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松风阁》是我学习行书的启蒙字帖。小时候受父亲影响,六岁时就开始学习写毛笔字。但我生性急躁,每每不能安心一笔一划地写楷书,所以在刚刚学习了一点楷书后就开始潦草起来。幸好父亲也不深究,因为他认为现在人学习书法并不一定要学好楷书再学行书。因为古代毛笔是书写的唯一工具,从认字开始学习写字,必须要写好楷书再写其他的字体。而现在不同,毛笔并非是唯一的书写工具,学习书法多是在铅笔、钢笔字的基础上起步,因此也完全可以探索其他途径。再加上父亲让我学习书法的初衷,多多少少含有怕我到处闯祸的意思,故而也希望我做一点探索。于是我开始浏览各种字体,隶书、行书、篆书等等。当我见到了黄庭坚的书法时,立即就喜欢上《松风阁》。《松风阁》是黄庭坚的一篇行书代表作。其内涵丰富、运笔流畅、笔墨洒脱,宛如行云流水,笔画舒展呈现辐射状,纵横驰骋的长线与密集紧聚的短点形成鲜明的对比的风格,韵律感极强,是行书中不可多得的一篇佳作。少年的我仅仅对黄庭坚的书法才华有一些了解。

  父亲在教授我练习书法时还特地讲了“嘉二三子甚好贤”“野僧(早)旱饥不能饘。”两句中的衍文符号。对于第一句无论读成“嘉三二子甚好贤”或“嘉二三子甚好贤”对原文的理解都关系不大,但要注意的是它们两个字之间的略小的“乙”字是一个掉转符号。懂得了这个符号的意思就确实是很重要了。对于“野僧(早)旱饥不能饘。”句中的“早”字为何在右侧写了三个点,父亲讲古今行文钞书,难免错讹,早期的错讹,随手用墨涂改了,如《兰亭序》。相传王羲之在酒醒之后,也曾想把《兰亭》重新抄写一遍,但是反复重抄都没有原来的神韵,因此就以草稿流传于后世。后来有人认为此法有碍正式文章的雅观,于是用在字旁划“竖线”或加“点”等符号,这就既表示其误而又不伤大雅,可谓两全其美。此法据说起源于隋唐间,但此前业已偶见。另外,对于为何不直接涂抹,父亲还有自己的说法,读书人认为文字是神圣的,是不可玷污的,出于对文化与文字的崇敬,古人认为应当对文字的纸张表示尊敬和爱惜。对文字不涂抹也是代表对文明的敬重。并讲自己小时候在老家,就曾有几位有钱的读书人雇一些闲人到大街上收集带有字迹的纸张进行销毁,这叫做“敬惜字纸”。并称自己从小也受到熏染,直到上大学期间,看到人家用带字的包裹东西,依然心存芥蒂。

  《松风阁》诗帖源于崇宁元年秋,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中在松林间一座亭阁过夜,因而作了这首诗,诗中有所见景物,亦有对朋友表达的怀念。书法的特点是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酷似船夫摇桨用力的样子。不论收笔、转笔,都是楷书的笔法,下笔平和沉稳,变化非常含蓄,轻顿慢提,婀娜稳厚,意韵十足。当其后写到“东坡道人已沉泉。张侯何时到眼前。”之句,回想起前一年已去世的苏轼时,心中不免激动,笔力更加凝重,结字也更加倾侧,是尚意书风的典型。

  我长大以后,又逐渐接触到一些黄庭坚的诗词歌赋,才知道黄庭坚不但书法成就惊人,而且还是个修养全面的文学家和诗人,无论诗词歌赋都有很深的造诣,并熟谙绘画鉴赏之道,又精于禅学,融会贯通集几百家之所长,这使他的书法更具有深厚的内涵。黄庭坚早年师从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著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豪迈,较接近苏轼。黄庭坚的诗力摈轻俗之习,开创宋朝的一代诗风。与苏轼并称“苏黄”。其书法除《松风阁诗》外,还主要有《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更有《山谷集》、《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法论著。

  宋朝的思想相对开放,因此也造就了一批豪放的书法家,又因唐朝的楷书的发展已经接近了顶峰,所以宋朝人对行书趋之若鹜,使之有较大发展。因此造就了“苏(苏轼)、黄(黄庭坚)、米(米芾)、蔡(蔡襄)”的四大行书名家,可与楷书的颜、柳、欧、赵齐名。

  黄庭坚虽然才华横溢,诗、词、文、书法后世都流传,但这样的一代才子的一生境遇却是十分坎坷、万分的凄凉。

  嘉佑八年(1063年),年仅18岁的黄庭坚首次参加省试,发榜前有人传言他高中“解元”,于是黄庭坚邀考生中的好友设宴庆贺。谁知席间有人来报:黄庭坚却名落孙山。而酒席间竟有三个人高中,落第者纷纷黯然离去,而黄依然若无其事,自饮其酒,饮罢,又与大家一同看榜,毫无沮丧之神情。此次省试黄庭坚虽未及高中,却显示了其的淡定和从容。

  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黄庭坚再次参加省试。诗题是《野无遗贤》,主考官李洵看到他试卷中的“渭水空藏月,传岩深锁烟”,不禁拍案叫好。说黄庭坚“不特此诗文理冠场,他日有诗名满天下。”因此点其为第一名。第二年春天,黄庭坚赴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参加礼部考试,中了三甲进士,从此步上仕途。

  但初入仕途的艰辛确是黄庭坚始料不及的。初任余干县主簿,后调汝州叶县(今河南省叶县)县尉,黄庭坚郁郁寡欢,其在途中写了一首《冲雪宿新寨不乐》诗:“县北县南河日了,又来新寨解征鞍。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小吏有时须束带,故入频问不休官,江南长尽梢云所,归及春风斩竿竿。”抒发开始走向仕途,对小吏生涯郁郁不乐的心情。熙宁五年(1072年),诏举四京学官,黄庭坚考得优等,被任为北京(今河北省大名县)国子监教授。黄庭坚的才学很受当时大老文彦博的器重,在他任满之后,又留他再任,共在北京留任了七年。七年中,他致力于诗歌创作,在艺术技巧上有较大的提高。此七年也许是黄庭坚最愉快的一段经历。元丰元年(1078年)庭坚作了二首古风,投书给当时任徐州的太守苏轼,以表示仰慕之意。苏轼读其诗,认为“超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为造物者游,非今世所有也。”于是诗名大震,两位大诗人也从此结下至死不逾的友谊。

  神宗即位后,于熙宁三年(1070年),任王安石为宰相,开始实行新法。但是,新法一开始就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猛烈反对。革新和保守的斗争逐渐蜕化成新旧两个官僚集团之间的争权夺利,并且愈演愈烈,并一直伴随到了北宋的灭亡。在这场斗争中,虽然黄庭坚没有参加到这场斗争之中,他既尊敬司马光和苏轼兄弟作为,也很敬重王安石的人品。但由于他与旧党中人瓜葛较多,因此却时无端遭灾祸殃及。

  崇宁三年三月(1104年),新党重新执政,屡遭贬职的黄庭坚,再次被贬到宜州。黄庭坚到宜州后屡屡遭官府刁难。初租住民房,后被迁入寺院,崇宁四年五月,被迫搬到城头破败戍楼里栖身。人不堪其忧,庭坚却终日读书赋诗,举酒浩歌,处之泰然。崇宁四年(1105年)九月三十日一代奇才黄庭坚竟被活活饿死于戍楼,终年仅六十一岁。

  黄庭坚死后遗骨也无法回归故里,只得流落他乡。四年后,黄庭坚的好友们才将其遗骨归葬故里的双井村。此时离家数十载的黄庭坚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在故乡的土地上,他默默地听松风呜泣,饮甘露临风,赋诗词题书卷,终于可以沉浸在自己喜欢的文学书法之中了。

  好在历史是不会让大师寂寞的。沉寂了九百余年后的1984年,故乡后人为自己的最值得骄傲的祖先建立了“黄庭坚纪念馆”,从此这片土地最值得纪念的大师——黄庭坚,也真正的得以安息。

  纪念馆位于江西省修水县县城南山崖。1985年11月正式开馆,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其题写了馆名,纪念馆被列为江西省重点名人纪念馆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为了加深印象,我从网上找到黄庭坚的《松风阁》,与巢友们一同分享——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风鸣娲皇五十弦,

  洗耳不须菩萨泉。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泉枯石燥复潺湲,

  山川光辉为我妍。野僧早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

  东坡道人已沉泉,张侯何时到眼前。钓台惊涛可昼眠,             

  怡亭看篆绞龙缠。俺的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