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陈佩斯精心组织排演的话剧《戏台》在北京首演,立刻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各方好评不断。十年中共计演出350多场。2025年7月,陈佩斯亲执导筒,把话剧《戏台》搬上大屏幕,再次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
《戏台》的故事并不复杂。民国时期北京的一个戏班在各方势力夹缝中艰难生存,刚刚进城夺得政权、不懂京剧的洪大帅却非要观看《霸王别姬》以此彰显自己的风雅,误会中错将大裕斋的伙计大嗓当作大角,钦点他来演楚霸王,巧合的是,楚霸王的扮演者、真正的京剧名家金啸天为情所困染上毒瘾无法登台演出。无奈之下,戏班侯班主和剧院吴经理只得让大嗓上台表演。谁料在台上破绽百出的大嗓却赢得了洪大帅的叫好,洪大帅当场提出更为荒诞的要求,要让戏班修改剧情,不能让项羽自杀,要让项羽过河,否则就让戏班全部血溅当场。为了生存,戏班只好胡乱修改唱词。正在演出时,炮声骤起,洪大帅仓促逃走,城头又换成了蓝大帅。
作为编导和主演,十年中陈佩斯和主创人员已经把这个剧本打磨地非常精细、非常成熟了,剧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推进,都已堪称完美,再加上黄渤、姜武、尹正、余少群等优秀演员的精彩演绎,影版《戏台》较之话剧版在场面调度、演员表现和主题把控上有了更多的提升。
陈佩斯曾经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在八、九十年代的春晚上是最为亮眼的小品之王。屏幕上那个光头小眼睛大鼻子的引人发笑的陈小二,生活中却是一个做事认真严谨,做人有风骨、有操守的艺术家。他不畏强权,一纸诉状将央视告上法庭,不惜退出央视舞台也要保全一个艺术工作者的尊严。为了艺术,他甚至可以不上电视、不拍电影,在穷困潦倒中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话剧中,倾注在对剧本的打磨和对演技的锤炼上。
记得有位记者曾经采访他问道,你有没有荣获过喜剧、小品或者戏剧方面的奖项?陈佩斯回答:没有得过。记者问:为什么?陈佩斯从容且不失幽默地回答:因为我是一个“干净”的人!
是的,他是一个“干净”的艺术家。面对强权,不跪,面对恶俗,不畏。在陈佩斯的心中,艺术上不断追求更高的巅峰,才是最高贵的,而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在他看来是下贱的行为。他一直把名声看得无比珍贵,从不炒作,没有绯闻。就这样一个有良知、有风骨的艺术家,已经成为我们当前社会中最为稀缺的物种。
他洁身自好,从不随波逐流,甘于寂寞,只为坚守一份对于艺术孜孜以求的不悔初心。在当下不少明星丑闻频频曝光、明星人设塌房,饭圈文化充斥着荧屏的娱乐圈,陈佩斯无疑就是一股难得的清流,他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真正做到“戏比天大”的艺术家的风采。这正是无数观众义无反顾地走进影院为他捧场的原因,因为人民需要这样的艺术,需要像陈佩斯这样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