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南天门遐想


  南天门,位于沈阳之北,距40余公里,且一马平川。驻足山上,晴日时,可望尽沈城之景色,即便有些薄雾,沈城轮廓仍依稀可见。更有一巨丘,如倒扣之元宝,置于南天门之右,称之为“元宝山”。建设者们,借天地之灵气,在南天门前修建了一座状如门栅的巨雕,更凭添了个中的神奇。

  想来,这南天门绝非是沈城之门,可又似乎与沈城血脉相袭。据说当年清太宗曾来此巡游,于石人山上采撷野果、药材,还曾有神凤前来相随,莫不是此山赋予女真人以神力和好运,借以日后平定中原,统一中华?

  再看这里,群山环抱,绿树缭绕,奇峰怪石比肩继踵,蜂飞蝶往风情万种。清晨里,山石间逸出淡淡薄雾,傍晚时,树木中沁出缕缕清香。徜徉其间,如入仙境,令人忘返,如入宝洞,令人惊梦。莫不真如世人所传,沈城之所以古称为“盛京”,皆因为此地乃兴盛之都、聚宝之域,而莫非此宝就藏于南天门之内?

  不然为何独有南天门?不然为何独有元宝山?莫不是一种昭示?莫不是一种呼唤?!

  诚如建设者们所说:登南天门,观元宝山,许心中愿。

  如是,我愿。


  二  双 泉 寺 有 感


  石人山中有双泉,一清,一浊,且相距不足丈余。游览至此时,很容易使人想到《诗经》上的“沧浪之水”,清者用“以濯我缨”,可解旅途之风尘,浊者用“以濯我足”,可解征程之劳顿。今人在此建起“双泉寺”,倒别有一番风景。

  想那清者,自有清的道理,出乎天然,生于净土,虽千回百转顺势前行,却抵住了腐枝败叶的侵扰,荡涤了泥土尘埃的垢污。看那浊者,也有浊的原因,虽生于天成,却长于恶境,不思砥砺,安于包容,终成藏垢纳污之所。如此山中,或单有一泉,至清亦不足称奇;或另有一泉,至浊也不以为怪。然清浊二泉,相毗相邻,源于一山而迥异,出于一脉而相悖,正应了“泾渭分明”之说,其原因盖出于同源而未同流之所故。

  此理于当今之世,不乏佐证。看市场经济,改革大潮,清波浩荡,浊流翻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同出一宗者,可有贫富贵贱之分,同于一族者,可有优劣高下之别。同是出于清贫之家,既可是精打细算的治家能手,也可是挥霍无度的花花公子;同是步入官宦之途,既可有两袖清风的公仆,也可有贪赃枉法的污吏。究其原因,亦是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清兮浊兮,全在乎自己。

  观双泉,如读人生。根正源清者不可自得,祖辈清白者不可放纵。用句俗话说,“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于是,清者清也,浊者浊矣!                         


  三  建 设 者 歌


  只是为了这片山林,只是为了这片绿色,只是为了圆一个梦想,只是为了寻一个寄托,于是,你们告别了市委机关大院,告别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舍家撇业地来到这里,开始艰苦的拼搏。

  辛苦,委屈,累,窘迫,挫折,坎坷,——“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你们说。

  于是,这里的山有了涌动的脉搏,这里的水有了甜美的欢乐,这里的花石草木有了上苍赋予的灵气,这里的故事变成了美丽的传说。

  当我们在这里流连忘返,当我们在这里呼吸绿色,你可曾看到,那些可敬的建设者,他们用自己的热爱和执著,在我们心中矗立起的一座雕塑!

  森林公园的建设者,绿色的使者,我为你而颂,为你而歌!

  你,值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