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的孩子今年高考,因为是孙辈孩子中第一个参加高考,还是挺重视的。昨天上午,老师退休的老伴儿就念叨晚上要等零点高考成绩出来再休息。下午,给侄女发微信,让她在孩子成绩出来后第一时间告诉我们。侄女回复说,成绩得24日下午4点才发布呢,不是零点,让我们别着急。晚上,辽宁新闻也是说今天16时发布成绩,我俩就盼着今天下午4点了。
说心里话,如果我俩没有当中学老师的经历,也不会如此焦急。我相信,所有高中的校领导和任课老师,此时的一颗心都悬在半空,甚至都睡不好、吃不香,其焦急等待成绩发布的心情非但不比考生家长差,甚至还会超过家长。这其实就是老师的一颗心。
1983年11月,我接任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红土庙中学教导处副主任(主持工作),因为地处偏远,教学条件落后等因素,已经连续好几年中考都“光头”,转年的中考怎么样?我的压力山大。当时,师范招生不仅分配名额,还需要加试体音美三科。红土庙中学只分到一个名额,经过学校选拔,戴庆莲同学胜出。为了不让这一个名额瞎了,更为了打一个中考翻身仗,体音美三科的任课老师轮番上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辅导、训练。到清原县城加试时,美术老师付文绪、音乐老师韩兴岩和我一同陪着戴庆莲,头一天晚上,两位老师还在一遍遍地辅导,直到很晚才休息。第二天加试,当排到戴庆莲加试音乐一科的时候,韩兴岩老师跑在窗外,耳朵紧贴着窗缝仔细听,生怕漏掉一个音。虽然不能像现在手机拍照方便,但那个感人情景永远定格在我心里。得知加试成绩晚上在教育局公布,各个学校的带队领导和辅导老师陪着考生早早到教育局等着,走廊里、台阶上挤挤挨挨地全是人,而且每个人的脸上都表情凝重。当成绩公布,戴庆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时,我们三个老师激动得几乎跳起来。那一年,戴庆莲最终考上了抚顺师范学校,红土庙中学摘掉了中考“光头”的帽子,紧接着高中考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985年师范体音美加试,韩兴岩老师因为家里有事,头一天没跟我同去。第二天一早,他坐长途车赶到县城。为了赶在学生刘博加试音乐之前到考场,他竟然从车站跑到考场,好几公里的路程啊!当他跑到考场时,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就是老师的一颗心。
老师的一颗心,虽然不见得高大上,但却是滚烫的、纯真的、善良的。这颗心是责任,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付出,也正是老师的一颗颗心,浇灌得祖国百花盛开、硕果累累、人才辈出。
2025年6月24日早洗漱时想到的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