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与铁道兵南昌退役军人文化联谊会会长封百华叔叔相聚时,我们相约前往乐山市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参观。出发前由于封叔叔有事不能前往,我于5月22日携家人驾车到达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

  23日一早起来,在大门前扫码预约等候开馆,9点钟大门缓缓打开,我便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铁道兵博物馆,仿佛穿越时光的长河,回到了那战火纷飞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我踏入铁道兵博物馆,一种特殊的情感便在心底油然而生,这里的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故事,都与我的血脉紧紧相连,因为我是铁道兵的后代,这里承载着先辈们的青春、热血与梦想。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铁军雕像,铁道兵前辈们步入施工现场的场景,他们手持铁锹,肩扛钢钎,头戴竹编安全帽,精神饱满,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迎接新的挑战。

           想像着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这些简陋的工具,在崇山峻岭间、在荒原大漠中,硬生生地开辟出一条条钢铁大道。他们用双手挥舞着工具,一锹一锹地挖掘,一锤一锤地敲打,那是怎样的一种毅力和坚韧!这些工具见证了铁道兵们的辛勤付出,也成为了他们无畏精神的象征。

  再往前走,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展现出铁道兵们的工作和生活场景。照片里,他们的脸庞被汗水和灰尘覆盖,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和自豪。有的在悬崖峭壁上打眼放炮,有的在冰冷的河水中架桥铺路,有的在隧道里紧张作业。这些场景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铁道兵们工作的艰辛和危险。他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敌人的破坏和袭击。然而,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幸福,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馆内的沙盘模型生动地再现了铁道兵们修建成昆,襄渝等铁路的过程。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铁路线在崇山峻岭中延伸,就像一条条巨龙盘踞在大地上。我仿佛看到了铁道兵们在施工现场忙碌的身影,他们精心规划、科学施工,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从选线、勘测到施工、架桥,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正是他们的努力,让天堑变通途,让祖国的大江南北紧密相连。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些铁道兵们的事迹和故事。他们中有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也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把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化作了实际行动,用生命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他们的精神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走出博物馆,阳光洒在我的身上,但我的心情却格外沉重。作为铁道兵的后代,我深感责任重大。前辈们用他们的行动为我树立了榜样,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行。在这个和平繁荣的时代,虽然我们不再需要像先辈们那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山辟路,但他们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依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我要把前辈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气馁,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也要将前辈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铁道兵的历史,让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铁道兵前辈们,您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您们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作为您们的后代,我将带着您们的期望和梦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让铁道兵的精神在我们这一代继续传承和发扬。

       承先辈荣光,启时代新章!       


  2025年6月于成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