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一景区游玩,上午还是晴天丽日的,下午忽而风雨交加。

  景区在一座山上,山算不得高,但盘旋着才能上去。我是乘了10分钟的景区交通车,然后拾级而上到达景区的。

  结束游玩,已是下午三点多钟,风雨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可我又不得不下山返程。

  上山时没带雨具,这可咋办?就在我一筹莫展、无计可施之时,其他游客穿着的雨披让我看到了一丝的曙光。我忙问:“请问你们的雨披在哪买的?”“是在山下买的。”他们的回答让我的希望瞬间落空。

  无奈之时,我碰运气似地走进景区的一家餐饮店。试探着问:“老板,你店里有雨披卖吗?”“没有雨披,但我有伞。”“你的伞是租借的吗?”“不是,我是应急用的,可以卖给你。”老板边说边从里边拿出伞来。我一看,原来是老板网购的一把伞,包装还没来得及拆。我忙不迭地将伞从快递包装中取出来——是把紫红色的自动伞,伞骨挺结实,包装上还沾着快递单呢。“多少钱一把?”我随口问起老板。“15块。”老板脱口而出。我看伞质量不错,便对老板说:“可以,卖给我吧!”

  撑起伞走在山路上,风雨拍打伞面沙沙作响。行至转角,见一对游客共用一顶草帽防雨,忽然觉得手中的这把伞格外的珍贵。

  收伞上车的那一刻,我心中油然而生几多感慨:

  凡事事在人为。若老板只守着餐饮生意,不替游客着想,这把伞或许仍躺在店里;若我思维定势,不开口询问,那下山的路上注定要淋成落汤鸡。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有些事看似无解,但若肯打破常规、主动尝试,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找到出路。

  努力总有转机。老板说常有人忘带雨具,所以习惯备些应急物品。偶然的“巧合”背后,其实是对他人需求的留意。就像这把伞,经过我的一番交流,本是老板的私人物品,却成了我的及时雨。

  办法总比困难多。生活中难免遇“风雨”,但只要肯动脑、敢开口,再大的困难也能找到解决之策。正如这把伞,撑开时是庇护,收起后亦是启示——面对困境,主动作为永远是破局的关键。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