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权力虽然是至高无上的,但是皇帝也要考虑权衡各方面的利益,防止因利益冲突给朝政造成困难。汉武帝在处理朝政事物中,注意掌握平衡,让各方的利益得到照顾,避免大的偏颇,从而巩固了汉朝的统治地位。《资治通鉴》卷十七记载了一些事件,可以看出汉武帝的执政能力。原文如下:
初,堂邑侯陈午尚帝姑馆陶公主嫖,帝之为太子,公主有力焉,以其女为太子妃,及即位,妃为皇后。窦太主恃功,求请无厌,上患之。皇后骄妒,擅宠而无子,与医钱凡九千万,欲以求子,然卒无之。后宠浸衰。皇太后谓上曰:“汝新即位,大臣未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耳,宜深慎之!”上乃于长主、皇后复稍加恩礼。
上祓霸上,还,过上姊平阳公主,悦讴者卫子夫。子夫母卫媪,平阳公主家僮也。主因奉送子夫入宫,恩宠日隆。陈皇后闻之,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
子夫同母弟卫青,其父郑季,本平阳县吏,给事侯家,与卫媪私通而生青,冒姓卫氏。青长,为侯家骑奴。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篡取之。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赏赐数日间累千金。既而以子夫为夫人,青为太中大夫。
夏,四月,有星如日,夜出。
初置茂陵邑。
时大臣议者多冤晁错之策,务摧抑诸侯王,数奏暴其过恶,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诸侯王莫不悲怨。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三年
冬,十月,代王登、长沙王发、中山王胜、济川王明来朝。上置酒,胜闻乐声而泣。上问其故,对曰:“悲者不可为累欷,思者不可为叹息。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臣得蒙肺附为东籓,属又称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臣窃伤之!”具以吏所侵闻。于是上乃厚诸侯之礼,省有司所奏诸侯事,加亲亲之恩焉。
河水溢于平原。
大饥,人相食。秋,七月,有星孛于西北。
济川王明坐杀中傅,废迁房陵。
七国之败也,吴王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闽粤从之,发兵围东瓯,东瓯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田蚡,蚡对曰:“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覆,自秦时弃不属,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庄助曰:“特患力不能救,德不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但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救,尚安所愬,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不足与计。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守欲距法不为发,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罢。东瓯请举国内徙,乃悉举其众来,处于江、淮之间。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初,堂邑侯陈午娶了皇帝的姑姑馆陶公主刘嫖。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馆陶公主出了力,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太子做太子妃,等到皇帝即位,太子妃就成了皇后。窦太主(馆陶公主)自恃有功劳,请求没有限度,皇上对此感到忧虑。皇后骄横嫉妒,独占宠爱却没有子嗣,花了总共九千万钱请医生诊治,想以此求得子嗣,然而最终还是没有孩子。皇后的宠爱渐渐衰减。皇太后对皇上说:“你刚刚即位,大臣还没有完全臣服,先建造明堂,太皇太后已经发怒了。现在又得罪了长公主(馆陶公主),必定会重重地获罪。妇人性情喜欢顺耳的话,你应该十分谨慎地对待这件事!”皇上于是对长公主和皇后又稍微施加了一些恩宠和礼遇。
皇上到霸上举行除灾求福的祭祀,回来的时候,顺路去看望了姐姐平阳公主,喜欢上了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卫子夫。卫子夫的母亲卫媪,是平阳公主家的僮仆。平阳公主趁机把卫子夫送进了皇宫,卫子夫受到的恩宠日益隆重。陈皇后听说了这件事,愤怒怨恨,好几次几乎气到要死。皇上更加生气。
卫子夫同母异父的弟弟卫青,他的父亲郑季,原本是平阳县的小吏,在侯家做事,与卫媪私通生下了卫青,卫青冒用卫姓。卫青长大后,成为侯家的骑奴。大长公主(馆陶公主)把卫青抓起来囚禁,想要杀掉他。卫青的朋友骑郎公孙敖和一些壮士把他救了出来。皇上听说了这件事,就召见卫青担任建章监、侍中,几天之内赏赐的财物累计达千金。不久之后,封卫子夫为夫人,卫青为太中大夫。
夏季,四月,有流星像太阳一样,在夜里出现。
开始设置茂陵邑。
当时参与商议的大臣大多认为晁错的计策冤枉,致力于打压诸侯王,多次上奏揭露诸侯王的过错恶行,吹毛求疵,用鞭笞等手段使诸侯王的臣子屈服,让他们去证明诸侯王有罪。诸侯王没有不悲愤怨恨的。
世宗孝武皇帝(汉武帝)建元三年
冬季,十月,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中山王刘胜、济川王刘明前来朝见。皇上设酒宴,中山王刘胜听到音乐声就哭了。皇上问他原因,刘胜回答说:“悲伤的人听不得抽噎声,思念的人听不得叹息声。如今我心中郁结已久,每次听到细微的音乐声,不知不觉眼泪就横流了。我有幸作为皇室的亲属成为东方的藩王,从亲属关系上我又是皇上的兄长。如今群臣与诸侯王没有丝毫的亲属关系,却聚集在一起结党非议,互相袒护,致使宗室受到排挤,亲人之间的感情像冰一样消融,我私下里对此感到伤心!”他详细地把官吏侵害诸侯王的事告诉了皇上。于是皇上就加厚了对诸侯的礼遇,减少了有关部门上奏的诸侯的事情,增加了对亲人的恩宠。
黄河在平原郡泛滥。
发生大饥荒,出现人吃人的现象。秋季,七月,有彗星在西北方向出现。
济川王刘明因为杀死了中傅,被废黜王位,迁徙到房陵。
当初七国之乱失败后,吴王的儿子刘驹逃亡到闽越,他怨恨东瓯国杀死了他的父亲,常常劝说闽越攻打东瓯。闽越听从了他的话,发兵包围了东瓯,东瓯派人向天子告急。天子询问田蚡的意见,田蚡回答说:“越人互相攻击,本来就是常有的事;而且他们反复无常,从秦朝时就被抛弃,不属于中原管辖,不值得麻烦中原朝廷去救援他们。”庄助说:“只是担心力量不够不能救援,恩德不能覆盖。如果有能力救援,为什么要抛弃他们呢!况且秦朝连咸阳都抛弃了,何况只是一个越地呢!如今小国因为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救援,他们还能向谁诉说呢,又凭什么统治万国呢!”皇上说:“太尉(田蚡)不值得和他商量。我刚刚即位,不想拿出虎符去征发郡国的军队。”于是派遣庄助拿着符节去会稽郡调兵。会稽太守想要依据法律不发兵,庄助就杀了一个司马,宣示了皇上的旨意,于是会稽郡发兵渡海去救援东瓯。军队还没到达,闽越就撤兵了。东瓯请求把全国百姓迁徙到内地,于是把他们的全部民众都迁来了,安置在长江、淮河之间。
这段文字蕴含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馆陶公主自恃有功不断求请,皇后因宠衰而嫉妒,皇帝需要在各方势力间权衡,说明权力和恩宠的分配会引发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问题,处理不当易产生矛盾,需谨慎对待。中山王刘胜的哭诉让皇帝意识到宗室间的关系因群臣的行为而受到破坏,于是调整策略,加厚诸侯礼遇,这体现了维护宗室亲情对政权稳定的重要性。在东瓯告急一事上,对于是否救援存在不同观点,庄助认为救援是天子统治万国的责任,体现了统治者需考虑国家的道义和责任,不能轻易放弃对附属小国的救援,否则会影响统治基础和威望。从另外一件事上,提醒人们行事需考虑后果。济川王刘明因杀死中傅被废黜,说明即使是诸侯王也不能肆意妄为,行事需考虑后果,遵守法律和规矩,否则会受到相应惩罚。
二〇二五年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