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会,经常有酷吏出现,他们十分狠辣,以暴力执法,镇压反抗势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酷吏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酷吏带来的危害也是巨大的。统治者有时重用酷吏,为的是维护其统治。汉武帝对待方士的态度,是根据自身需要来决定的。《资治通鉴》卷十九结尾部分介绍了酷吏的狠辣和方士的虚妄。原文如下:
是岁,汲黯坐法免,以定襄太守义纵为右内史,河内太守王温舒为中尉。
先是,宁成为关都尉,吏民出入关者号曰:“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及义纵为南阳太守,至关,宁成侧行送迎。至郡,遂按宁氏,破碎其家;南阳吏民重足一迹。后徙定襄太守,初至,掩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二百馀人,及宾客、昆弟私人视亦二百馀人,一捕,鞠曰“为死罪解脱”。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是时,赵禹、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然其治尚辅法而行;纵专以鹰击为治。王温舒始为广平都尉,择郡中豪敢往吏十馀人,以为爪牙,皆把其阴重罪,而纵使督盗贼。快其意所欲得,此人虽有百罪,弗法;即有避,因其事夷之,亦灭宗。以其故,齐、赵之郊盗贼不敢近广平,广平声为道不拾遗。迁河内太守,以九月至,令郡具私马五十匹为驿,捕郡中豪猾,相连坐千馀家。上书请,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家尽没入偿臧。奏行不过二三日得可,事论报,至流血十馀里,河内皆怪其奏,以为神速。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其颇不得,失之旁郡国,追求。会春,温舒顿足叹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
天子闻之,皆以为能,故擢为中二千石。
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卒,少翁以方夜致鬼,如王夫人之貌,天子自帷中望见焉。于是乃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甚多,以客礼礼之。文成又劝上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太一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岁馀,其方益衰,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佯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于是诛文成将军而隐之。
这段话的白话文意思是,这一年,汲黯因触犯法律被免职,朝廷任命定襄太守义纵为右内史,河内太守王温舒为中尉。
在此之前,宁成担任关都尉,官吏百姓出入关时都说:“宁愿见到哺育幼崽的母虎,也不要遇上宁成发怒。”等到义纵担任南阳太守,路过函谷关时,宁成只能侧着身子迎送他。义纵到南阳郡后,就追查宁成家族的罪行,将其家族打垮。南阳的官吏百姓吓得双脚并拢,不敢迈步。后来义纵调任定襄太守,刚到任就突然搜查定襄监狱,把狱中重罪轻罚的犯人二百多人,以及前来探视的宾客、兄弟等私人探视者二百多人,全部逮捕,审讯时判定为“替死罪囚犯解脱”。当天就上报处死了四百多人。此后,定襄郡的人都不寒而栗。
当时,赵禹、张汤因执法严苛而位列九卿,但他们的治理还能依据法律行事;义纵却专门以像老鹰扑击般的严酷手段治理地方。
王温舒起初担任广平都尉时,挑选郡中十多个豪放敢干的官吏作为爪牙,掌握他们各自隐藏的重罪,放任他们督捕盗贼。如果这些人追捕盗贼能让王温舒满意,即使他们犯了百种罪行也不追究;要是有所回避,就借着其他事将其灭族。因此,齐、赵边境的盗贼不敢靠近广平,广平有了“道不拾遗”的名声。
后来王温舒升任河内太守,九月到任后,命令郡里准备五十匹私人马匹作为驿站的驿马,追捕郡中豪强恶霸,受牵连而被治罪的有一千多家。他上书朝廷请求治罪,罪重的灭族,罪轻的处死,家产全部没收来抵偿赃物。奏章送上去不过两三天就得到批准,案件判决后,鲜血流了十多里,河内百姓都对他奏章的神速感到惊讶。到十二月底,郡中一片寂静,没人敢夜间出行,野外也没有因盗贼出没而引发的狗叫声。那些没被抓到的罪犯,逃到了邻近的郡国,王温舒就派人去追捕。到了春天,王温舒跺脚叹息说:“唉!要是冬天能再多一个月,我的事情就办完了!”
天子听说了义纵、王温舒的事迹,都认为他们有能力,所以提拔他们为中二千石级的官员。
齐国人少翁,凭借鬼神方术拜见汉武帝。汉武帝宠爱的王夫人去世了,少翁用方术在夜里招来了一个像王夫人模样的鬼魂,汉武帝从帷幕中望见了。于是就任命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很多,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文成将军又劝汉武帝修建甘泉宫,在宫中建造台室,画上天神、地神、太一神等各类鬼神的画像,并设置祭祀器具,想借此招来天神。过了一年多,他的方术渐渐失灵,天神没有降临。少翁就写了一封帛书喂给牛吃,假装不知道,说:“这头牛肚子里有奇怪的东西。”杀牛一看,得到了帛书,上面的话很怪异,汉武帝认出是少翁的笔迹,审问少翁,果然是伪造的。于是汉武帝处死了文成将军,并隐瞒了这件事。
我们阅读这段文字,可以看到酷吏政治的特点与影响。义纵、王温舒等酷吏以严酷手段治理地方,通过株连、杀伐树立权威,短期内虽能压制盗贼、维持秩序(如“道不拾遗”“无犬吠之盗”),但本质是依赖暴力威慑,而非法治或德治,反映了汉武帝时期严刑峻法的一面,也暴露了酷吏政治“唯结果论”的残酷性。汉武帝认为酷吏“有能”并加以提拔,体现了皇权对强力控制的需求,在维护统治秩序的目标下,对酷吏的极端手段持认可态度,反映出专制皇权下“效率优先于公平”的倾向。
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性,汉武帝对方士的态度是游移不定的。少翁以鬼神方术得宠,最终因造假被处死,说明迷信方术难以长久,也暗示了汉武帝晚年求仙问道的盲目性,以及皇权对“神权”的实际掌控(方术失效即被抛弃)。
这段文字还通过赵禹、张汤虽严苛但“辅法而行”,而义纵“专以鹰击为治”,对比凸显了“依法治理”与“暴力压制”的差异,前者尚有规则可循,后者则完全依赖个人意志与极端手段。
二〇二五年七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