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在用人方面,选贤任能,提拔重用人才。在决策方面,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他打算开辟上林苑,东方朔进谏,劝说他不要这样做,从三个方面说明开辟上林苑的危害。汉武帝听取了他的意见,给予他奖赏。但还是开辟了上林苑。《资治通鉴》卷十七记载了汉武帝这方面的一些事件,原文如下:

  上自初即位,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数。上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庄助最先进,后又得吴人硃买臣、赵人吾丘寿王、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东方朔、吴要枚皋、济南终军等,并在左右,每令与大臣辨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屈焉。然相如特以辞赋得幸;朔、皋不根持论,好诙谐,上以俳优畜之,虽数赏赐,终不任以事也。朔亦观上颜色,时时直谏,有所补益。

  是岁,上始为微行,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与左右能骑射者期诸殿门。常以夜出,自称平阳侯;旦明,入南山下,射鹿、豕、狐、兔,驰骛禾稼之地,民皆号呼骂詈。鄂、杜令欲执之,示以乘舆物,乃得免。又尝夜至伯谷,投逆旅宿,就逆旅主人求浆,主人翁曰:“无浆,正有溺耳!”且疑上为奸盗,聚少年欲攻之。主人妪睹上状貌而异之,止其翁曰:“客非常人也,且又有备,不可图也。”翁不听,妪饮翁以酒,醉而缚之。少年皆散走,妪乃杀鸡为食以谢客。明日,上归,召妪,赐金千斤,拜其夫为羽林郎。后乃私置更衣,从宣曲以南十二所,夜投宿长杨、五柞等诸宫。

  上以道远劳苦,又为百姓所患,乃使太中大夫吾丘寿王举籍阿城以南,盩厔以东,宜春以西,提封顷畮,及其贾直,欲除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又诏中尉、左右内史表属县草田,欲以偿鄠、杜之民。寿王奏事,上大说称善。时东方朔在傍,进谏曰:“夫南山,天下之阻也。汉兴,去三河之地,止霸、浐以西,都泾、渭之南,此所谓天下陆海之地,秦之所以虏西戎、兼山东者也。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良材,百工所取给,万民所卬足也。又有粳、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酆、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畮一金。今规以为苑,绝陂池水泽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是其不可一也。盛荆、棘之林,广狐、菟之苑,大虎、狼之虚,坏人冢墓,发人室庐,令幼弱怀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斥而营之,垣而囿之,骑驰东西,车骛南北,有深沟大渠。夫一日之乐,不足以危无堤之舆,是其不可三也。夫殷作九市之宫而诸侯畔,灵王起章华之台而楚民散,秦兴阿房之殿而天下乱。粪土愚臣,逆盛意,罪当万死!”上乃拜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赐黄金百斤。然遂起上林苑,如寿王所奏。

  以下是这段文字的白话文翻译:

  汉武帝刚即位的时候,招纳选拔天下有文学才能和智谋的人士,给予他们破格提拔的职位。四方的士人很多都上书谈论国家的得失,自我推荐的人数以千计。皇上选拔其中才智出众的人宠爱任用他们。庄助是最先被任用的,后来又得到了吴地的朱买臣、赵地的吾丘寿王、蜀地的司马相如、平原郡的东方朔、吴地的枚皋、济南郡的终军等人,让他们陪伴在自己身边,经常让他们和大臣们辩论,朝廷内外用义理文章来相互应对,大臣们多次被驳倒。然而司马相如只是凭借辞赋受到宠幸;东方朔、枚皋立论没有根据,喜欢诙谐幽默,皇上把他们当作乐师优伶一样畜养,虽然多次赏赐他们财物,但始终不把政事委任给他们。东方朔也能观察皇上的脸色,不时地直言进谏,对皇上有所补益。

  这一年,皇上开始微服出行,向北到池阳,向西到黄山,向南在长杨打猎,向东到宜春游玩,和身边擅长骑马射箭的人在宫殿门前约定会合。皇上常常在夜里出行,自称是平阳侯;天亮后,进入南山脚下,射猎鹿、猪、狐狸、野兔,在庄稼地里纵马驰骋,百姓都大声呼喊叫骂。鄂县、杜县的县令想要逮捕他们,皇上拿出皇家的器物给他们看,才得以脱身。皇上又曾经在夜里到伯谷,投宿在旅店,向旅店主人要水喝,旅店主人说:“没有水,只有尿罢了!”并且怀疑皇上是坏人盗贼,聚集了一些年轻人想要攻打他们。旅店老妇人看到皇上的容貌觉得他不一般,阻止她的丈夫说:“客人不是普通人,而且他们有防备,不能图谋他们。”旅店主人不听,老妇人给丈夫灌酒,把他灌醉后绑了起来。那些年轻人都纷纷逃走了,老妇人就杀鸡做饭来向客人谢罪。第二天,皇上回宫,召见老妇人,赏赐她黄金千斤,任命她的丈夫为羽林郎。后来皇上又私下设置了供休息更衣的地方,从宣曲以南有十二处,夜里就投宿在长杨宫、五柞宫等宫殿。

  皇上因为路途遥远,又让百姓受到侵扰,于是派太中大夫吾丘寿王登记阿城以南,盩厔以东,宜春以西的土地面积和价值,打算把这些地方开辟为上林苑,连接到南山。又下诏让中尉、左右内史标记出属县的荒田,准备用来补偿鄠县、杜县的百姓。吾丘寿王奏明皇上这件事,皇上非常高兴,称赞他做得好。当时东方朔在旁边,进谏说:“南山,是天下险要的地方。汉朝兴起后,离开三河之地,把都城设在霸水、浐水以西,泾水、渭水以南,这里是所说的天下物产丰富的地方,也是秦朝能够制服西戎、兼并崤山以东地区的原因。这座山出产玉石、金、银、铜、铁、优良的木材,是各种工匠取材的地方,也是百姓生活依赖的资源。这里又有粳稻、梨、栗、桑、麻、竹箭等丰富的物产,土地适宜种植姜、芋,水中多蛙、鱼,贫穷的人也能自给自足,没有饥寒的忧虑;所以酆、镐之间,号称土地肥沃,那里每亩地价值一金。现在规划把这里作为苑囿,断绝了陂池湖泊的财利,又夺取了百姓肥沃的土地,对上使国家财政匮乏,对下剥夺了农民种桑养蚕、耕种土地的产业,这是不可以的第一点。使荆棘丛林茂盛,扩大狐狸、野兔出没的苑囿,成为大虎、恶狼栖息的地方,毁坏百姓的坟墓,拆除百姓的房屋,让年幼体弱的人怀念故土而思念,年老的人哭泣悲伤,这是不可以的第二点。开拓并经营苑囿,修筑围墙圈起来,骑马的人在里面东西驰骋,车辆在里面南北奔驰,又有深沟大渠。一天的娱乐,却不能不考虑到没有防护的车驾的危险,这是不可以的第三点。殷纣王建造有九个集市的宫殿而使诸侯背叛,楚灵王筑起章华台而使楚国百姓离散,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而使天下大乱。我这个见识浅陋的臣子,违背了您的心意,罪该万死!”皇上于是任命东方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赏赐他黄金百斤。然而还是按照吾丘寿王所奏请的那样,建起了上林苑。

  这段文字记载了汉武帝在用人和决策等方面一些作为。汉武帝广纳贤才,破格提拔,体现了重视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理念。但同时也能看到不同人才因自身特点受到的待遇不同,像司马相如靠辞赋得幸,东方朔、枚皋因诙谐幽默被当俳优,说明要根据人才的特长合理安排职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汉武帝想要开辟上林苑,体现了君主权力的行使。而东方朔的进谏则表明在决策过程中,需要听取不同意见,权衡利弊。尽管最终还是修建了上林苑,但东方朔的谏言也得到了认可和赏赐,说明君主决策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能一意孤行。开辟上林苑会损害百姓的利益,如剥夺他们的肥沃土地,破坏他们的生活环境等。这启示执政者在进行大型工程或政策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对百姓生活的影响,重视民生,否则可能引发社会问题。东方朔引用殷纣王、楚灵王、秦始皇因大兴土木导致不良后果的例子来劝谏汉武帝,强调了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做事要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这些中肯的意见,帮助汉武帝在执政上避免重大的失误,巩固了西汉政权。


  二〇二五年五月十三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