹,我们戴上防毒口罩坚持战斗。下午两点多钟,忽听一声巨响,父亲抬头一看,我方阵地的弹药箱飞到空中,便呼唤西边的战士张仁成,喊了几声没回音。

(父亲被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烟雾稍散,依稀只见他已身首分离。原来是敌人炮弹打在八连阵地的弹药箱上引起连锁爆炸。

不知过了多久,五班长大喊:“支部书记,沟里又来了十几个敌人.”父亲说:“好,叫我来打!”便抓起几颗手榴弹走到前沿断角地,往下一看,只见这伙敌人抱成一团,蹲在地上“哇哩哇啦”地吼叫,父亲两眼一瞪,用尽全身力气将手榴弹逐一甩向敌群。

 副连长彭志海每天和父亲碰情况。这天晚上,他由崖上下来神情焦虑地对父亲说:“情况很严重,敌人攻占了赤峪口。”转而坚定地说:“我们一定战斗到底!就是牺牲了也是光荣的。”父亲当即向他表示:“你放心吧!我早已做好牺牲的准备。”原来日寇主攻方向由南口转向桃花寨,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敌先是突破赤峪口,继而攻占了二营四连的桃花寨阵地。敌在南口方向采取佯攻战术,攻势虽已减弱,但八连仍面临敌寇火力的极大威胁。父亲把马尾弹导火索套在小拇指上,随时准备与一旦攻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16日,战局出现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的胶着态势,敌人兵分两路,一路由桃花寨断沟下向水腰山进犯,一路搭人梯爬过南口断崖,由背后攻击水腰山口。八连在断桥前与敌寇展开了激战。下午约三点钟,敌人的炮火猛烈袭来。正当父亲问候受伤的五班长时,像是什么重物狠狠地砸在身上,脸部麻木不觉,鲜血已呈糊状,父亲面部和左腿等处负伤,由于失血过多,昏倒在阵地上。当父亲苏醒过来时,在一名战士搀扶下到后山医疗所包扎。半路上打排子枪的战士们从远处大声喊父亲,见到生死与共的战友,父亲激动得又昏倒在地。战友们跑过来把父亲扶起来,他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在战地医疗所简易包扎后,父亲被送往二十多里外的团卫生队。住院期间,战友们相继看望父亲,并送来了衣物,表达了生死与共的战斗情谊。战斗刚刚结束后,父亲和其他几位伤员获准返回阵地,寻找战前掩藏的背包。昨天这里还是战火纷飞的疆场,此时却显得格外宁静和凄凉。八连战士晁成在许多战士负伤后,一人坚守断桥阵地,雪里爬,泥里滚,抓住机枪打机枪,抓着手榴弹甩手榴弹,在我军火力支援下,打退了小股敌人的几次冲锋。敌人的燃烧弹把他上衣烧着了,他索性光着膀子继续战斗,直到壮烈牺牲。父亲俯下身捧起晁成烈士遗留下的被包紧紧抱在怀里,不禁热泪潸潸。他默默地伫立在原地,向晁成和所有牺牲的战友作最后的告别。

特务团在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左权副参谋长的直接指挥下,以一比五的代价同数倍于我的日寇血战了八昼夜,取得毙伤1000余人的赫赫战果,后被中央军委誉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一次最成功的模范战斗” 。黄崖洞保卫战胜利结束后,毛主席电贺朱总司令,号召“全军学习‘朱德警卫团’黄崖洞守备战”。朱总司令撰文称赞黄崖洞保卫战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特务团被八路军总部授予“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等称号,父亲也被授予“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