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龙泉古园原来叫龙泉墓园,因为起先它就是一块墓地。后来,经文化学者次公先生的指点,将墓园改成了古园。

  一字之改,改出了文化和品位。

  如今这里已经建成了抗日义勇军纪念广场、国歌墙、张学良衣冠墓冢以及拂尘广场、峒湖、瓠海、岚塘、须弥亭等特色景区,成为一个集历史与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圣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执彩练?

  那日,我随省内的诸多名家前往古园,参加那里的辽海名人碑林揭牌仪式和《辽海名人辞典》出版座谈会,有幸一睹了龙泉古园的景色,也找到了龙泉古园这堪为五大文化园林之首的奥秘——原来这里凝聚着众多专家学者的心血和智慧。

  令我最为震撼的是那座中国第一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广场”。这座广场以当年爆发“九一八事变”的东北军北大营营门为起点,设计者完全仿制当年的营门比例完整复制,并匠心独运地把当年找寻到的北大营三块石头镶嵌在门柱之中;又以镌刻《义勇军进行曲》词谱的国歌墙为顶点,那国歌墙如一面招展的旗帜,背衬蓝天白云,雄视山川河流,猎猎不息;广场中间用十四级地碑形式,逐年刻铸了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整整十四年的抗战大事记,每每踏上,如走进沉重的历史,驻足而思,如听到那激昂的回声。

  这里还矗立着东北抗日义勇军108位将军的纪念碑墙和抗日名将黄显声、王铁汉、杨靖宇、李兆霖等11位英烈的雕像,他们在那里傲然挺立,英气逼人,仿佛重现人生。

  站立在国歌墙下,回首走过的十四级台阶,斟酌国歌中的每一字句,吟唱国歌的每一音律,我似乎领悟了设计者、建设者们的良苦用心……

  从墓园到古园,从墓地到丰碑,从个人到民族,从睡着到醒来,这不是一支唤人警醒、催人奋起的号角吗?

  “起来,起来,起来……”这支雄壮的乐章已经催领着我们的民族走过八十多年的浴血辉煌,可你知道吗,这首歌曲正是在这里孕育。

  那是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不久,就在东北民众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队伍与凶残的日寇搏斗之际,内地的各界民众也在纷纷声援东北的抗日。此时,上海的文艺学者组织采访团到达辽西,他们在实地考察时听到了义勇军自编的歌曲,立即萌生灵感,回到上海,很快就由著名词人田汉和著名作曲家聂耳联袂创作出这首激昂的乐曲,并发表在1932年5月上海的《大众歌曲》上。从此,中华民族就有了自己的主旋律,在这旋律的激励下,不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肃立国歌墙前,抚摸它的斑驳,倾听它的回响,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感到一种激荡。环视那些沉睡的墓碑,也仿佛被国歌唤醒,化作一个个鲜活的生灵。

  绿野清风中,他们在高唱。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