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的第一天,俄空中力量突袭基辅,试图实施斩首行动。同期俄军装甲部队从白俄罗斯边境出发向基辅挺进,声势浩大,绵延40多公里。开拔不久,俄先头部队遭到乌克兰无人机部队袭击,炸毁了几辆坦克,堵住了大部队前进的道路,进攻受阻,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俄的进攻,为乌克兰顶住第一波攻击赢得宝贵时间。基辅保卫战以乌的胜利结束。
无独有偶,同样的事情在1939年也发生过。苏芬战争爆发初期,苏军第44步兵师带着163师的一部,试图增援被芬军歼灭的第163师。他们沿苏芬边境的拉特公路南段行军,因道路狭窄且两侧积雪深厚,苏军队形呈一字长蛇阵,绵延30公里。芬军第9师分散成小部队对其发动袭击,将苏军切割成数段,坦克和火炮等挤在路上动弹不得,苏军伤亡过半,损失9000多人。
第二年,第18步兵师和第34坦克旅遭芬军包围,坦克部队动弹不得,于1940年2月28日试图从皮特基亚兰塔南面突围未果,最终15000人中仅1237人脱离包围,第34坦克旅旅长阵亡,第18步兵师因为失去军旗被撤销番号。
二战时期令人闻风丧胆的钢铁洪流在现代战场完全失去了作用,单就火力而言,坦克火力与海马斯火箭炮相去甚远。就机动性而言,坦克在无人机面前几无招架之力。
事物总是二分法,有利必有弊。坦克有强大的火力与防护装甲,但缺乏机动性;步兵战车机动性强但缺乏装甲防护,遇到重火力举步惟艰。伞兵突袭能力奇绝,一旦失去先机就是肉靶子;防空导弹系统先进,但遇到低慢小的无人机就是用导弹打蚊子,得不偿失。
乌克兰的作战无人机指挥官罗伯特·布劳迪在一次国际军事交流会上作了一个发言,他指出,没有一台坦克在无人机面前是坚不可摧的。乌的无人机部队占全军兵力2%,但消灭的俄罗斯军人则占三分之一。
俄军学得很快,沙希德无人机对乌克兰造成重大杀伤。每天将近500架次的无人机袭击,让乌克兰的防空系统疲于奔命。
二战证明俄罗斯人不长于进攻而长于防御,经过莫斯科保卫战的洗礼,苏军的防守反击打得德军连连败退,最终为二战结束立下汗马功劳。
新时期的俄罗斯还是如此,冲突三年多来,俄军发扬二战传统,很好地贯彻了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战略思想,一步一步站稳脚跟,目前在前线反而取得很大进展。
历史从不重复自己,只是惊人的相似。俄乌冲突是非对错不提,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刚铁洪流在未来在战场上的身影应该是明白黄花,灯火阑珊,新的作战力量将登上舞台,主宰战场上的硝烟,正如马克泌机枪在一战,坦克潜艇在二战一样,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