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资治通鉴》并作笔记进行到卷二十一,继续是与汉武帝有关的记载。汉武帝既有求仙问道的一面,也记录了他治理黄河、开拓边疆的举措,能看出当时复杂的社会状况。原文如下: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

       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还,祝祠泰一,以拜德星。

       春,正月,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无所见,见大人迹云。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时岁旱,天子既出无名,乃祷万里沙。夏,四月,还,过祠泰山。

       初,河决瓠子,后二十馀岁不复塞,梁、楚之地尤被其害。是岁,上使汲仁、郭昌二卿发卒数万人塞瓠子河决。天子自泰山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卒填决河。筑宫其上,名曰宣防宫。导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上还长安。

       初令越巫祠上帝、百鬼,而用鸡卜。

       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蜚廉、桂观,甘泉作益寿、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又作通天茎台,置祠具其下。更置甘泉前殿,益广诸宫室。

       初,全燕之世,尝略属直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pèi)水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燕人卫满亡命,聚党千馀人,椎髻、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障,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燕亡命者王之,都王险。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以故满得以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辰国欲上书见天子,又雍阏不通。是岁,汉使涉何诱谕,右渠终不肯奉诏。何去至界上,临浿水,使御刺杀送何者朝鲜裨王长,即渡,驰入塞,遂归报天子曰:“杀朝鲜将。”上为其名美,即不诘,拜何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怨何,发兵袭攻杀何。

       六月,甘泉房中产芝九茎,上为之赦天下。

       上以旱为忧,公孙卿曰:“黄帝时,封则天旱,乾封三年。”上乃下诏曰:“天旱,意乾封乎!”

秋,作明堂于汶上。

      上募天下死罪为兵,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渤海,左将军荀彘出辽东,以讨朝鲜。

       这段话的白话文意思是,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冬季十月,武帝巡行到雍地,祭祀五畤;返回后,又祭祀泰一神,以感谢德星出现。

       春季正月,公孙卿上奏说:“在东莱山见到了神仙,好像说想要见天子。”武帝于是前往缑氏城,任命公孙卿为中大夫,随后到东莱山,停留了几天,没见到神仙,只看到了巨人的足迹。又派遣数千名方士去寻求神怪、采集灵芝药材。当时正遇干旱,武帝外出没有正当名义,就去万里沙祈祷求雨。夏季四月,返回途中,祭祀了泰山。

       当初,黄河在瓠子决口,二十多年没堵塞,梁、楚一带受害尤其严重。这一年,武帝派汲仁、郭昌两位官员征发数万名士兵堵塞瓠子决口。武帝从泰山返回后,亲自到决口处,把白马、玉璧沉入黄河,命令群臣及随从官员从将军以下都背柴薪,最终堵住了决口。在决口处修筑宫殿,取名宣防宫。又疏导黄河向北分两条水渠流淌,恢复了大禹治水时的旧河道,梁、楚地区重新安宁,没有了水灾。

       武帝返回长安。

       开始命令越地巫师祭祀上帝和众鬼神,用鸡骨占卜。

      公孙卿说仙人喜欢住在楼上,于是武帝命人在长安建造蜚廉观、桂观,在甘泉宫建造益寿观、延寿观,派公孙卿持符节设置供品等候神仙。又建造通天茎台,在台下放置祭祀器具。还改建甘泉宫前殿,扩建各宫室。

       当初,燕国全盛时,曾夺取直番、朝鲜,设置官吏,修筑要塞。秦灭燕后,这一地区属辽东郡外部边界。汉朝建立后,因路途遥远难以防守,重新修复辽东旧要塞,以浿水为界,归属燕国。燕王卢绾谋反逃入匈奴后,燕人卫满流亡在外,聚集一千多人,梳着椎形发髻、穿着蛮夷服饰向东逃出边塞,渡过浿水,居住在秦朝旧有空地的上下要塞,逐渐役使真番、朝鲜蛮夷及燕地流亡者,自立为王,定都王险城。孝惠帝、高后时期,天下刚安定,辽东太守就与卫满约定,让他做汉朝外臣,保护塞外蛮夷,不使他们侵犯边境;各蛮夷君主想入朝拜见天子,不得禁止。因此卫满得以凭借兵威和财物征服周边小城,真番、临屯都来臣服,疆域达数千里。传位到孙子右渠时,引诱的汉朝流亡者越来越多,右渠从未入朝拜见,辰国想上书拜见天子,也被他阻拦。这一年,汉朝派涉何劝谕右渠,右渠始终不肯接受诏令。涉何离开到边界,在浿水边,派车夫刺杀了送他的朝鲜副王长,随即渡河驰入边塞,回报武帝说“杀了朝鲜将领”。武帝因这名声好听,没有责问,任命涉何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怨恨涉何,发兵袭击杀死了他。

       六月,甘泉宫房内长出九茎灵芝,武帝因此大赦天下。

       武帝因干旱担忧,公孙卿说:“黄帝时,封禅后就会干旱,是为了让封土干燥三年。”武帝于是下诏说:“天旱,大概是要让封土干燥吧!”

       秋季,在汶水边建造明堂。

       武帝招募天下死刑犯当兵,派楼船将军杨仆从齐地渡渤海,左将军荀彘从辽东出兵,讨伐朝鲜。

       这段话其中蕴含了一些道理,汉武帝既痴迷求仙问道(如修建宫殿等候神仙、用鸡卜等),又重视实际政务(如亲自治理黄河水患),体现了封建帝王在神权与治权之间的矛盾统一。治国的务实与虚妄交织在一起,堵塞瓠子河决、恢复农业生产是务实举措,稳定了社会;而求仙、封禅等行为则反映了帝王对神权的迷信,两者共同构成其统治手段。这里还体现了边疆治理的复杂性,对朝鲜的政策从“外臣”约定到武力征讨,体现了汉朝边疆管理中“安抚与威慑并用”的特点,也反映了民族政权间的利益冲突。这段文字还说明水利的重要性,治理黄河不仅缓解了灾害,更恢复了梁、楚地区的民生,说明水利工程对古代农业社会稳定的关键作用,以及中央集权在调动资源办大事中的优势。

                                                                  二〇二五年七月三十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