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胡大勋桥头单刀赴会

  韩治隆设局阴谋落空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摩擦,不断加紧对新四军游击根据地的政治迫害和疯狂蚕食。处在鲁南苏北地区的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的黄邱山套抗日根据地,也遭遇到国民党顽固派冯子固部的阴谋算计。

  1943年8月,国民党顽固派加大对我运河支队游击根据地的蚕食,反共摩擦不断加大。原本驻守在微山湖畔的苏北丰县沛县地区的伪军冯子固派其丛维三纵队近干人越过津浦铁路,扬言要去邳县北抗日,假道我运河地区。丛维三的所谓假道抗日是假,企图侵占我黄邱套根据地是真。丛维三部与韩治隆部会合后,大有黑云压城、剑拔弩张之势,这个阴谋诡计早被我运河支队领导人识破。运河支队领导面临这种紧急而又复杂的局面,冷静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

  这一天里,韩治隆派人送来一封信,表示愿意出面调停。

  纪华政委和支队长胡大勋展开信笺,上面写着:


  “大勋吾兄:

  展信佳!值此风云变幻、局势诡谲之乱世,提笔给你写下这封信,心中感慨万千。

  自我们投身于这复杂难测的局势以来,所行之路、所历之事,皆如置身于波涛汹涌之海,惊险万分。

  今日之局势,乃国共合作之时,务必精诚团结,共御外诲,守土卫疆。热忱欢迎胡兄拨冗繁务,同赴南许阳一晤!

  愚弟治隆修书   民国三十二年八月*日”


  信上约定到我一连驻地南许阳和我运河支队领导见面,纪华政委和胡大勋支队长看完信,不约而同地笑了。

  “果不出所料,现在我们怎么来接待他们呢?”纪华政委问。

  “热烈欢迎”,胡支队长说罢,亲自写了回信,约定见面时间,交给韩治隆派来的交通员。


  “治隆兄雅鉴:

  见字如晤。

  在这风云变幻、局势动荡的岁月里,我们身处不同的地方,却始终心系彼此,为国家、为民族的命运而共同忧虑、共同奋进。

  如今,局势愈发紧张,国家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磨难。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我们的国土,无数同胞在战火中挣扎求生。国家满目疮痍,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我的心都被深深刺痛。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挺身而出,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而战。

  韩兄类同愚弟,时刻关注着国家命运,心系抗日事业。我写信给你,乃是希望我们能够互助互励,互勉互爱,共克时艰,携手前行。我们虽然身处岗位不同,工作各异,但我们目标一致,那就是赶走侵略者,让我们的国家重归和平,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

  此回信,愿与吾兄分享抗日形势。目前,日军侵略来势汹汹,但我们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弥坚笃定。全国各地抗日力量正在逐渐汇聚,形成一股强大洪流。无论是正面战场上浴血奋战,还是敌后战场游击斗争,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为了民族而战。我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战胜日本侵略者。

  愚弟大勋复上  民国三十二年八月”


  谁知谈判的日期到了,韩治隆又派人送来一封信,改约到他的部队驻地桥头会谈。对于韩治隆这种出尔反尔、变幻无常的手法,大家都感到非常气愤。但是,为和平解决争端,我们还是表示同意谈判。

  经过分析研究,决定支队长胡大勋前去谈判。胡大勋抗日坚决,有胆有识,而且深摸韩治隆的底细,能够与他巧妙周旋。让他去与韩治隆谈判,可以稳操胜券。按约定时间,胡大勋支队长带着警卫连长杜玉环和一个警卫分队来到了桥头。

  桥头村,位于现在的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谈判地点设在一所农家院落的正房里。韩治隆如临大敌,加岗加哨戒备森严。胡大勋如同诸葛亮出使东吴,他只身来见韩治隆,让警卫人员在外面警戒。“自居虎穴,稳如泰山‘’面对刀枪,从容自若。韩治隆在院门口见到了胡大勋,立即堆起满脸笑容,表示了一番“渴慕之情”,进屋坐下后,又是献茶,又是敬烟。胡支队长不卑不亢,含笑静坐。寒喧过后,韩治隆拐弯抹角地引上了正题,来个先发制人。他干咳了两声,慢慢说道:“丛维三纵队此次东来,目的是去邳北抗日,希望贵军让出南北许阳、南北间溪等地, 以免行军时发生误会。请支座考虑考虑,不要伤了两家和气。”

  胡大勋支队长立即回敬说:“韩司令,丛维三原驻在丰、沛两县,那里并不是没有日本鬼子,为何不就地抗日,反而舍近求远呢?真是难以令人理解。退一步说,如果他真的去邳县北抗日,我们当然也无权干涉。只是通往邳县的道路很多,不老河两岸也有路可走,为何非走南北许阳不可呢?”

  韩治隆顿时哑口无言,沉吟半响才又缓缓说道:“丛维三的部队是抗日军队,抗日军队在中国国土上不是哪里都可以走吗?你们不让抗日军通过,这岂不是搞封建割据?”

  胡支队长冷笑一声, 愤然答道:“韩司令说的道理的确动听,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假如丛维三过津浦路东来目的果真为了抗日,我们自然真诚欢迎。然而遗憾的是,丛维三自到路东以来,住在鹿楼一带将近一月,与贾汪据点的日伪汉奸相距很近,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这就不能不令人怀疑他们和日伪的关系。你说我们是封建割据,那么请问,你们有丰、沛两县,有铜北地区,有不老河两岸地区,不允许我们八路军到这些地区进行抗日活动,这算不算封建割据?韩司令,可不要‘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我们就这么巴掌大的一块地方,难道你们也要强占吗?”韩治隆只好连连摇头说:“支座别误会,别误会。我韩治隆绝没有要强占南北许阳的意思,我是不忍心看着你们两家打起来‘’。

  他吸了一口大烟,又讨好地说:“现在山北、山东是贵军驻守,山南、山西是丛维三驻守,两家的哨兵各占两个山头,万一发生冲突,我在中间不好做人呀!”说罢,他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偷偷膘了支队长一眼。胡大勋反问了一句:“那么,依你之见呢?”

  韩治隆作出一副为难的样子,想了半天才说:“依我之见,你们双方部队各自后退,贵军撤到黄邱套以内,丛维三的部队撤到不老河一线,我的部队驻在中间一带,这样可以消除误会,避免冲突,精诚团结,支座以为如何?”

  胡支队长忽然放声大笑:“韩司令,谢谢你这番美意了!”

  韩治隆误以为胡队长上钩了,急忙从烟榻上直起身子问道:“怎么,你同意了吗?”

  胡支队长收敛了笑容,义正词严地说:“韩司令,我们的一贯方针你是知道的。对丛维三我们是针锋相对,决不退让一步。”

  韩治隆听到这里,脸色突然变白了,额头上冒出了冷汗。胡大勋支队长看到他这副窘态,便又变换了口气说道:“韩司令不必多虑,我们运河支队绝不会先发第一枪。不过,如果丛维三胆敢先打响第一枪,我们就坚决奉陪到底。请韩司令把我们的意思转告给丛维三。”

  听了胡支队长这柔中有刚的谈话,韩治隆象当头浇了一盆凉水,那股高兴劲早已烟消云散了。胡支队长又笑了笑,问道:“韩司令,你的态度如何呢?”

  韩治隆慌忙应道:”支座高见,高见,我一定转告丛维三,劝他另走他路。”

  这时,胡大勋支队长站了起来,说道:“感谢韩司令的盛情招待,茶也喝够了,烟也抽足了,该告辞了,改日请韩司令到我们那儿去玩!”

  韩治隆似笑非笑地说道:“招待不周,多多包涵!”一直送到了村外。胡大勋支队长率警卫连安全地返回了我军。

  桥头谈判后没几天,丛维三纵队就偷偷地溜回了津浦路西。就这样,双方部队相持了一个多月,韩、丛无论从军事上还是在谈判桌上都没有捞到一点油水,我运河支队广大指战员却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大家都说,党中央制定的方针真是威力无穷,没放一枪就取得了反顽斗争的胜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