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光绪年间,大太监李莲英骗小太监安德海,将慈禧一件玉佩偷走,高价卖给古玩商人后被慈禧发现,限清吏七日内追讨回来。李莲英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夜逃窜到河北太县城老家,惶惶不可终日。几日之后他才想起来,过几天就是慈禧的生日。

  他知道慈禧吃腻了山珍海味,又特别喜好有人送礼品,并经过“名人”点拨,他就用太城名吃掺上乐陵的金丝小枣,做成枣窝头,献与慈禧。慈禧吃后,赞不绝口,高兴之余,竟把寻找玉佩之事撂下了。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太城的黍黍,乐陵的枣,老佛爷的宝贝不用找”这句顺口溜。据说当时李莲英用的就是这棵树上的枣。后来,由于此树所产小枣年年进贡,故称“贡树”。

  “贡树”的来历我是知道的,但是,和这个典故有关的“贡树扬芬”四字横匾中“扬芬”如何做解,我有些疑惑。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县里一位退休老领导考虑到内丘县是医祖扁鹊的行医圣地,本地中医名医比较多,想组织几位本土作家撰写一部中医名医之类的书,弘扬扁鹊中医药文化,也算是为防疫做了一份贡献。我与同仁采访了中平村69岁的秦老中医。谈话间秦医生提到他家保存着一块比较完好的“贡树扬芬”老旧牌匾。我们在他院里看到了这块横匾,“贡树扬芬”四个银色颜体大字,劲道酣畅,耀眼醒目。上款是“恭贺湘翁秦老先生荣登恩进士第”;下款是“光绪二十三年嵗次丁酉孟冬毂旦”。令人不解的是,这块横匾下款处没有印章,却把印章刻在了横匾上方正中,且印章沾了不少黄色油漆,字迹难辨,局部笔画却像是篆体字。听秦老中医说,印章上应该是当年题字县令的名字。

  这块横匾由三块30公分左右的木板组成,由于年代久远,看上去不少剥落印迹,底边尤其严重。目测横匾,约2×0.8×0.05(m)。秦医生听族人说,清朝光绪年间秦家祖上曾出过一位进士,这块横匾就是当年内丘县令赠予给他的。秦老中医以进士为榜样,悬梁刺股,自学成为一名乡间知名中医,得到不少赞誉。我同仁借此事打比方说,其实秦医生也算是“扬芬”了。我听后茅塞顿开。突然感觉对“扬芬”有了正解。

  回去后又经过一番查阅和归纳,总算对“贡树扬芬”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原来“贡树扬芬”就是指,上级对下级做出突出贡献或者取得重大荣誉,褒奖时惯用的一种牌匾文字形式。“贡树”,原指每年能给朝廷纳贡的珍贵果树,后来引申为因某人或某事给当地留下的好名誉好声望。特指某人或某地影响巨大。“扬芬”,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散发出芬芳的香气,类似“流芳百世”中的“流芳”。引申为流传美好名誉,传扬美好声望。

  对“贡树扬芬”有了新解,我的联想也就更多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率领乡亲脱贫致富的黄文秀,战功赫赫的张富清,为人民服务的雷锋,改造盐碱地的焦裕禄,热爱边疆建设的孔繁森,太行新愚公李保国等等,他们身上不都散发着芬芳的香气吗?他们不都是“流芳百世”的英雄人物吗?在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上,我们不正需要更多“贡树扬芬”这样的英雄人物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