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铁道兵南昌市退役军人文化联谊会会长封百华叔叔带着“白浪情”李卫华叔叔、严京平阿姨的关心问候,专程来到我家看望母亲段加碧。这一场庄重而温暖的探望,如同一场春雨,滋润着我们全家的心田,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铁道兵群体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和崇高敬意。
白浪情李卫华会长在群里留言
我的父亲陈忠达,曾是一名光荣的铁道兵战士。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和战友们一起,为了祖国的铁路事业,奔赴在崇山峻岭之间,风餐露宿,不畏艰险。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热血,在祖国的大地上筑起了一条条钢铁巨龙。而母亲段加碧,作为铁道兵家属,在后方默默支持着父亲的工作,独自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她用柔弱的身躯,为父亲撑起了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他能够安心地投身到铁路建设中。
父亲1969年出席铁道兵三代会北京天安门留影
1974年父亲回家探亲期间,农历3月23日下午2时许,集体饲养场发生火灾。经当地在场村民回忆和见证:父亲为抢救集体财产,为扑灭集体饲养场熊熊大火,在当时无水源的危急关头,他奋不顾身,脱掉鞋袜,果断跳入粪池中,用粪水递给村民救火。他又爬上棚顶,阻断火源,以尽早扑火,避免火源燃向其他建筑物。
大火扑灭后,父亲却多处受伤,其中粪池中的玻璃和瓦片等扎破父亲手、脚,鲜血直流。曾身强力壮的父亲,回部队感到乏力,经师部医院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受病毒感染)。后转入郧县陆军野战医院救治无效,于1974年6月22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时,敬爱的父亲年仅28岁,我仅2岁多,我妹妹才6个月。
1974年父亲离开后,母亲就带着我和妹妹在乡下生活,至直90年代初。
严京平阿姨转来封百华叔叔的信息
几天前,我收到白浪群总编严京平阿姨发来的微信信息,告诉我铁道兵南昌市退役军人文化联谊会会长封百华叔叔在成都参加亲戚家的婚礼,借此机会前来看望我及我的母亲。我闻讯后十分感动,并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母亲。我随即加上了封百华联系方式,同时感谢封叔叔的热心关怀。我们相约在5月20日这一特殊的日子见面。
我与封百华叔叔的聊天信息
在这期间我与封叔叔每天都保持着联系,封叔叔也把白浪群以往的“成昆之旅,襄渝追思”等活动视频发给我,我从中感受到封百华叔叔及李卫华叔叔,严京平阿姨一直致力于战友的凝聚力和铁道兵精神的传承发扬,及对英烈后代的关爱使我非常感动。
5月20日早上我按封叔叔发来的地址去迎接封叔叔及阿姨,同时还有铁道兵第十师的朱德富大伯(朱大伯1959年参军,铁道兵的老前辈)。我虽然第一次与封叔叔见面,但封叔叔的印象通过其他的视频早己刻在脑海。见到封叔叔互相介绍过后,封叔叔一行与我随即返回家中,去看望我的母亲段加碧。
封叔叔到家中看望我母亲
封叔叔一进家门,就紧紧握住母亲的手,真诚地说:“段大姐,李卫华董事长、严京平总编让我代他们向您问好,他们一直惦记着您呢。”母亲激动得眼眶泛红,紧紧回握着封叔叔的手,连声道谢。
母亲也早早的沏好了茶,洗好水果,表示对封叔叔及阿姨,朱大伯一行的到来表示真诚欢迎。
父亲生前照片
随后,封百华叔叔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父亲的遗像前。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上衣,神情庄重而肃穆。然后,他缓缓抬起右手,向父亲的遗像敬了一个标准而又庄严的军礼。
封百华叔叔向我父亲的遗像致敬
那一刻,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神圣的气息。这个军礼,不仅仅是对父亲个人的敬意,更是对所有为铁道事业奉献过生命和青春的战友们的崇高致敬。它代表着铁道兵群体对历史的铭记,对战友的怀念,以及对那份无私奉献精神的传承。
封叔叔放下手,凝视着父亲的遗像,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忠达战友,这么多年过去了,您为铁道兵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我们都铭记在心!
您的妻子已将一对儿女抚养长大。您的儿女和孙子都很优秀,请放心安息吧!我们铁道兵战友和您的后代都永远怀念您!母亲站在一旁,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她知道,父亲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战友们从未忘记他,这份情谊跨越了生死,历久弥坚。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封百华叔叔和母亲回忆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他讲述着铁道兵们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大家如何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的故事。
父亲在部队做的实木大箱,一直使用至今
那些故事,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到了铁道兵们的坚韧和勇敢。母亲也分享了一些父亲离开后在农村的生活经历,那些默默付出的日子,同样充满了艰辛和温暖。
午餐时母亲(中)与封叔叔(前排右一)留影
中午我们与封叔叔,朱大伯还有我的兄弟朋友一起共同用餐,场面十分温暖而愉快。
下午4时许,铁一师一团六连指导员母学远叔叔(63年入伍)及家属郑阿姨也赶过来,晚上一起聚餐。母学远叔叔与封叔叔,朱大伯聊起了修建成昆铁路时的危险场面及对牺牲战友的惋惜。
封叔叔(左一)朱德富叔叔(中)母学远叔叔(右一)合影
晚餐时母学远叔叔不但回顾了我父亲的军旅岁月,还十分难得的唱了一首《七律.长征》。母学远叔叔已84岁高龄,有如此记性和嗓音,实属难得。
晚餐时与封叔叔一起合影
此次封百华叔叔一行前来探望母亲及我的家人,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铁道兵精神的内涵和价值。那是一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那是一种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看望,更是对过去岁月的一次深情回望,对铁道兵精神的一种传承和弘扬。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的温暖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们明白,那些为国家建设付出过的人们,不会被遗忘,他们的奉献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
作者与封百华叔叔留影
我们会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教育好我们的后代,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像父亲这样的战士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封百华叔叔赠送我白浪群创建九周年珍藏纪念品
在此,我代表我的家人,向封百华叔叔、李卫华叔叔、严京平阿姨以及所有的铁道兵前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您们的关心和问候,感谢您们对我父亲的怀念和敬意。我们会铭记这份情谊,带着这份感恩之心,继续前行。
铁道兵精神永存!
陈兵2025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