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回老家,妹妹们跟我汇报老爸越来越糊涂了,下半夜三、四点钟醒来就说有人骂他,弟弟和弟妹也说,有好几次半夜起来就到外面骂人。每次回老家,我都睡在老爸身边,这次,第二天早晨三点刚过,老爸又听到有人骂他了,便嘟嘟囔囔地骂起来。我说,“外面静得很,一点声音都没有啊,您怎么听到有人骂您呢?”老爸很生气地说,“我听得真真的,你怎么没听到呢?”我耐心地跟老爸说了半天,又设法转移话题,老爸才算安静了下来。

  弟弟说,老爸前段时间又说没钱了,春节时,晚辈们都给他钱,我临从老家走的时候,老爸手里有2000元钱呢,两个多月就没了。弟弟和弟妹对他照护得非常好,他想吃啥就给他做,根本不需要他花钱,他手里的钱只用来买些他喜欢吃的零食。弟妹说,村里每次有集市,老爸都去,见到喜欢的就买,给完钱了还给。她只好跟在老爸身后提醒。我去亲属家开的卖店买东西,店主跟我说,老头儿是糊涂了,都已经给他找完了钱,他还要给钱。咱是亲属,肯定没问题,赶集啥样人都有啊。

  其实,从去年开始,我就发现老爸有往失智方向发展的迹象。以前每次回老家,老爸都把他在电视里看到的新闻跟我叨咕叨咕,自从去年,老爸基本不看电视了,也很少跟我说世界和国家大事,只一遍遍说我爷爷当年意外身亡和我大妹妹早逝的事儿。大门的钥匙总是找不到,已经换了多把锁,给他的钱也这藏那放的,找不到就生气。

  91岁的老爸虽然身体还算硬朗,生活也能自理,而且还闲不住,总找活儿干。但老爸的的确确糊涂了,这其实就是老爸生命进程中的必然表现。可是,因为他身体好,又不是总糊涂,多数时间还很正常,交流也没问题,谁都不会把他当成小脑萎缩有些失智的病人,所以,很容易被忽视,甚至被误解成老不自尊和磨人的老小孩儿。这次回老家,我认真地跟弟弟妹妹们讲,老爸真的老了,只能是越来越糊涂,甚至可能越来越不理喻,我们必须了解生命走到这个进程的老爸,也必须把老爸当成病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老爸,才能更好地照护老爸。为了让弟弟妹妹们有个更清楚的认知,我举了很多失智老人不同表现的例子。

  做晚辈的既要了解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的不容易,要常怀老人的养育之恩,更要了解老人生命最后进程中的必然表现。当年,我在铁岭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当主任时,我就发现工作人员跟老干部感情总是隔一层,总听到关于某某老干部不良表现的抱怨声。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让每个工作人员讲一位身边老干部的故事,给一个月采访和熟悉讲稿的时间。故事会开得非常成功,我又因势利导多次讲了进入高龄期老干部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如何科学地做好服务工作?经过这样的努力,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大连蓝天养老院几年前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为每一位住院老人编写了生平故事,然后制作了一块宣传板挂在老人所住房间门口的墙上,全员职工,特别是护工只要走近老人的房间,就能看到宣传板上的内容。

  了解老人生命进程中的不同表现,老干部工作部门需要,养老机构更需要。唯有了解,才能理解,才能知道怎么做好。

  其实,了解生命进程,对每个人都有意义,特别是老人。

  前不久,我去大连五院检查身体,在待诊的时候,遇到一位跟我年龄相仿的老人,他说得很到位:“人,老了有病是极其正常的事儿,该看医生就看,即使得了不好的病,也用不着紧张,没有病咋离开这个世界。”他的话,在场的老人都给举了大拇指。的确如此,老了,首先得认账,得服气。不服老只能说是一种精神状态,但不是科学态度。以我本人为例,70岁之前,想出去采访,拔腿就走。从去年开始,有了打怵的感觉。大连房子在山坡上,原来上山坡可以不减速,去年以来,速度明显放慢,而且中途还得歇一歇。

  年轻时,听到“少年夫妻老来伴儿”的话,根本不在意,也不懂,老了,都知道了。早年有一位老人开玩笑地说,年轻时撒尿可以尿呲到墙上,老了,不单吃脚面,还好半天尿不出来。

  所以,老了就是老了,生命进程到了这一站,谁都一样的。顺其自然才坦然,才从容面对,才乐观向上。


  2025年5月6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