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彩票算健康生活吗?我想,可能比赌博强多了吧——彩票纯属以小搏大,搏到了是意外之喜,搏不到还有“支持公益”的金字幌子打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彩票热潮终于从祖国的大江南北一路吹到了我们兴化小县城。
第一次知道彩票,是在1995年那年,兴化城区新开通的长安路两旁搭起了几十个临时帐篷,中间高大的领奖台格外显眼。仿佛突然一夜之间整个长安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全城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抢购”彩票。
那个时候我正在城东工商所上班,于是也被调来维持彩票市场的秩序。仍记得,每天凌晨五、六点钟,一大群做梦中奖发财的十里八乡人,有乘船的、有乘拖拉机的、甚至有的兴高采烈雄赳赳气昂昂的骑着时髦的二八自行车来摸大奖了。一群人到了兴化县城就浩浩荡荡直奔长安路观彩大市场。县城内更是万人空巷,那架势,一点不输前几年春运时候的广州火车站,长安路上人千人万,挨肩擦背,水泄不通啊!几个售票处前的队伍都一直排出去好几条街,可能全县的警察、市管人员都出来维持秩序了,宣传的大喇叭响声在观彩大市场的几条街外都听的清清楚楚。
这气氛渲染的一个个都热血沸腾,前赴后继的去售票处前排队,大家都激动的伸长脖子等着“抢”彩票,似乎不用钱似的。那个时候我爸在米厂上一整天班才十几块钱,我在机关上班四年了每月也才百十元。彩票两块钱一张,那些人买起彩票来几百块钱几十块钱眼都不眨一下,一个个都抱着一把彩票就像抱着一匝匝现钞一样,兴高采烈的躲到安全人少点的地方去“刮”奖。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十里八乡早上兴高采烈去大观彩的人,大部分晚上都是垂头丧气地回家了。小汽车是别人的,摩托车、大彩电也是想不到的,周围运气最好的也是中一些电饭煲啊电风扇啊什么的。
那天在值勤的时候,看到这盛大的场景,我也不由自主地掏了10元钱,挤进人群买了五张彩票,然后独自走到无人的地方刮票。我慢慢地刮呀、刮呀……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我眼前突然闪现出彩电的字样,我赶紧揉一揉眼睛,睁大了再看一下,不错,我竟然刮到一张中到彩电的大奖,熊猫牌,二十五英寸,当时市价3000多元。起先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接受彩电发票和保质证,接着抱着系着红彩带的大彩电,坐上装有播音大喇叭的敞蓬车,在鞭炮声和喇叭里颁奖进行曲声中,穿过城内大街小巷进行中奖游行,直至礼送到家。一路上我仿佛是获得金牌凯旋归来的运动员,这场景让我兴奋的不行。
后来,这种以物兑奖的彩票平均两个月搞一次这么大的活动,一次只卖三天。搞了几次之后,人们也见怪不怪了,都不兴奋了不买了。于是又出现了奖现金的体育彩票。
因为有了这次的中奖,我自认为运气不错,用兴化话“呆人呆福”。于是,我萌发了定期买体育彩票的念头。
我开始买彩票的时候,经常随口瞎说号码,或者干脆就搞“机选”。那个时候手风出奇地顺,头一把就挣了三百元,第二把又是三百元,给我美的,顿时感觉自己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气势如虹。喝酒的时候忍不住得意洋洋,把自己归拢到运气特别好的一类人中。结果立刻就有人请教经验——你中奖有什么秘诀?中奖那天有什么预兆?
怕就怕规律性的东西。我仔细回忆之后说:这两次的共同特点是,我头天晚上没洗脚,第二天早晨没刷牙。不是我不爱卫生,实在是晚上忙得太晚,早晨出门又急,省下的时间都琢磨号码了。朋友们如获至宝回去如法炮制,而我也开始真的有意识地这么做:把洗脚刷牙的时间都改在了正午。
说来也奇了,这以后我是常常空手而归,就算得奖也全是末等。我首先的直观判断就是:彩票和洗脚刷牙没关系。之后是升华的判断:什么事情要是都上升到学术化的高度,那就离死不远了。于是,我又开始恢复了胡买瞎买的“工作作风”,可惜从此以后已经雄风不再,别说大奖了,就连三百元的故事也没有重现过。
有两次,我差点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那天二次开奖,前六个号码和我的彩票一模一样,我一边看电视摇奖一边脸就红了,心跳加速,如果后面再合上一个号码,我就发了!那一瞬间,我脑子里飞快地动着念头,感觉自己就在云里。可惜的是,在一刹那之后,后面的数字出来了,无一对应,我是空着双手,和百万富翁擦肩而过。
第二次我买了两注彩票,放在家里。我是在外面看到摇奖结果的,当时就觉得这号码熟悉,于是立刻心猿意马,草草收场,拼了命地往家赶。当然,我发现我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所有八个号码都猜中了,可惜它们是不重样地分布在两行中,一行四个。这就意味着我得到的只是两个末等而不是我想要的特等。
每个经常买彩票的人,估计都有类似的经历。离梦想就差一步之遥,可就是够不到。
现在,我仍然在买彩票,只是不把它看成大事了——只有在开奖前的一瞬间,我会想,也许今天,我就能让我和我老婆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后我就泄了气:爱谁谁吧。反正这样的运气,肯定不会降临到我这样有工作能力的人身上。
所以说,一夜暴富也不一定能获得幸福的人生。与其整天幻想着中千万大奖,我还不如赶紧埋头写几篇文章、挥墨创作几幅书法作品,再则侍花弄草的享受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