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26日至27日在深圳举行的2025年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传来喜讯:江苏扬州古城作为全国四座城市代表之一,在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介绍扬州经验展示扬州在古城保护的成果。
自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开凿大运河,历史上扬州便打开了繁荣传奇篇章,也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与人文佳话。历经数十年的城市发展与进程,古城扬州发生了巨大变化。可用6个字来形容古城扬州的巨变,就是“长高了,变靓了”。
多年来,为保护好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古城,扬州相继编制了关于古城保护的规划。2022年在扬州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之际,扬州市人民政府又出台了《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总体规划》和相关文件,使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走向新的阶段。
2006年,扬州开始推进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提升改造,拓宽了原东关街旧街区的改造。按照扬州“不大拆建、修旧如故、保留原貌”的原则对东关街进行提升改造。经过整治更新的东关街区维持了传统的街区相貌,保持了东关街独特的风格和环境。东关街通过引入新兴业态,打造多元消费商业模式,被称为“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保存最完好的商业古街”。2010年东关街又荣获“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殊荣。2023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出奖。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主委,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会长周岚委员,在回答关于城市更新的问题的记者提问,介绍了扬州仁丰里历史文化古巷街区的保护和利用的先进经验,使扬州古城街区仁丰里在全国两会的“委员通道”首次亮相,名扬中外。
扬州古城仁丰里文化街区,经过更新升级,已经成为集旅游观光、非遗展示、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古巷街区和扬州广陵古城的特色文化符号。
仁丰里街区南起甘泉路,北至文昌路全长700多米,主干贯穿南北。东西由15条巷道对接,是古城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古巷街区。
扬州仁丰里古巷街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汇集了十几处隋唐至明清的文博遗址,有纪念宋代岳飞改造的旌忠寺,有乾嘉经学泰斗阮元的住宅和家庙等一批重要的文化遗产。
扬州是一座依水而建,缘水而兴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运河三湾风景区的扬州湿地公园,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4A级名胜风景区,公园占地面积3800亩。运河三湾风景区,新建的扬州大运河历史博物馆,高大宏伟,运河博物馆的大运塔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大运河博物馆是集运河文化、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扬州国家级的大运河历史博物馆。
扬州大运河历史博物馆,自2021年建成开馆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沓来参观留念,欣赏着大运河的美丽的风光带,领略着大运河的历史文脉,寻找着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内涵。
正在整治提升的扬州古城区的小秦淮河街区,将重现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小秦淮河是扬州明清历史城区留存的唯一一条城市内河,它见证了古城2500年的变迁和发展。2023年扬州市政府开始对这条河流进行挖掘和提升改造,让它重现崭新的面貌。
“烟花三月下扬州”传唱千年,如今已成为宣传扬州的历史名片。今年3月在扬举办的鉴真半程马拉松体育赛事,是全世界唯一用人名命名的金标体育赛事,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国顶尖的马拉松优秀运动员和普通群众前来参赛一决高低,感受着马拉松带给扬州古城的无穷魅力。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扬考察调研,参观了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高度评价了扬州在古城保护和生态保护所取得的成果,并与扬州市民群众亲切交流时指出:“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的致富河,幸福河”。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扬州大运河生态保护和古城保护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