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市宁阳县东庄镇西韩家庄村,查姓人居多。全面抗战时期,查贤举、查贤忠和查贤廷(查丹宸)三兄弟积极跟随中国共产党在该村率先抗日,查家两代共十余人投身抗战,并带动了全村几十名青壮年从军。查贤廷(查丹宸)长子长媳、查贤忠先后为国牺牲。查家还因长期是八路军、游击队的秘密交通站,曾两次被日伪抄家查封,倾家荡产,几近家破人亡。但他们义无反顾,忠心向党爱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书香门第知报国,族人一心向革命

  查国扬、查范氏夫妇勤俭持家、家境尚好,且教子有方,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之家。这个家庭除耕种十几亩田外,还有临街的几间草房开设客栈,接待过往的行旅客商。老人深知“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训,教育子女从小应当忠诚厚道、知书达理,长子查贤举、次子查贤忠、三子查贤廷(查丹宸)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成年后皆任教于家乡学校,是远近闻名的“查氏三杰”。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这个查氏家族成为村里最早觉醒并积极投身抗日的家庭。特别是查贤廷(查丹宸),早在七七事变前便在泰安县多地担任小学校长,结识众多进步人士。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初,参加了著名的八路军徂徕山起义,并亲自护送36名青年参军。以后又多次动员大批青年参军。受党的派遣,查丹宸于1938年5月至1940年4月,在家乡组织了泰(安)泗(水)宁(阳)抗日联合会,以自治会、自治区的名义开展抗日工作,任泰(安)泗(泗水)宁(宁阳)抗日联合会泰安分会主任及八路军泰(安)泗(水)宁(阳)游击队秘书,泰宁三区区长(实际是抗日游击队的区长)。他带队活跃在山阴、石崮一带,冒着生命危险与日、伪展开机智顽强的斗争,打击了敌伪的嚣张气焰。查丹宸还曾派他的长子查生才、次子查育才携带短枪,于深夜潜回村内将两名汉奸诱出,活捉一个,当场击毙一个。村民闻讯后都拍手称快。

  他带头并鼓励二兄并三个儿子、大儿媳、两个侄子及一个侄孙共九口家人投身革命,其中长子、长媳战争期间为国捐躯。1960年,查贤廷(查丹宸)逝世。


  鞠躬尽瘁为革命,死而后已美名扬

  查贤举,青年时代投身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任泰安县韩家庄乡乡长,热心公益,造福乡邻,深受家乡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1939年曾被日寇逮捕,敌人迫其说出两个弟弟及多个侄儿、侄孙外出抗日的下落,并令其召回,被严词拒绝,遭到敌人严刑审讯,但忠贞不屈。后被众乡邻联名保释。后来在尧山地区担任抗日学校教员,从事革命工作。1951年逝世。

  查贤忠,1883年生,曾多年任教于泰安德贞女中学校。日寇侵华后,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献身革命工作。1940年初,亲送年仅16岁的长子参加八路军。随后,1940年春,他以泰(安)宁(阳)边区抗日民主政府参议员名义,到鲁南抗日根据地。曾任鲁南行署秘书、赵镈县教育科科长等职。以近六十岁高龄奔波在艰苦的抗日战场,为人民解放事业勤恳工作,鞠躬尽瘁。1947年不幸逝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父子兄弟齐上阵,满门忠烈写春秋

  “记得我小时候也和哥哥弟弟们,都参加过为他们在户外探听动静的任务。”查一才笔下再现了抗战初期的惊险岁月:每当夜幕降临,查家老宅就会迎来一批批“特殊客人”——他们是从徂徕山到(微山)湖西游击区的交通线来往的同志们。每当他们夜晚潜伏隐蔽在查家休息时,查贤举都是仔细地布置家人,探听周围风声,关注来往同志们的安全。 

  在查贤举、查贤忠、查贤廷(查丹宸)三兄弟的影响下,查家第二代纷纷走上革命道路。查贤忠送16岁的长子查一才参军时,只给了十元钱作路费,并叮嘱:“好好干,争取早日入党。”查一才参军后,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干部。

  1940年秋,日伪再次抄家,年仅13岁的查二才被抓为人质。查贤举、查贤廷(查丹宸)冒着风险托人营救,花去部分烟土才将其赎回,并连夜送往一一五师。自此,年仅13岁的他踏上革命征程,后来成为《淄博工人报》创办者之一。

  查生才,是查贤举(查丹宸)的长子,1940年牺牲于战场。不久,他的妻子马永海也英勇牺牲。 


  家风传承铸初心,红色记忆不褪色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查氏家族的革命前辈虽然已经逐渐远去,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历久弥新。他们的家风,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真实写照;他们的初心,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无私奉献。几十年来,这样的家风家训如春风细雨,潜移默化地传承,深刻影响着查氏家族,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甚至浓墨重彩地书写着光辉的人生篇章。

  查一才,1924年9月出生,1940年2月参加八路军,师职离休干部,2008年病故。他与二弟查二才一同在战火中成长,又在和平年代继续奋斗。查一才文化素质较高,具有远见卓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更萌发了写回忆录、整理传播抗日家史的夙愿,2005年终于实现——在三弟查三才、侄子查晓东协助下,其主编的《查氏三杰抗日家史》一书,图文并茂地真实再现了伯父查贤举、父亲查贤忠、叔父查贤廷三位长辈带领家族英勇抗战的光辉事迹。此书已成为这个家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史料。后来他又整理了自己的《习作汇集》小册子,在家族内部传赠。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查氏三杰抗日家史》的续集,内容涵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及进入新世纪后的个人工作、生活经历与感受。

  “我们的祖父辈、父辈和兄长,用他们可歌可泣的行动,将爱国、善良、正直等良好的家风传承下来,我们要继续接力奋发前行。”查晓东感慨地说。作为查家一员,他深知这份家史的分量。如今,《查氏三杰抗日家史》《习作汇集》等珍贵档案,还有一个查丹宸传给查二才的牛皮包,都已被查晓东捐献至淄博市档案馆。这些承载着血脉亲情、烽火硝烟的文字和老照片,以及饱含记忆的牛皮包,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见证,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红色桥梁。

  2023年的清明节,为了缅怀先烈,不忘历史,继往开来。这个查氏家族的第三、四代20余人又相约,从济南、淄博、聊城和安徽合肥等几座城市,赴家乡泰安市宁阳县革命烈士陵园为本家查贤忠、查生才两位烈士扫墓。来自安徽、山东聊城的查育才、查立才的子女,还向烈士陵园捐赠了抗日前辈的军用物品如军用水壶、缸子、证件等,受到县民政局和烈士陵园领导的接纳并颁发证书,合影留念。当时山东省齐鲁电视台记者跟踪拍摄报道。

  在隆重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这个查氏家族的后人抚今追昔,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追梦继往开来的意志和决心。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