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率领115师在平型关设下埋伏,消灭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辎重部队。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正在太原的赵尔陆从《晋阳日报》上看到了115师平型关胜仗的消息,他再也坐不住了,他迫切盼望能够上前线,亲手打日本鬼子。9月28日,当赵尔陆马不停蹄地从太原来到五台县豆村八路军总部,向朱德、彭德怀汇报装备、物资供给情况,正好碰上115师副师长聂荣臻筹备组建晋察冀军区,急需要人才。从各个部门挑选精干人员,搭建军区指挥部,聂副师长是南方人,讨论急需一位熟悉本地情况的人才,朱德总司令笑着说;“赶得好不如赶得巧,赵尔陆同志能文能武,有勇有谋,又是本地崞县人,离五台县不远,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你就留下来,协助聂副师长工作,就看老彭愿意不愿意放?”彭德怀也同意将赵尔陆留下来。事虽出赵尔陆自己意外,但他没有推辞,他说;“我跟随朱老总,从南昌起义参加革命十多年了,想不到,革来革去,竟然革到自己家门口来了”,一句话,说的朱德、彭德怀、聂荣臻众人都笑了起来。在他的请求下,又把供给部的况开田、董永清两个人给留了下来。
1937年9月,日军进攻山西北部,阎锡山委任的县长,在日军来临之际,一个个携款弃城,闻风而逃,晋北地区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社会秩序一片混乱,10月初,聂荣臻开始向周围地区派出小股部队,四处活动,收复失地;杨成武率骑兵团向冀中察北发展,王平率刘云彪骑兵营,以阜平县为中心展开活动,周建屏、刘道生到平山一带活动,八路军民运总部的王逸群、张连奎、洪水等人,在五台、定襄、崞县开展工作。赵尔陆、朱水秋率八路军总部特务团2个连200余人到五台东冶镇一带活动。
朱水秋、赵尔陆临行前,聂司令员与他两个进行了一次长谈,聂荣臻说;“中央筹划选择这里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有高度战略远见的,五台山周围连绵数百里,山高林密,散布着几百个小村庄,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开展游击战的好地方,我们要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与日本鬼子进行游击战,你们的任务,就是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建立起一支正规队伍”,朱水秋、赵尔陆回答说;“请司令员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你的重望,尽快将队伍和根据地建起来!”
10月25日,朱水秋、赵尔陆率特务团到达古城村,贴出了布告,宣告晋东北游击司令部的成立,朱水秋任司令员,赵尔陆任政委,刘兴隆为参谋长,朱潘显为政治部主任。
晋东北游击司令部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为之后中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37年10月,八路军晋东北游击司令部在五台县东冶镇成立,以五台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创立了晋东北游击区。之后晋东北游击司令部改称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成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挂出了八路军晋东北游击司令部的牌子,开始招兵买马,当战士们戴着“八路军”臂章,向当地老百姓宣布:我们是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这一举动在东冶镇引起了轰动。
东冶镇四周高山环抱,中间是相对平坦的小平原,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相传是古代冶炼铁之地,因故得名,是五台县著名的富裕地区,镇上街道开阔,商铺林立,市场繁华,人口众多,是五台县南部地区的第一大镇。当时,东冶镇的老老少少都来看热闹,都说这八路军队伍就是与晋绥军不一样,军容整齐,不抢粮食,秋毫无犯,公平买卖东西,待人和气,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队伍。扩军工作进展十分顺利,不到一礼拜,附近村庄就有500多年轻人来报名参军。几天后,赵尔陆把司令部移居到北街福音堂内,队伍被扩编为一个大队,原特务营营长彭友之为大队长,政委为肖文玖。大队下辖9、10、11、12四个连。大队一成立,即根椐分区指示。派10连和12连到盂县、定襄地区,10月中旬,赵尔陆亲自率9连进住宏道镇,派11连到五台、崞县、代县地区,宣传抗日主张,发动群众,建立农村抗日政权,收集武器,大力扩充部队。当时,正是忻口战役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在这种国难当头的危险时候,动员群众参军正是其时,很多热血青年奔走相告,纷纷报名参军。八路军南下后,赵尔陆、朱水秋又把司令部转移到晋绥军将领杨爱源的大院里。
1937年11月中旬,在赵尔陆、舒同的主持下,在宏道镇筹备成立了定崞县动委会,主任刘定庵;副主任王化珍、张连奎。几天后,人们奔走相告:由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抗日县政府---定崞县游击县政府宣布成立了,舒同宣布由共产党员康瑞华担任县长,赵尔陆亲自到场庆贺。定崞县游击县政府成立以后,立即发动各阶层共同抗日,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捐征抗日钱粮,动员青年参军,组织妇女做军鞋,组织儿童站岗放哨,检路条、捉汉奸,掀起来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高潮。
定崞县游击县政府成立后,也正是4、5、6三个大队筹备成立之时,每天都有人到县政府和游击司令部要钱要物资,军费就成了当时的头等大事,为了筹集抗日经费,扩大抗日队伍,赵尔陆想到了合理负担这条路,合理负担原来是阎锡山提出的口号,就是让地主、财主(资本家)等有钱人多拿出一些钱财来,真正用到抗日救国上,真正做到“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力出力”,为了使新成立的政府能够发挥权力,筹集到抗日经费,赵尔陆把目标首先瞄向了宏道镇的粮商身上。宏道镇地处五台、定襄、崞县三交界,是崞县四大镇之一,有上千户人家,这里地处忻定平原边缘,地势平坦,良田千倾,土壤肥沃,是著名的产粮区,再加上交通便利,市场繁华,商业发达,店铺林立,尤其粮店极多。
赵尔陆先从存粮在一千石以上的首富邢秉臣、郭四载、续汉、高吉官、郭铁林等8户“八洞神仙”入手做工作,民族危亡、国难当头,晓之以情动之以礼,恩威并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同起来抗日救国,进行“合理摊派”,最后财主们纷纷表示,支持政府的号召,愿意进行“合理摊派”,很快在宏道镇掀起一个捐献粮食的高潮,整共捐献粮食六千三百多石,190多万斤,之后,赵尔陆派人将粮食一部分留下作为抗日公粮外,其余部分都发放到贫困老百姓手中,群众的抗日积极性也发动起来了,这一下,县政府有了钱,有了粮食,宏道镇及周围村很多年轻人纷纷报名参加八路军。
1937年10初,129师副师长徐向前率129师一部回到故乡五台,驻扎在阳白、善文等几个村子里,抽空回老家永安村。赵尔陆专门去永安村拜会了徐向前,徐向前一口五台话,说起自己离开家乡、离开父母12年的经历,整整谈了一个时辰。赵尔陆笑笑说:“徐副师长,我老家是崞县北三泉村,与永安村相距不足百里。从参加南昌起义到现在,我也是12年没有回过老家了,咱们这叫做同病相怜哇”,徐向前拉着赵尔陆的手,久久不放开,问这问那,徐向前还向他指出开展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等问题,赵尔陆听了,灵机一动,邀请他到徐的母校沱阳中学进行一次抗日救国演讲会,扩大抗日影响,徐向前听了欣然同意,一口答应下来。
第二天,东冶镇沱阳中学大院,聚集了大约有三、四千人,不论男女老少,工农兵学商,都不约而同来到了这里,大家都想看一看大名鼎鼎的徐向前,当徐向前在赵尔陆、马志远、朱效成等人的陪同下出现在大家面前时,热闹的人群一下子鸦雀无声,徐向前笑容满面,乡音未改,用浓重的五台口音向大家打招呼,向父老乡亲们问好,然后提高声音,开始给全场群众讲话,他说;“父老乡亲们,我徐向前被阎老西宣传是赤匪匪首,说我是红头发、蓝眼睛、青面獠牙,大家看,究竟是不是真的?”人群中发出一阵阵笑声,徐向前沉痛地说;“现在,日本兵已经打到了我们的家门口,我们不起来斗争,就会家破人亡,亡国灭种,抗日是全民族的大事,光靠八路军还不够,还需要依靠广大群众,十二年来,有家难回,今天,我带领八路军回来就是进行抗日救国的,我们要在五台山建立抗日根据地,大家不要怕日本强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与八路军共同抵抗日本鬼子,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把小日本打出去,……”徐向前慷慨激昂地说了二个小时,台下的群众不时响起一阵阵掌声,他的演讲,很有鼓动性,使在场的年青人热血沸腾,纷纷上台报名,要求参军打日本。
10月23日,赵尔陆接到八路军总部通知,让他到古城村参加紧急会议,当他骑马赶到古城村关帝庙时,见里边已经坐下了很多人,会议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主持,邓小平一口四川话,他向参加会议的人慢条斯理地说,中央北方局正筹备成立晋察冀军区,决定由王平、赵振声、刘秀峰组成中共晋察冀临时省委,赵振声(李葆华)任书记兼组织部长,现在先建立晋察冀临时省委下属的第一个特委-----晋东北特委。由王逸群担任特委书记,李广汉为副书记,赵尔陆任军事部长,张连奎任组织部长,洪水任宣传部长、胡开明任秘书长。辖五台、定襄、盂县、崞县(东)、忻县(东)、代县、繁峙、浑源、应县、山阴等十个县。晋东北特委的任务就是;密切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在晋察冀三省边境山区发动群众,组建各级党组织,发展党员,组织游击队,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晋东北特委不久改为晋察冀二地委。
10月28日,赵尔陆接到命令,让他去小豆村召开会议,当他快马加鞭赶到小豆村,朱德、彭德怀等领导已经在会议室等待,见参加会议的人还有调任总部特务团(警卫)团长朱水秋和萧文玖、刘兴隆、邱创成等人。朱德说;“今天,二战区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阎锡山马上就要来了,他现在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见面时候你们一定要表示对他的尊重!”一会儿阎锡山在卫立煌、杨爱源、张培梅、周玳、周恩来陪同下,进入会场。同朱德、彭德怀等人握手寒喧后,立即开始开会。
朱德先介绍了日军情况;“日军第五师团在平型关遭到我林彪一一五师的打击后,坂垣征四郎调整了部署;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已突破茹越口,进占繁峙城;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从绥远调头南进,经右玉、平鲁,进占朔县,又由阳方口越过内长城,已占领宁武的段家岭。另根据河北前线传来消息说,日第二十师团在师团长岸田文雄的率领下,攻占石家庄之后,已逼近了娘子关,忻口有没有把握守住?形势不容乐观,不管怎么样,我们八路军还是配合你们打游击战,要打到敌人侧翼和后方去!贵军最好也不要用那种死守阵地的消极打法。官兵作战很勇敢,但由于打法欠妥,阵地还是一个个都失掉了,说明我军作战方式方法有问题。”二战区副总司令杨爱源站起来发言说:“从目前形势来看,崞县城、原平也很难保住。守广灵的七十三师师长刘奉滨身负重伤,部队调往忻州方向。台怀只有从天镇撤下来的李俊功一○一师和金宪章的新二师和一个新编团留驻。我方形势不容乐观!”会议还讨论了忻口布防、兵力调遣、后期供应等事宜。接着,朱德向阎锡山通报了八路军总部决定向南转移至晋东南,筹划在山西建立晋西北、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南四个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的兵力布署、作战方针等重大战略安排。会议开了一个时辰就结朿了,阎锡山因为精况紧急,顾不上吃饭,就急忙乘车返回太原。
10月31日晚上,赵尔陆被朱总司令通讯员叫到了办公室,一看,一起被叫去的还有朱水秋、肖文玖、刘兴隆、邱创成等人,朱总司令和大家一块吃了一顿饭,一边吃饭一边说话,他仔细讲了当前形势,传达了洛川会议的精神,又交待了特务团的任务:邱创成带领特务团一二营跟总部一块到晋东南,其余同志同三营跟随聂荣臻留守晋东北,创建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斗争。
第二天,朱总司令率八路军总部从南茹村南移,房东老大爷金凤瑞全家老少与朱德夫妻拍了一张合影留念。临走时,朱总司令拉住赵尔陆的手,久久不愿放开,他神情严肃地说;“主力南下后,你们就是孤军作战了,你是我从南昌起义带出来的老战士了,记住,你的晋东北抗日游击司令部,一定要坚持进行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把工作重点放在“游击”上,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建立根据地,组织抗日武装,坚决拖往日军后腿,瞅准机会干他一下子,使他们在华北不能为所欲为”,赵尔陆说:“总司令,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只是不知道此时分手,咱们何时才能见面?”朱德说;“抗日战争是一个长久问题,要有信心,我们一定会等到抗日战争的胜利!”说到这里时,朱德笑了笑说:“希望我再一次见到你时,你已经成为统帅千军万马、独当一面的大将军了”。
1937年11月7日中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晋察冀军区成立,晋东北游击司令部改称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成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石咀普济寺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任政委,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查国桢为供给部长,叶青山为卫生部长。军区下设四个军分区。
11月13日,东冶镇,赵尔陆接到聂荣臻电话命令,原来的晋东北游击司令部撤销。改番号为晋察冀第二军分区司令部。第二军分区,赵尔陆任司令兼政委,朱水秋任副司令员,参谋长赵冠英,副参谋长熊德臣,政治部主任为朱潘显,政治部副主任汪自力, 供给部部长况开田。
赵尔陆就任二分区司令员后,二分区所辖范围东至山西省界太行山,南至正太路以北,西至北同蒲线以东,北至大同以南的山阴、崞县、忻县、代县、繁峙、定襄、五台、盂县、寿阳、平定、阳曲等县。这块地区是联接晋西北、雁北、察南、冀西各抗日根据地的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到了1937年底,二分区扩军取得重大成果,分区共有正规部队3个大队1个特务营共5000余人,还成立了侦察连、通讯连、无线电队等。很多红军时期的老战士,大都担任了连长、指导员职务,而活跃在各县的各种名称的基干游击队,县大队,自卫队、义勇军,游击支队、游击纵队。总共有2000余人,到了1939年底,全区共有民兵组织800多个,民兵队伍近万人,初步形成抗日救国的全民战场。
从1937年10月,八路军晋东北游击司令部在五台县东冶镇成立,到以五台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创立了晋东北游击区。率先在晋东北游击区宣传八路军抗日政策主张、发动地方群众、筹集钱粮物资、建立抗日政权、收集武器,动员群众参加八路军大力扩充部队等经验,在整个八路军抗日战争初期发挥了重要先行带动作用。为中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