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暑假按照自己的速度,热情似火地赶来,或许,是因为儿子要带女朋友来家,所以,我和爱人觉得,暑假到来的时间,有些慢半拍,总跟不上心情的节拍。
儿子从青涩的少年,长成高层学术殿堂的博士,来往与上海与张掖的连线。
张掖的夏天,热情煮着汗水,阳光在午后,透过树叶的空隙,几根银黄的长棍子,支在楼下的老槐树下,给我与妻子撑起一片荫凉。
远远地一对身影,缓缓走来。儿子的身影我们已经熟悉,但那女孩,却是第一次见。她穿着简约而不失格调的衣服,渐渐地看清,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高鼻梁,大眼睛,双眼皮,长长的睫毛,向上翘起,小嘴唇自然的樱红。脸上没有一丝化妆的痕迹,眸子时时闪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期待。
“伯父、伯母,你们好?”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泉水叮咚作响。我们连忙迎上前去,将他们引上了楼。家中的气氛因为两个孩子的到来而变得热闹起来,妻子忙着准备茶点,而我则为他们泡一杯上好的龙井。
女孩名叫林晓,在上海读研究生,马上毕业,和我儿子在同一所大学。据儿子说在图书馆相识,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理想让他们走到一起。听着他们的爱情故事,我不禁感慨万千。年轻时的我们也曾如此,为了梦想和爱情勇敢地追求过。
晚餐时,我们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着妻子精心准备的家乡菜。林晓赞不绝口,说从未吃过如此地道的美食。儿子也笑得格外灿烂,他说在上海很少有机会吃到这样温馨的家庭晚餐。看着他们幸福的模样,我和妻子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欣慰。
饭后,我们一起散步在张掖的街头巷尾。夜色渐浓,华灯初上,这座城市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林晓挽着儿子的手臂,两人依偎在一起,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我和妻子跟在他们身后,感受着这份难得的亲情与爱情交织的美好时光。
可是,这样的美好,只能拥有一周。作为父亲也罢,作为未来的公公也罢,我得尽一份成全之力,在心里做了一份四日游计划。
走马观花一天,走进张掖的山,雾里看花一天,漫步张掖的水,舌尖留味一天,领略张掖的饮食,“卧游”世界一天,感触家的温度。
(二)
看儿子与林晓,仿若两颗星辰,于命运的浩渺星空中交汇。她,那江南水乡孕育的姑娘,携着研究生的睿智与温婉,宛如一首灵动的宋词,从烟雨朦胧的江苏,翩然而至。
遥想江苏,那片土地,是诗意的渊薮,是温婉的故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笔下的繁华,穿透千年岁月,依然能嗅到那桨声灯影里的脂粉香、书卷气。金陵的王气,姑苏的园林,扬州的瘦马,镇江的金焦,每一处古迹,每一片砖石,皆铭刻着历史的深沉与文化的璀璨。那里的水,是柔情的绸缎,缠绕着吴侬软语,滋养出如她这般灵秀的女子,一举一动,皆似春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低调而内敛,却蕴含着无尽的韵味,恰似那一脉悠悠的河水,流淌着千年的故事,不事张扬,却动人心弦。
而张掖,那是雄踞西北的壮阔画卷,是霍去病驰骋沙场的热血疆场,“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虽亦有江南之名,可这里的风,裹挟的是大漠的豪迈与戈壁的苍凉。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在这里奏响千年的寂寥与辉煌,敦煌的飞天,在佛窟的壁画中舞动着异域的风情;山丹军的马场,绿茵如毯,却不失骏马奔腾的飒爽英姿;七彩丹霞,如大地被打翻的调色盘,绚烂而浓烈,肆意铺展着大自然的雄浑与奇崛。张掖的美,是粗犷的,是直抒胸臆的,像古老的边塞诗,字里行间透着金戈铁马的豪情,与江苏的婉约细腻,形成鲜明的对照。
当她踏入家门,那股江南的水汽,似乎与张掖干燥的空气悄然碰撞,融合。她眼中的新奇,如同初放的花蕊,对这塞上之地的一切,都带着探索的热忱。而我,看着她,心中满是感慨,仿佛看到了两条河流的汇流,一种是潺潺溪流,一种是滔滔江河,虽源头不同,流向各异,却在此处,有了短暂的相逢。她在餐桌前,轻拈筷子,浅笑盈盈,说起江苏的美食,那精致的糕点,清甜的汤羹,犹如江南的水乡人家,细腻而讲究;儿子则兴奋地讲述着张掖的烧壳子、搓鱼面,那些散发着面粉质朴香气和西北豪情的食物,是她未曾涉足的舌尖新域。一南一北,一柔一刚,在这方小小的餐桌之上,交织出别样的烟火气息。
她漫步在张掖的小巷,路在眼前延伸,似与江南的弄堂有着微妙的呼应,却又多了几分厚重与沧桑。街边的老槐树,枝干虬结,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默默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对比江南翠竹的轻盈摇曳,它更显沉稳坚毅。偶尔传来的商贩吆喝声,带着浓浓的方言腔调,打破寂静,却又为这古城添了几分生机,这声音,较之江南水乡的吴侬叫卖,少了几分温婉,却多了数缕率真。
夜晚,星光洒落,她倚在窗前,或许在思念江苏的那轮明月,是否依旧映照着家乡的河道,波光粼粼,而窗外的张掖,星空浩瀚,银河横亘,似一条磅礴的巨龙,盘旋于苍穹之上,那是她在江南鲜少见到的壮阔天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刻,这句诗在她的心底缓缓吟哦,一边是江南的熟稔眷恋,一边是张掖的陌生新奇,两种情思,相互缠绕,如同这夜空中的繁星,各自闪烁,又彼此辉映。
她与张掖,正如同两个不同的梦境,一个氤氲着水乡的柔媚,一个饱含着大漠的豪情,却在命运的安排下,有了这场奇妙的邂逅。而她,林晓,像是桥梁,连接着这两个截然不同却又同样迷人的世界,见证着文化的差异、地域的特色,在碰撞中绽放出绚丽的花火。未来的日子,他们还将以爱为笔,以生活为墨,在这对比与交融之中,书写属于他们的独特篇章,让江南的温婉与塞上的豪迈,共同谱写一曲生命之歌,任时光荏苒,亦不褪色。
(三)
西北大地静静散发着古朴而醇厚的光华。儿子携着林晓的手,在这片广袤又神秘的土地,去探寻那藏在烟火缭绕间的饮食文化,开启一场舌尖与心灵共舞的漫长旅程。
晨曦初破,天边才泛起一抹鱼肚白,微凉的风轻拂着脸颊,似在唤醒沉睡的梦。我们四人穿梭在古朴的街巷,每一步都踏出历史的回响。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香气,那是牛肉小饭独有的味道,牵引着我们的脚步。
走进那家隐匿在角落的小馆,店内光线昏黄,桌椅摆放错落有致,墙上挂着几幅陈旧却韵味十足的字画,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老板是个憨厚朴实的中年人,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一双粗糙的手却格外灵巧。一颗颗方形面粒,在牛肉汤里修炼着规矩,煮烂的红豆,把古老的情怀也融进牛肉汤里。
牛肉汤是这道美食的灵魂所在,浓郁鲜香,色泽醇厚,像是汇聚了草原上万头牛的精气神。汤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花,几片鲜嫩的牛肉散落其间,宛如繁星点点。葱花的诗意在此最负盛名。当盛好的牛肉小饭端上桌,那升腾的热气裹挟着香味扑面而来。林晓轻轻拿起筷子,却夹不住跟多的面粒,几分尴尬,在我爱人的劝说下,换做瓷勺,轻松舀一勺,缓缓送入口中,眼神中渐渐绽放出惊喜的光芒:“这味道,仿佛是草原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清新,温暖而又醇厚。”我看着她陶醉的模样,心中满是柔情,恰如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般闲适自在,此刻岁月静好,都在这一口温热之中。
为了让林晓很好地品尝甘州臊面,便劝她吃了一小碗牛肉小饭。
太阳露出了面容,金色倾洒在大街小巷,温热的气息开始在空气中蔓延。我们寻着热闹的市声,走进一家老字号面馆,点上了甘州臊面。店内人声鼎沸,食客们围坐在一起,或高谈阔论,或埋头大快朵颐,一片烟火升腾的景象。
师傅舀一勺精心调制的臊子浇在面上,那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臊子里肉丁肥瘦相间,豆腐块吸饱了汤汁,木耳、土豆等配菜色彩斑斓,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在眼前展开。林晓小心翼翼地拌匀面条,辛辣之气直冲鼻尖,她微微蹙眉,却又难掩眼中的期待。轻轻抿上一口,初尝只觉辣得过瘾,仿佛舌尖上有一团火焰在跳跃;紧接着,丰富的层次在口中绽放开来,肉的鲜嫩、豆腐的软糯、菜的清爽,相互交织缠绕,如同生活的五味杂陈。她边吃边赞:“这味道,就像河西走廊的烈烈罡风,粗犷中藏着无尽的柔情,吹过心田,留下久久不散的回味。”到底是高学历的人,说话文绉绉的好听,我坐在一旁,看着她吃得津津有味,脑海中浮现出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诗句,虽此情此景并非饮酒作乐之时,但这畅快淋漓的味觉享受,亦不失为一种对生活的热烈拥抱。
正午时分,艳阳高悬,炽热的阳光烤得大地发烫。我们漫步步行街,寻一处阴凉之地坐下小憩。微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却也撩动了腹中的馋虫。
于是,我们前往本地人常去的面馆,点了搓鱼面与拉条面。厨师是个经验丰富的老者,他站在案板前,身形沉稳如山,双手却灵动无比。面团在他手中经过揉、搓、拉等工序,顷刻间化作形态各异的佳肴。搓鱼面似银鱼卧波,头尾灵动,仿佛随时会跃入水中;拉条面则如丝绦垂幕,粗细均匀,根根分明。二者皆配以新鲜的青菜、浓郁的肉汤等辅料,再点几个家常小炒菜,简简单单却滋味十足。
林晓看着碗中美食,眼中闪烁着光芒:“这面条里能吃出张掖人的质朴勤劳呢!每一根面条都饱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守。”我点头应和,心想这寻常食物背后亦是世代传承的生活智慧结晶。恰如孟浩然诗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朴实无华的面条,犹如田家盛宴,承载着张掖人家的烟火温情,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生活。
华灯初上,夜色如墨,悄然笼罩张掖古城。街道两旁的灯笼依次亮起,发出昏黄的光,将人影拉得长长的。晚餐时分,我们选定了吃一顿羊肉小米面条和扁豆雀舌面两道特色美食。
锅中羊汤翻滚沸腾,鲜嫩的羊肉与金黄的小米在汤中共舞。羊肉鲜嫩多汁,入口即化,每一口都带着草原的芬芳;小米软糯香甜,吸收了羊汤的鲜美,愈发浓郁可口。
我告诉爱人,每一种餐不能让林晓多吃,要有一种还想吃,再没有了的感觉,留下余味,作为记忆,作为思考。
扁豆雀舌面则是另一番精致模样,扁豆炖得软烂入味,雀舌面小巧玲珑,薄如蝉翼。二者搭配在一起,相得益彰。
林晓夹起一筷子羊肉小米面,轻吹口气缓缓咽下:“嗯,这搭配新奇又和谐,像极了我们相互陪伴的日子。”闻言我心中一动,与爱人相视一笑。此刻,店外街道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夜深人静之时,腹中再起波澜,便前往夜市,觅食宵夜,莫过于羊肉炒拔拉配米酒。
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口大铁锅已烧得滚烫,滋滋作响。鲜嫩的羊肉被切成薄片,如白玉般莹润,带着些许血丝,透着一股原始的鲜美。随着滚油的倾入,瞬间激起一阵热烈的喧嚣,肉片在锅中欢快地翻腾、卷曲,色泽由粉渐转金黄,浓郁的肉香裹挟着油脂的芬芳,冲破空气的阻碍,直钻鼻腔。
一旁的洋葱丝、青椒块早已切好,在热油中稍作翻炒,便软塌下来,释放出清甜的气息,与羊肉的醇厚完美交融。再撒上一把红亮的干辣椒段,辣意在高温下迅速蔓延,如同火苗舔舐舌尖,为这道菜添上一抹炽热的灵魂。
厨师手持铁铲,熟练地来回翻动,每一下都精准无误,让食材在锅中均匀受热,彼此渗透。羊肉的纤维吸饱了蔬菜的汁水,变得更加松软入味;而配菜也沾染了羊肉的鲜香,相得益彰。出锅前,淋上少许料酒去腥增香,再撒一把翠绿的葱花点缀其间,热气腾腾间,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羊肉炒拔拉便摆在林晓的眼前,令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想要大快朵颐。
毕竟是江南女子。林晓在美味中,赞不绝口,浅酌米酒,脸颊泛红娇嗔道:“今日这顿‘夜宵盛宴’怕是要让我梦里都是张掖味道啦!”
(四)
在纷繁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能捕捉到那些微妙而动人的瞬间,如同星辰在夜空中闪烁,虽不耀眼夺目,却足以照亮心田。这几天,我看出了林晓的心思,那藏在眼眸深处、隐匿于浅笑之间的心思,如同被微风轻拂的花瓣,散发着淡淡的芬芳,无意见洒落对张掖的爱。
这份心思,宛如一颗珍贵的种子,悄然种在张掖。儿子也知道,这颗种子还需要用一场特别的旅程去呵护它、滋养它,让它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于是,我和爱人决定带着林晓踏上一段充满惊喜与美好的旅程,去领略张掖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去感受生活中的诗意与浪漫。而第一站,我们选择了张掖的丹霞,那片被誉为“中国彩虹山”的神奇土地,我期待着能让她在那里感受到世界级的震撼。
一路上,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好奇,仿佛前方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宝藏等待她去发现。车窗外的风景如诗如画,田野、山川、河流在眼前一一掠过,仿佛是大自然为我们展开的一幅徐徐画卷。她时而静静地凝视着窗外,时而转过头来与我分享她内心的感受,那纯真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我和爱人的心房。
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张掖丹霞的脚下。远远望去,那连绵起伏的山峦仿佛被大自然的巨手涂抹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绿的如翠,相互交织、融合,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她不禁发出一声惊叹,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闪烁着激动的光芒,那一刻,我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
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而上,脚步轻盈而欢快。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混合着一丝淡淡的甜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沿途的景色美不胜收,每一处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奇峰异石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像巨人屹立,有的像仙女起舞,有的像动物嬉戏,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随着海拔的升高,眼前的景色越发壮观。当我们终于登上山顶,俯瞰着这片神奇的丹霞地貌时,那种震撼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连绵不绝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色彩,仿佛是一片燃烧的火焰,又像是一条五彩斑斓的绸带,在大地之上随风飘舞。那深邃的峡谷、陡峭的悬崖、奇特的岩石纹理,无不展示着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
她静静地站在山顶,微风轻轻拂过她的发丝,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陶醉。我和爱人静静地站在她身后,看着她那被美景所打动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夕阳渐渐西下,天空被染成了一片橙红色,与丹霞地貌的色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余晖洒在我们身上,给我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林晓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轻轻地靠在我儿子的肩上,这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剩下我们彼此的心跳声和那温暖的阳光。
当夜幕降临,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张掖丹霞。这一天的旅程,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我知道,这次旅行将在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她生命中一段美好的回忆。而我也相信,这段经历将如同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他们婚姻的方向。
(五)
在西北大地上,张掖仿若一颗璀璨明珠,而黑河,则是串联起诸多胜景的灵动丝线。
黑河,恰似一条丝带贯穿张掖。它发源于祁连山脉,携着冰川的冷峻与雪山的圣洁,蜿蜒于这片土地。站在河畔,望着那湍急流淌的河水,心中不禁涌起对自然伟力的敬畏。阳光洒于水面,波光粼粼,仿若无数星辰落入河中,又似碎金铺陈,闪耀着迷人的光泽。河岸两侧,植被因水的滋养而愈发葱郁,垂柳依依,随风轻舞,将柔美之姿映于水中,为黑河增添了几分温婉与灵动。
溯流而上,目光便聚焦在了祁连冰川。那是一片圣洁之地,是水的源头,亦是张掖山水的灵魂所在。皑皑白雪覆盖着连绵山峦,冰川如巨大的水晶簇,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幽蓝的光芒,神秘且庄重。冰舌缓缓流动,仿佛岁月在这高处也放慢了脚步,却依旧不失磅礴气势。融化的雪水汇聚成涓涓细流,顺着山谷罅隙潺潺而下,似是奏响了一曲自然的乐章,清脆悦耳,又饱含力量。这冰川之水,带着高山的纯净与坚韧,历经漫长跋涉,才成就了黑河的丰沛,滋养着张掖的每一寸土地,孕育出这片绿洲的生机与繁荣。
因着黑河之水,张掖的景致有了别样的韵味。雨水过后,山间氤氲着薄薄的雾气,宛如仙境,而溪流穿梭其中,似灵动的精灵,让坚硬的岩石多了几分柔情。湿地公园里,大片芦苇随风起伏,荡起层层绿浪,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与远处的雪山,鱼翔浅底,水草丰茂,候鸟时而在天空翱翔,时而俯身觅食,鸣叫声声,为这片水域奏响生命之歌。
黑河亦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古时丝绸之路途经此地,商队往来,驼铃阵阵,黑河见证了繁华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融。众多古城遗址依水而建,虽岁月侵蚀,却仍能从残垣断壁中想象往昔的热闹景象。水中倒映过异域商贾的身影,也映照过本地居民的生活百态,它默默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如同一位沉默却忠实的史官。
在黑河水的繁景之中,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的顽强不息。水以柔克刚,塑造了张掖独特的地貌;水又以慈爱之心,哺育万千生灵。它在高山之上沉睡,化作冰川;又在大地之间奔涌,成河流湖泊。每一滴水珠,都蕴含着天地精华;每一段水流,皆流淌着岁月沧桑。
林晓心中满是对黑河的赞叹。黑河之水,汇聚成一曲雄浑壮阔又不失婉转悠扬的乐章,演奏出西北大地最动人的旋律;描绘出一卷墨色晕染又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无尽魅力。它不仅是张掖的血脉,更是这座城市灵魂深处的诗篇。
(六)
三天的游玩,身心略显疲惫,该到家休整一日,阳光恰似温柔的使者,轻叩窗扉,洒进父亲书房。儿子和他的女友,扣进这方静谧天地。
儿子习以为常,林晓的眸子里闪动好奇的光芒,仿若误入宝藏洞穴的探险者。她脚步轻盈,却又因周遭新奇而略显踌躇,每迈出一步,都似踩在历史琴弦之上,生怕惊扰了沉睡于此的岁月音符。壁上书法作品纵横驰骋,笔走龙蛇间,墨香氤氲成古老迷雾。
书架层层叠叠,书本整齐列阵,似沉默士兵坚守领地。林晓穿梭其间,目光贪婪掠向一本本典籍。从古朴线装书到精致洋装本,从诗词歌赋到中外名著,她柔夷的手摩挲书脊,仿若能触到文字背后灵魂。“这么多书,一诺(儿子的名字)怎么没说过呀!”埋怨的口气里,包含对儿子一诺更深的理解,惊叹里藏着对父亲深耕知识的敬慕。
音箱架子静卧,一旁 CD、VCD、DVD 、密纹唱片和磁带,仿若等待检阅的队列。林晓蹲下,眼神专注,指尖轻点光盘反光面。“这些是什么?”疑惑出声。我取出一张,放入光驱。贝多芬激昂奏鸣震彻房梁,肖邦夜曲舒缓如梦幻纱幔。音乐穿越国界、种族,直抵心灵深处。他俩沉浸其中,不语却心意相通,共享艺术盛宴。彼时,我是引导者,亦是学习者,借音乐桥梁,向他们传递美好与情感。
书桌抽屉半敞,露出收藏邮票、纪念币等小物。也是我的心意所为,林晓问我:“伯伯:可以看吗?”礼貌和规矩,令人赞叹。我只能谦虚地对儿子说:“收集癖不止是爱好,更是对世界的细致观察和热忱探索。”随即出了书房门,其实,每一次发现、每一份惊喜,皆如繁星点缀成夜空。
窗外微风拂过,窗帘轻舞。书房内,一对情侣,共赴文化之旅。书籍为舟,音乐作桨,藏品添趣。在这方天地,并肩同行。时光缓缓,墨香悠悠,唱片低吟。
夜渐浓稠,万家灯火亮起。给他们一个“卧游”的空间,祝愿他们乐在其中,成长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