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届时天安门广场将举行举世瞩目的盛大阅兵式,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缅怀先烈,振兴中华。80年前,我的父辈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与他的战友们挺身而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在冀热辽地区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铁骨忠魂耀中华,长存浩气越千年”的壮歌。

我们家有一个古铜色的旧牛皮箱,是父亲参加革命时部队配发的“战利品”,这个皮箱跟随他转战南北,经历了多次大小战斗的洗礼。

(图为解放战争时期的父亲)                                      

1939年,父亲王化一参加了冀东抗日义勇军,后编入聂荣臻领导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分区13支队(老13团)打鬼子。1943年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八路军奔赴前线作战,母亲马文秀就成了沦陷区的军属。同时母亲和年幼的两个哥哥便受到地下党组织的秘密保护,鬼子疯狂扫荡时军属处于最危险的时刻,抓一个杀一个,村干部无法保障军属安全,劝说我母亲赶快去找部队才能脱离险境。于是母亲赶紧边做准备,边打听父亲部队的地址,几天后通过组织上的联系,得知父亲部队的驻地在热河——察哈尔一带,便准备好行囊,骑着毛驴,将两个哥哥一边一个装入驮子里,在大舅的护送下,一路摇摇晃晃地前行,经过喜峰口、长城,翻过燕山,在山沟里走了一个多月,终于在承德附近的下板城找到了部队,见到了父亲。从此母亲和两个哥哥得到了组织上的关照,并成为了随军家属,母亲参加了八路军晋热辽军区后勤家属队工作。从华北到东北,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并结下不解之缘,家属队由承德向东北转移行军时,经内蒙林东、林西,最后到达北满齐齐哈尔。一路上坐驴驮子,骑驴骑马,坐马拉的大板车,住蒙古包,乘汽车,吃炒麵,喝雪水,白天防空袭,只能夜晚行军,穿过敌人封锁线谁都不能出声响。途中二哥和大姐都从马背上溜到山坡下被捡了回来,索性没有重伤。就这样走了两个多月终于到了解放区。父亲母亲从抗日、解放到抗美援朝战争,历经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幸运的活了下来,并给我们留下了这份珍贵的“礼物”,至今伴随着我们走过了整整半个多世纪。

那是90年代初的一天,我从部队探亲回家,当我走进自己的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父母亲留下的这个旧皮箱,它端端正正的摆在床边,并散发着暗淡的光亮。女儿好奇的问我:“爸爸,这是不是您说过的爷爷那只旧皮箱”“是啊!”我一边抚摸着箱子一边回答。“打开看一看里面装的啥!”箱子打开了,女儿翻着里面的东西,发现了一个红布包,展开后原来是金光闪闪沉甸甸的军功章、纪念章和一摞证书,瞪大眼睛惊讶的问:“这么多奖章啊!”“爷爷当八路早,打仗打得又多,奖章当然就多呗!”

“这些都是什么奖章啊? ”“奖章上面或背后都有文字记载,你仔细瞧瞧就知道了。”说话间我也拿起了奖章并依次摆开自言自语,“这是两次大功、三次小功,还有毛泽东奖章、艰苦奋斗奖章,辽沈、平津、淮海战役纪念章及朝鲜三级国旗勋章。”

“爷爷真了不起呀”“可你爷爷从不与别人说这些,一贯低调做人行事,这些战斗经历和后来知道的战斗故事都是从他的老战友那里得知的”,“听奶奶说,你爷爷最惨烈的是在战场上与鬼子拼刺刀了,许多战友牺牲了连骨头都找不着,他能有幸多难不死活下来也是个奇迹。”“有一年冬天刚下过一场大雪,你爷爷所在连队在冀东反扫荡时,被日本鬼子包围了,战斗非常激烈,双方伤亡惨重,百十号人的连队在突围时没剩下几个,你猜他们是怎么跑出来的吗?”“不知道,快说说。”“那天半夜三更,时任班长的你爷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在一尺多深的雪地里跑了十几里路,藏在一个老乡家的地窖里,才躲过鬼子的搜查,在平谷一带终于找到了部队。还有,在解放天津的战斗打响时,突然敌人的一发炮弹落在了你爷爷的身边,它竟然没爆炸,是个臭弹!“这太惊险神奇了!”所以战友们都一边叫着你爷爷的名字王化一,一边说他能化险为夷!”战斗中父亲不怕流血牺牲,即使在左腿受伤的情况下仍同敌人血战……从打鬼子到打蒋匪,父亲共转战14个省,直至全国解放,父亲所在的45军留下了“旋风部队”的威名!

“爷爷就是命大,造化大。”听到这番话后,女儿便把奖章紧紧贴在自己的胸前,微微闭上了眼睛,那神态,就像是她拥有了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耀。1948年秋至1949年初,父亲所在的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中先后攻克锦州、解放天津不久又南下“两广”,衡宝战役胜利后于次年春天又回师广西十万大山剿匪。一次夜晚母亲随后勤部队急行军到达目的地后发现捆在马背上刚出生几个月的三哥不见了,正当母亲急得团团转时,警卫员气喘吁吁的跑来报告说孩子被收容队的战士们找到了,否则在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里后果不堪设想!从此三哥得名“小广东”!

1952年9月,父亲由四野45军133师转隶46军 397团,从广州开赴丹东入朝参战后,母亲随部队到辽宁海城志愿军留守处,配合部队做家属队支前和宣传鼓动工作。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第二年,父亲转业地方政府工作,母亲当选为街道居委会主任和镇人大代表。工作中尽职尽责,虽然她识字不多,但每逢学习、开会她都善于思考,带头发言;参加疏通河道登上水靴拿起铁锹干在前;居民家遇到困难便放下饭碗上门帮助解决;邻居夫妻吵架、闹矛盾离婚,她多次去帮助调节,使其重归于好。1962年,美蒋叫嚣反攻大陆,旅大沿海地区夜晚时常有敌特分子活动,母亲身穿黑色外衣多次参加了公安部门潜伏和抓捕行动。因父亲在省政法干校学习,大哥二哥在桂林干部子弟学校读书,大姐在长春“八一”幼儿园,二姐在天津部队幼儿园,一家人分离四处,家里只有我们年幼的小哥仨,因当时家里还没雇用保姆,母亲有时候外出执行任务把我们锁在家里,白天还好,到了夜晚睡觉时吓得我和两个哥哥都钻入床下,天亮母亲回家一个个把我们拉了出来,并紧紧地抱在怀里。“要是爷爷现在不离休还当领导,我将来是不是可以沾点光啊?”女儿的话使我一惊,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有这样的念头。“你错了,正因为你爷爷曾是领导干部,我们全家都应该严格要求,要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优秀的品德为国家贡献力量!”

当年我上小学时,就知道四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个个品学兼优,勤奋自立,直到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可以说谁也没有得到父亲的“关照”,全靠他们自己的努力。父亲经常在家庭会上讲,“我和你妈生养了你们七个儿女”,如果不是国家和部队的养育,恐怕没有几个能活到今天,你们做儿女的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不要有一点优越感,要向劳动人民学习,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好好报效祖国",父亲经常这样教育我们。无论他在单位当领导,还是在家做家长,他都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其中有两件事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第一件是50年代末,国家经济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根据上级有关政策,人事劳资部门曾两次提出给父亲上调工资待遇,因父亲资历较老、行政级别偏低,符合上调范围,但他最终还是把调资指标让给了其他家庭困难的同志,这两次调资的事儿父亲一直向母亲隐瞒了多年,后来在他离休后母亲才从老战友那得知这一消息。

第二件是父亲当年转业地方后,母亲和七个子女仍延续部队供给制生活待遇,国家按月发放生活补贴,母亲至终身,子女到年满18周岁,并分配了一处日式套房,这是党和国家对革命家庭的特别关照。然而后来不知何种原因这个生活补贴无辜被停发了,母亲问父亲怎么回事,“也许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全国像咱家这样的情况不少,停就停了吧,再说现在家里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这笔钱省下来也好支援国家建设”,父亲说。“当然,要是国家统一停发的我完全理解,可我仔细想想还是不大对劲儿”,从母亲怀疑的话语里,她想弄个明白,但父亲却一直主张“算了吧,不要给国家添麻烦了。”为此母亲常在他面前叨咕,而父亲却来个“无声抵抗”,母亲拿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有时实在惹急了父亲抓起东西就往地板上摔,母亲不但丝毫不怕,还给“加油”说“摔吧,都摔了不过了?”后来,为这事母亲背着父亲曾到民政部门打听国家是否有关停发革命军人家庭子女生活补贴待遇的文件精神,结果压根就没有,却意外得知与我家同样享受这种待遇的老战友家仍在按月领取补贴。为了彻底弄清原由,母亲背着父亲让大哥给周恩来总理写信如实反映了情况,不久总理相关批示转到了大连市政府,从此,我们家子女享有的供给制生活补贴又重新给补发了。总理日理万机,还这样关心我们一个普通家庭子女的生活,让全家人万分感动。母亲后来弄清楚停发补贴的原因,是有人见父亲每月工资(加子女生活补贴)高达200多元,比当时的市级领导干部月薪还高而感到“眼红”,便擅自给扣下了,为此市政府办公厅的两名官员还专门到家里“解释”并表示歉意。“我就说国家不会取消孩子们的生活补贴,问题还是出在下面嘛!”母亲如是说。尽管如此,父亲还是狠狠地把大哥尅得直流眼泪,批评他不该给总理写信。此时母亲把我们刚上学的小哥仨紧紧地搂在了一起,嘱咐说“永远不要忘记周伯伯的关怀!”

母亲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一直跟随父亲转战南北十余载,从军旗下一路走来,历经艰难险阻,虽无军籍,但她仍满腔热忱投入到街道居委会主任工作当中,保持和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每年夏秋两季是爱国卫生运动的关键时期,她每天早晨起床后扛起掃把走出家门,从北到南边走边喊,督促12个居民组的居民清洁自家卫生,并沿路巡查环境卫生状况,有时看到早厕周围脏乱死角就动手打扫干净,常年如一日。长大后我们才知道母亲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那个年代的居委会干部没有一分钱报酬只有奉献!她坚韧果敢,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居民群众的赞誉和爱戴。居委会主任改选她连任并全票当选,一干就是八年,并年年荣获旅大市(县、镇)社会治安和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分子及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的宗旨,在她的儿女们心目中母亲早已成为伟大的人民军队里的一员! 

往事如烟。如今,我们兄弟姐妹再也没有机会去圆过去那个曾经美妙如痴的梦想,但我们谁也不怨父亲母亲。相反却十分敬佩老人家的高风亮节,因为祖国和人民最需要向父亲母亲这样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勇士和英雄!在父亲和母亲的眼里,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作为他的儿女,我们为有这样的革命前辈感到无比骄傲和光荣。2014年在父亲母亲百年诞辰之际,全家兄弟姊妹携儿女子孙从北京、南京等地聚集大连,举行了一次隆重而又简朴的家庭纪念活动,以缅怀父亲母亲,继承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共创和谐美好未来。父亲母亲虽然离开我们20多年了,但她们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我们的美好记忆中……当今我们国家已进入新的时代,九泉之下的父亲母亲如果能看到为之奋斗终身的国家和民族有这样的辉煌,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