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得美景如得美人,那我与洛阳桥的缘分算得上一场艳遇了。

    知道洛阳桥应该是在我很小时候,记得儿时课本上提到过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桥,是在小学还是初中,是在语文还是历史,记不清了。记忆最深的是有一个卢沟桥,还有一个赵州桥。一个是抗日战争爆发地,一个有我的姓,记忆尤为深刻。至于还有一个洛阳桥,一个永济桥,都被我遗忘在岁月的风尘中。

    此次从厦门到泉州到惠安,本为惠安女而来,搜索周边景点时候看到洛阳桥,并没有联想到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洛阳桥了。心底还在好奇,洛阳桥怎么不在洛阳。后来听说这里镇名洛阳镇,江名洛阳江,原来名出于此,倒是与那个以牡丹盛名的洛阳没有太大关系。

    踏上惠安的旅程是晨起时光,阳光明媚。其实明媚是没有的,暴虐还差不多。最近天气少有的疯狂,让我想到沙漠里的蒸烤,不过并不影响我的出行。7:14从厦门站坐上动车,8:06到达泉州。从厦门到惠安也是有动车的,不过少之又少,没有到泉州来得快捷。8:30我已踏上去惠安的班车,两地相距四十余公里,一路多见石雕,尤以佛像居多,闽南人多信佛,泉州又以石雕有名,果然是。

    途中与驾驶员聊及惠安风景,师傅又说起洛阳桥。尘封的记忆浮上心头,心便惴惴难安起来。车到城南,师傅指着不远处的一座石桥说,喏,那就是洛阳桥。遥遥远望,骄阳似火的烈日下,一座长桥横跨。一念闪过,赶快喊师傅停车,路过了又怎么能错过。

    这样一说车过去已近一站,在街头下了车,过街道向东,又折向南,走到一片红树林,再折向西,是一条新修的长廊。炎炎烈日下的行走,让我想到苦行僧,也是这般跋涉吧,不过心有所念,便不觉得苦。

    渐近长桥,远远可见蔡襄高大的大理石雕塑,背手而立。手中一轴长卷,儒雅中透着风尘仆仆。我从东来,蔡大人面向西,所以看到的只是大人的背影。

站于桥北首,桥头两座石塔静立。迈上长长青石板,这是我见过最长的石板了,每块长有11米,一块石板便是一座桥梁,这许许多多的桥梁连绵成一座长桥,横跨江海。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从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方建成这座长834米,宽7米的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桥的设计比较独特,首创“筏形基础”与“ 种蛎固基法”。那些坚硬的牡蛎,好似为桥墩打上无数钢钉,使石桥更加坚不可摧。这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潮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

    古桥保存很好,走在上面让我想到踏上卢沟桥时的情景。当然两桥差别还是很大,一个是在皇城根下,自有着皇家的尊荣。一个是在蛮荒之地,与江海为伴。一个是有若干拱形砌成的石桥,一个是在船形桥墩上架设青石板而成。

    目前石桥上保存的文物有:2座塔、2座亭子、3个祠庙、4尊武士石像、20方历代碑刻。桥的四周遍植红树林,既净化水质又利于鸟类栖息繁衍。桥墩上集聚着许多牡蛎,仔细看还会发现有许多一边脚大一边脚小的招潮蟹在慢慢爬行。一个人在桥上踌躇独行,最让我惊奇的是那一个个桥墩,似船形,我觉得更似一个大熨斗。尖尖石角,避免着汹涌潮水对桥墩的冲击,有效保护着桥梁的安全。桥下的水很浅,只有中间一条小小河道,偶有小舟往来。有一刻突然想下去走走,也不过是想想而已。

    桥南首,有椎形镇风塔,有碑亭,有“西川甘露”碑刻,有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等12方碑刻。

    斜阳西去远,洛阳潮声浓。历史已经走得很远,任一座古桥沧桑。当我挥手别过,轻轻回望,我见到了古桥的魅影,我也见到蔡大人正眺望远方。炎炎烈日下,了却的是一段尘缘。此地一别,又将经年。也许还会相见,也许再无见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