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的红色易水县,新落成的云阶大学礼堂。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老生常谈。参加人员主体,本年度选拔的年青干部培训班的党校师生;本校老师和学生党员;出乎意料的是两任县委书记在座,一位已提拔为副市长,一位现任。一改出出进进,交头接耳,偷看手机毛病。

为什么?因为今天的讲师别开生面。白发苍苍,耄耋之躯,六O年代云阶中学,初中语文教师。站在三尺讲台前,八点一刻,深鞠一躬。没用麦克风,手举初级中学课本老教材第一册。不打喯儿背诵了第一单元课文。第一课 《长征》,第二课 《长征的意义》,第三课 《老三界》,第四课 《谁是最可爱的人》。当然有字幕,在横额上,台下耳闻目睹。10分钟,老教师润嗓子 之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

“我这一课要讲的是:云阶中学的来历。”

时代背景: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委员、合江省委书记力排众议,决定放宽政策。保护佳木斯最后一位伪市长段宝坤,戴罪立功,传为佳话。之后为寻求东北人民人行发行货币保证金,二人微服暗访鹤立岗。见到张雪莲、李步客夫妇,如愿以偿。找到三十万吨原煤匿址、及莲江口小红楼地下暗藏的边业银行储备金金锭。

应允了两个脱党分子心愿:

李步客说:“抗日联军战斗英雄赵小个子,是我请来的人。人家本来是吉林省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创始人,司令,威震哈东。我为易水大计寻找军事家,耳闻有黄埔军校高才。在巴彦受到排挤,窃以为三十三军得此人排兵布阵。以我财力及社会优势,必成大手笔。没料到风云变幻,最终命丧梧桐河;

夏大个子是我领出来的兄弟 ,本有大量前途。有勇有谋,县委书记呱呱叫。军事上,四愣子木头没在圆圆眼子里钻过。生死不明。我欠他们的债啊——”

于是确定尚志村地名,云阶校名。顾名思义不必多说。

“校名确立不久,竟然附属了合江行政干部学校。好几年、好几期。为全地区培养出大批土改干部,以及合作化时期,乡村两级干部。有的还走上领导岗位,甚至省委,甚至中央。

校名几经变化,今天终于变成了大学。培养乡土人才为上,农、林、水、机、牧、服、渔,必将重大意义。筛漏子也有很高出米率,新型农民主力军是也。合‘五七’指示,应脱贫致富发展人才需要。解决不进分数线子弟苦恼,乡土人才摇篮。”

“我姓王,建国初期教育兴起。小小易水县一百多名姓王的人民教师;一百来位姓王的三级(村、乡、科)干部。为什么呢?不用解答。这两百多人咋也得有点文化吧。那时贫、下中农中有文化的人必竟是极少数,毫无疑问。文化人洗脑,群众扫盲是伟大历史过程。古来有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历来如此。现在我们普及了中等教育,文化强国。高端人才固然重要,生产粮食更要农民。农民更要脱胎换骨,更要拿出十四年抗战精神。”

“老朽因初浅文化,成分定了终身,庆幸三尺讲台不嫌弃我。能有今天这一节课,死而无憾。叔父曾是右派科长,教诲我:教好初中语文六册书,就可吃饱饭,终老。教材内容改来改去,这四课书烂熟于心,今日献丑了。”

云阶来历:大批‘闯关东’年代,日寇铁蹄踏入松花江以北之前,鹤立岗、富尔基河边上便有了夏家窝棚。母亲便是开荒占草之一人,深受鸦片其害。她家庭遭遇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云阶家父酿酒师闻名遐迩,山东沂水四十里堡有门庭。饱受军阀战乱之苦,官府苛捐杂税、繁重徭役之苦、土匪横行霸道之苦。逃荒至此,定居富尔基河边上夏家窝棚。凭本事,烧酒为业,成为立身之本。大量生产白酒,供不应求,远销苏联。供李步客走私石油、破铜乱铁交易之需。

小康之家自然有读书机会,混迹于纨绔子弟之间。学业未成,毒瘾染成。慈母汲取历史教训,对大烟深恶痛绝。割爱扫地出门,发狠话发重话:“不彻底戒掉,永不相认。”

得益于重山兄长教导,投资兴办秧歌队,当秧歌头。领一帮朝鲜青年男女宣传革命为营生,参加革命锻炼成长。模负众望,1933年11月任县委书记,形势需要变成军长。证明光明磊落,驳斥闭门造车者思,望空扑影者思。贪天之功为己功者诫。名正言顺,解出绯闻。

主要贡献:他任职期间创立了太平川红色地盘,抗日根据地。稳定了县委机关住址,办事机构。统战了大量地主、官员,义勇队、山林队、护矿队,吸引来友军。创造了当年兵役制度,村自为战经验。威力挺到全面抗战爆发。更鲜为人知,易水县隐蔽无数地下共产党员。虽然断了组织联系,火种永没消逝。

有识之士认为,云阶思想在,尚志魂悠悠。

举起云阶旗帜,中学变大。利在当代,功盖千秋。

讨论题目:东北抗日战争留下的是什么为最宝贵;易水县八十年变迁是云阶的精神鼓舞;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民国6年(1917)至今,首任塾师到云阶大学的曲折历史启示。

兴安易水神魂在 , 尚志云阶彪古今。

倭寇闻风江北惧 , 太平川上炳烛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