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我和老伴参加了乐游乐活国际旅行社组织的“湖北天鹅湖康养八日游”。4月20日,我们游览了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
游赤壁之战故地
赤壁之战古战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西北部长江之滨的石头口。赤壁之名起源于汉高祖刘邦时期。三国时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在此置蒲圻县,此名来自孙权的诗句“蒲草千里,圻上故垒,莼蒲五月,川谷对鸣”。1998年更名为赤壁市。
(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大门)
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的大门是一座仿古建筑,上方有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题写的“三国赤壁古战场”七个大字。它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官渡之战、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长勺之战、成皋之战和昆阳之战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遗址。
(神武台)
进入景区大门,迎面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神武台。它造型独特,如同一座威武的铜鼎倒立在点将台上。铜鼎状的石壁设计彰显肃杀的军威,震天的战鼓激励起激昂的气势,是1800多年前江东将士操练、演习、阅军及在赤壁之战前夕宣誓的重要场所。
(周瑜石像)
景区的交通车把我们送到了长江南岸的赤壁矶上。那里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周瑜石像。这座由湖北省博物馆美工陈志新设计、于1987年建立的周瑜石像,高8.58米,用26块共计113吨花岗岩雕砌而成。周瑜都督身着盔甲战袍,肩披斗蓬,手持利剑,展现出一派大将风度。
我们从广场一侧的台阶下山,然后沿着一条横向栈道来到赤壁矶下,看到临江悬崖石壁上刻着两个朱红色楷书阴刻大字“赤壁”。这里的赤壁摩崖石刻分布有字、符、诗词、画像等共十处和一处篆刻图章。其中有四处阴刻榜书“赤壁”,包括一处石刻残存隶书阴刻“赤”字,“壁”字由于江水侵袭已经消失,以及三处碑体楷书“赤壁”;一处草书阴刻“鸾”字,一处篆刻图章,一处明代楷书诗文,一处明代行书题记;一处因位置较低,长期被江水漫漶,已无法辨认;一处阴刻诸葛亮及两个戴冠执矛士兵人物画像。
摩崖石刻中最显眼的是“赤壁”两个各长150厘米、宽104厘米的朱红大字。据《湖北通志》记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乃周瑜所书。二字之上有一白色符号(草书“鸾”字),据传为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吕洞宾所刻镇压洪魔的符号。
(长江南岸)
赤壁摩崖石刻是留存数量最多、历史跨度最长的“三国题材”摩崖壁刻群,是研究晋代以后摩崖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2013年3月5日,赤壁摩崖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下,我们看到了长江南岸的现状,并通过宽阔的长江水面,遥望了长江北岸。望着风平浪静的长江两岸,怎会想到这里就是1800多年前火烧战船烈焰冲天的一场大战的战场呢?
(远处为长江北岸)
正是在这里,东汉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孙权、刘备联军借助强劲的东南风势,发动火攻,葬送了曹操十余万兵马。这一场大战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听三国演义故事
为了进行这场历史性的大战,孙刘联军做足了准备,也上演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让我们借助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来了解一下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吧!
孙刘联盟抗曹操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东汉末年,曹操以丞相身份,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侍奉天子的口号控制汉献帝,占领舆论制高点和主动权,以收天下人心。他充分利用各阶层的力量,拉拢中下层和中间力量,为称霸天下打下了基础。通过多年的战争,曹操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恢复了经济生产,稳定了社会秩序。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率大军集结于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欲南征荆州(今湖北省荆州市),消灭割据南方的刘表、孙权等势力。
当年八月,刘表病死,他的儿子刘琮接任荆州牧。刘琮本想守住父亲留下的基业,对抗曹军,但面对曹操大军压境,部下对他说,荆州的实力难以和曹操抗衡。因此,当曹操进军到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的时候,刘琮就向曹操投降了,但他不敢将此事告诉刘备,直到曹军到了南阳郡的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时,刘备才被告知荆州已经投降了。
(雕塑:桃园三结义 攝于三国雕塑园)
刘备(公元161-223年),字玄德,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刘琮投降曹操的消息让原本要投奔荆州刘表并寄居其门下的刘备大为震惊。刘备担心自己被曹操加害,只好和军师诸葛亮、谋士徐庶等人向南逃走,想要抢先占据江陵以抗曹。
九月,曹操听说刘备逃亡的消息,怕刘备占领江陵,于是率领五千精锐骑兵急追,一日一夜行军三百余里,在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市)附近的长坂坡追上刘备军。跟随刘备逃亡的荆州百姓和刘备的女儿被俘虏,辎重被缴获。
(雕塑:张飞在长坂桥摄于三国雕塑园)
刘备令张飞断后。在长坂桥(今湖北省当阳市境内),张飞率领二十骑兵卒据水断桥。他怒目圆睁,横握长矛,大声吼道:“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连喝三声,曹军无一人敢前进。曹操部将夏侯杰被张飞一声怒吼,肝胆俱裂,跌下马来,当场毙命。曹操见此情形,下令退兵。刘备得免于难。
刘备虽然损失惨重,但其核心仍然存在。刘备审时度势,放弃前往江陵的计划,转为前往江夏(今武汉市江夏区),关羽率水军前来接应刘备,在刘表长子刘琦的帮助下,刘备得以栖身于江夏。
孙权画像(来自互联网)
孙权(公元182-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是东吴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
当时,孙权正带兵驻扎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观望长坂坡的战况。东吴政权内部分为两派,很多将领认为江东无法与曹操大军抗衡,主张孙权降曹,而谋士鲁肃反对投降。他对孙权说,大臣投降尚可再谋个一官半职,而孙权投降后就不可能再有当下的地位了。孙权自然不愿意屈身于曹操之下,因此下定决心联合刘备共同抗曹。
刘表病死后,鲁肃提出代表孙权去荆州吊丧,了解情况。孙权批准了他的请求。鲁肃刚到夏口(今湖北汉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兵。鲁肃日夜兼程,他到达荆州重镇南郡时,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降曹。鲁肃当机立断,去找刘备。在当阳长坂坡,鲁肃与刘备相遇。鲁肃说明了孙权派自己来的使命,详细述说孙权的情况和江东的实力,劝刘备与孙权联合,共拒曹操。刘备听了鲁肃的分析,决定并力抗曹。这时刘备的军师诸葛亮正跟随着刘备。鲁肃对诸葛亮说,“我是你哥哥(诸葛瑾)的朋友”,两人当即结下交情。刘备率部进驻夏口,派诸葛亮随鲁肃去柴桑会见孙权。
诸葛亮见到孙权后,孙权问诸葛亮,刘备刚刚战败,能抗得住曹操吗?诸葛亮分析说,曹军为北方士兵,不习水战;刘琮降曹士兵并非心悦诚服,战斗力都必然不强,况且刘备也没有全军覆没,还有剩余的部队,加上关羽的水军共有一万之众,刘琦也还率有一万士兵,战胜曹操有很大的可能。
(关羽塑像 攝于湖北省嘉鱼县蜜泉湖旅游度假区)
听了诸葛亮的这一番话,孙权十分高兴,与臣下共同商议这件事情。但长史张昭等人却都主张降曹。鲁肃私下里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建议孙权调回在外地同为主战派的周瑜。有了周瑜和鲁肃二人的支持,孙权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刘备合兵。五万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相遇于赤壁。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 “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此段文字摘引自部编版语文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
反间计
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二十万军队,驻扎在长江北岸。东吴都督周瑜带兵三万和刘备军二万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来访”。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周瑜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周瑜举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今日之会,可称作群英会!真是:同窗契友会‘群英’,江东豪杰逞威风!”随后,乘着酒兴,起身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直喝得酩酊大醉。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
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
刘琮投降曹操后,曹操封原刘表的“镇南将军军师”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封刘表的外甥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令蔡瑁、张允两人统领水军。
蒋干看罢书信,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他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将蔡瑁、张允的人头送上时,曹操才省悟过来,但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