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3月,日军开始实施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并向根据地大肆进犯,连续合击“扫荡”,疯狂蚕食各区。进入4月份,敌集中陆上日军千余人,并于微山湖中配有汽艇多艘,对微山岛进行立体合围。
微山岛,那片在历史长河中静静屹立于微山湖上的土地,曾见证过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惨烈战斗,它承载着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的精神,诉说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往事。
那是一个局势紧张的时期,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企图将罪恶的统治延伸到每一寸土地。微山岛,这个战略位置重要的地方,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他们调集重兵,妄图一举消灭活跃在此的抗日力量,摧毁这片让侵略者胆寒的抗日根据地。
微山岛位于微山湖中部,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3公里,最高海拔91.6米,总面积9.6平方公里,是微山湖上最大的岛屿。
微山岛的名称与商代贤人微子启密切相关,据传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庶兄,因不满纣王的暴政,隐居在微山岛附近。他去世后葬于此地,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此地命名为“微山”,岛屿也因此得名。
战斗打响的那一刻,微山岛仿佛被战火点燃。
4月26日凌晨,日军两千余人分乘船只,在机枪、大炮的掩护下,向杨村渡口扑来。上午9时,褚雅青面对腹背受敌的严重情况,沉着应战。
褚雅青,原名褚敬斌,1902年出生,山东省微山县微山岛乡里张阿村人。1919年,年仅18岁的褚雅青毅然离家去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几经周折,奔波数千里,最后到达福建,加入国民革命军。1926年,褚雅青参加北伐战争,历任班长、连长。正当北伐节节胜利之际,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褚雅青愤然离职。1927年,褚雅青到徐州学医,结业后于1930年到山东枣庄开业行医。在行医过程中,他接近工人群众,关心群众疾苦。1933年,褚雅青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1月,褚雅青被派往韩庄东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1938年5月,任抗日义勇队总队第三大队三中队队长。这支部队在枣庄地区深入宣传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灵活机动地打击日军汉奸,队伍不断壮大。褚雅青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猛冲猛打,被同志们誉为“猛张飞”。这一时期,战斗频繁,伤员增多,上级决定由褚雅青组建鲁南第一个医院,并任总队军医处处长。
1939年4月,褚雅青调入苏北邳县陇海游击队任作战参谋,协助指挥了铁佛寺战斗;不久,他又被派往山东纵队第十四区参谋长。1940年6月,褚雅青任运河支队作战参谋。10月,日军2000余人包围了驻库山的运河支队等部队。褚雅青协助分队长朱道南打退敌人的数次冲锋,以百余人的兵力粉碎了日军的合围夹击。他对当时在医院帮忙的妻子袁化坤说:“要坚持战斗,誓同阵地共存亡,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绝不能当俘虏。”1941年春,褚雅青又被派往微山湖一带,配合地下党组织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至12月,褚雅青所部发展到140人,改为峄县县大队,县长朱道南兼任大队长,褚雅青任副大队长。
微山岛地区,从消灭伪军阎团一个大队,重新夺回微山岛以后,各个游击队都有新的发展。运河支队一大队,除五中队活动在运河南以外,又新建了三中队,队伍已有200余人。褚雅青亲自带的峄县大队第一中队也有40余人。他们在军事上对敌采取积极行动,成为敌人眼中钉、肉中刺。敌人加大了对褚雅青部的围剿力度,于1942年4月对他们进行了围攻。
4月20日下午,微山湖地区的八支游击部队都驻防于微山岛。各方游击队伍都得到情报,临城、沙沟、塘湖、韩庄、夏镇等据点都增加了日军兵力,合围扫荡微山岛的迹象已很明显。其时,邵剑秋带九中队在岛上检查部队工作,他考虑微山岛为湖中孤岛,没有机动的余地,当即指示一大队撤出微山岛,并动员邵子真在黄昏后随他一道出湖。邵子真主张待和其他兄弟部队的领导人开会商量后,再决定行止。邵剑秋因返回运南夜行军路线很长,在夜幕来临即带九中队出湖返回运河南岸,所以没有参加这次微山岛争夺战。
4月20日晚,驻微山岛的运河支队一大队、铁道游击队、峄县县大队、微湖大队、滕沛大队,水上区、微山办事处的负责人在吕蒙村召开紧急碰头会议,此时,支队长邵剑秋已经带领第九中队离开了微山湖,由于没有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只能对下一步如何行动协商。会上有人提出微山湖不是久战之地,绝对不能固守。实战事实证明这一意见是正确的,但多数领导认为在微山岛活动较久,与当地群众关系密切,不愿轻易离开。
“谁走谁就是孬种!”,各路游击队伍中不知是谁嘟囔了一句,做好汉,不充孬。
就冲这一句,各支队领导人都没法说撤离微山岛的意见,大敌当前,谁都不愿意做缩头乌龟。同时他们对敌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又有以前打退敌人进攻的经验,故而会议做出“只阻击,不恋战,惩罚一下来犯敌人迅速撤退”的决定,其实这一决定在后来的实战中证实是错误的。他们公推运支一大队邵子真大队长为联合作战的总指挥,铁道游击队副大队长王志胜、峄县大队的副大队长褚雅青、微湖大队长张新华、滕沛大队长钟勇飞等人为作战副总指挥。决定邵子真和政治教导员唐绍钦率四中队守吕蒙村,褚雅青带运支二中队和县大队一部分守杨村,铁道游击队、滕沛大队、水上区微山办事处,总负责人在吕蒙村。
天刚破晓,微湖东岸的郗山和张阿闸上发出隆隆炮声,呼啸的炮弹落在微山岛上。随后,鬼子的汽艇舢板划子和舰船从东南、正东、东北三方湖面向微山岛进发。防守吕蒙村的四中队,凭着以前曾经打退少数敌人进攻的老经验,等敌汽艇、舢板划子进到500米内,机枪步枪才开始射击,殊不知敌人汽艇上机枪、掷弹筒火力异常猛烈。掩护舢板、划子直插滩头阵地,前边的舢板、划子被打翻了,后面接着跟上来。
接近湖岸浅滩时,日军和伪军跳入水中,推着划子作掩护物,拼命向阵地冲来。四中队以密集火力射击,日军和伪军纷纷倒在水中。敌人强行登陆成功,四中队伤亡比较大,邵子真和其他同志商量,认为硬拼不行,决定部队全部撤退。四中队从吕蒙向西北谢楼渡口转移,在渡口又和敌人发生战斗,边打边撤,分队长马道举肩部负重伤,倒在湖边水中,还被敌人在胸部又穿一刺刀。部队突围到沙沟车站以北的姬庄,白天强过津浦路,又遭到敌人铁甲车的截击,教导员唐绍钦负伤,黄昏后才转移到路东的界沟村。
在杨村的阵地上,凌晨4时许,敌人的炮弹向阵地打来。天色渐明,满载日伪军渡湖的船只向杨村驶来,汽艇上的机枪向我阵地射击。褚雅青料到敌人是火力侦察,便命令部队隐蔽,划子接近湖岸阵地不远时,30多个日本兵跳下汽划子,端着轻机枪和上了刺刀的步枪,向湖岸阵地冲来。由于淤泥又厚又粘,穿着深筒皮靴的日本兵,一陷多深,怎么也走不快。他们一直没发现我军的防守阵地,壮着胆子向前推进。当离湖岸只有30米远时,褚雅青一声令下,我军战士一阵猛烈射击,日本兵倒下一大片,剩下的退回船上。
敌人第一次进攻失败了,又组织第二次登陆进攻,在汽艇上的机枪炮火的掩护下,一批日本兵冲上了岸。当接近我战壕时,战士们一排手榴弹扔过去,日军有一半倒在前沿阵地,第二次进攻又被打垮了。
日军恼羞成怒,集中火力向我阵地轰击。日军指挥官指挥约有一个小队的兵力第三次冲上来,时间已是上午9点钟,防守吕蒙村的四中队已经转移,铁道游击队换上了缴获来的日伪军衣由大小官庄突围,防守墓前村的微湖大队也撤离阵地向山西边转移了。
褚雅青没有接到作战指挥部要他撤退的指令,杨村阵地已完全陷于孤立。一大批敌人占领了杨村的西山头,居高临下,集中火力向杨村阵地射击。同时,湖上进攻的敌人也已登岸,东西夹击杨村阵地的形势已经形成。在这关键时刻,褚雅青又身负重伤,为了保存革命的种子,他命令战士迅速突围。同志们要背他走,他说:“我的伤很重,你们走,我给你们作掩护。”他边说着边转身拿起一支步枪,按上一排子弹,又拿起一支步枪,也按上一排子弹,对准上来的敌人开枪,战士们趁机向湖边突围了。褚雅青同志单身与逼近的敌群战斗,他用短枪打倒了好几个敌人之后,按照他平时经常讲的“战斗中决不当俘虏,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的誓言,最后一粒子弹他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他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当日军蜂拥登岸时,褚雅青带领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毙敌百余人,褚雅青身负重伤,掩护其他支队战友突围,二中队全军覆没,褚雅青只身与顽敌战斗,他不甘当俘虏,饮弹自尽,壮烈殉国,时年40岁。
微山岛战斗共击毙日军100余人,我们也付出很大的代价。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除了褚雅青同志外,还有二中队副队长王保楼、文书王培吉、战士王波、王清明、刘长德、李义泉、孙茂全、褚敬恩、褚敬全、张振武和张善德等近百人。
其中,王培吉烈士是运河支队牺牲的一百余位遇难者之一。王培吉,山东原峄县十二区人(今江苏省铜山县利国镇蔡山村)。1920年出生,王培吉弟兄7人,排行老五,他长着瘦高的高子,双眼皮,大鼻子,长形瘦脸,因为读过私塾,是家中唯一的文化人,没事的时候他喜欢一个人躲在屋里看书写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他,仿佛世界与他隔绝,只有沉浸在书中才有他真正喜欢的东西。
七七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踏进中国的领土,苏北鲁南地区饱受日军的魔掌。八路军一一五师进驻鲁南抱犊崮山区之后,鲁南地区燃起了熊熊的抗日烈火,饱读诗书的王培吉再也坐不住了,在一位亲戚的介绍下,毅然参加了八路军,这位亲戚名叫彭爱民,是王培吉的亲姨兄弟。彭爱民是中共峄县县委贾柳区运河支队的地下交通员,经常去利国镇敌占区工作,接触王培吉的机会较多,彭爱民介绍王培吉参加了运河支队。王培吉成了运河支队的一名战士,由于王培吉有过私塾功底,懂诗文,写就一手好字,后来成了一名连队文书。
参加运河支队之后,他刚开始一、二个月回家一次,后来因为八路军打游击到各处活动,他回家次数就少了。有一次他离家接近半年回家一次,是夜里回来的,他给家里讲队伍里目前缺衣少粮更缺枪。王培吉的大哥王培德、二哥王培荣和三哥王培云一起开了一家铁匠铺,在利国地区,他们家的铁匠铺远近闻名,特别是大哥的手艺精湛,对打造农具铁器样样精通。这一次回家,他肩负着一件使命而来,部队有纪律,当了兵不能回家,但是一旦回家必有使命在肩。王培吉想让他大哥给帮助修枪并仿制一些土枪,运河支队打鬼子捉汉奸斗敌顽,太需要武器了,然而运河支队的战士们武器装备奇缺,打鬼子没有好的枪支弹药不行。同时运河支队的战士们缺衣少穿,战士们有时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天寒地冻的时节,战士们还是穿着单衣单裤,也没有袜子穿。于是王培吉就让家里的嫂子们帮助做一些布鞋,支援队伍。王培吉的要求得到了全家人的得力支持,家里没有一人反对,说干就干。那个年代造枪支持共产党是要面临杀头的风险,白天不敢锻造,只有夜里偷偷摸摸地造,纳鞋底做布鞋做军袜的活儿就由他的母亲和其他几位嫂子承担下来。
王家铁匠铺红火的生意引起了日本鬼子的注意,王家铁匠铺里为何整天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鬼子循声而至,搜索之后一无所获,敌人逮捕了王培吉一家人,吊起来严刑拷打。王家人大义凛然一声不吭,从不透露半句为运河支队造枪修枪的事,从不透露家属们为运河支队战士做军鞋军袜的事。敌人见问不到一丝线索,后来把他们一家都放了。旧时代,蔡山村家家住的是草房,王家修造的枪支都藏在草房子的屋檐上,攮在茅草里掩藏着,敌人才没发现,若是被敌人发现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从那之后,王培吉经常夜里回家,会带几个战士来家里,拿上修好的枪和仿造的土枪,用布包把做好的布鞋打好包,趁着天还没亮再回到队伍驻地。因为长年在外面,家里面给他定的婚事也被他给退掉了,他认为,无国便无家,自己之所以到前线参军就是为了杀敌报国,他只一心想着干革命,无意于儿女情长。
1942年的春天,微山岛战役打响。连队文书王培吉跟随峄县大队长褚雅青一同参加微山岛战役。
4月20日夜,战斗在黎明前打响。勇敢无畏的战士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穷凶极恶的日寇在强大炮火的加持下,向湖边阵地雨点般抛来,阵地上掀起一个个炮坑,许多战士纷纷倒在守护湖边的阵地上。敌人的机枪对着岸边的战士们疯狂扫射,湖边的阵地、滩头掩体,连同湖水中,到处都是我运河支队战士们倒下的遗体,红色的血水洒在微山湖水里,血溅在壕沟阵地。不幸一颗流弹打中了王培吉的左臂,他依旧右手持枪把子弹射向敌人,不料又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看到一个个倒下的战士,他知道他再也没有一丝生还的希望,他知道他的生命在此就要停止,他知道他再也不能活着出去,他的上衣口袋里还装着一份绝密文件,这是运河支队战士们的档案材料,档案上有他们的出生年月和家庭住址,一旦泄露被敌寇发现,将会是运河支队的重大损失,敌人按图索骥,那些运支战士们就要遭殃,连带他们的家属也会遭受连累。绝不能让文件落入敌手,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在呼啸的炮声中,在隆隆的枪声中,王培吉抬起受伤的右臂,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摸出那张带有绝密文件的纸条,果断地将这份绝密文件伸向正在着火的掩体上,此时,燃烧的纸条映红了他那张白皙的脸庞,神情庄严而凝重。那张纸条儿打着卷儿,慢慢地化为灰烬,永远地消失了。片刻之后,英雄王培吉烈士的生命之火也像那张燃烧的纸条那样,慢慢熄灭在微山湖畔的对敌战斗的前沿阵地上。
家中得到王培吉牺牲的消息。一开始,王家老太太不相信,于是安排两个年长的大哥二哥出去找人,忍住悲痛说“活了要见人,死了要见尸”。出门后,两位哥哥一边走一边悄悄打听。两天后回家,才知道和王培吉一起牺牲的运河支队战士的尸体都被凶残的敌人扔进了一条河里,而且在敌人占领区,根本无法靠近。年仅22岁的王培吉就这样结束了一生,他的全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的母亲知道儿子牺牲的消息后,几乎哭干了自己泪水。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了,但是王培吉没有等到胜利的那一刻,在微山岛战役中光荣牺牲。
王培吉这个二十岁刚出头的青年人再也回不到家里来了!
王培吉舍身沙场,英年早逝,虽然没有成家并留下自己的后代,但他是千千万万抗日牺牲英雄中一员,永远被后人铭记。王培吉烈士生前有一件遗物,那是他的一本手写书——《应酬类撰》,这本书虽已破旧发黄,擅长书法的他,毛笔字迹遒劲有力,字体小楷,工整端庄,他撰写的革命诗词含义隽永、朗朗上口,包含着对革命的热切向往,铁骨铮铮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流动于笔端,跃然于纸上,令人充满无尽的敬佩和油然而生的感动。王培吉亲笔写下的那一句——“杀身成仁真君子,舍生取义大丈夫”,也成了他一生的鲜明写照,他是投身运河支队的革命斗士,是一名英勇无畏的抗日勇士,还是一位饱读诗书的诗人烈士。
部队撤出微山岛的第二天,敌人采取咬住不放的战术,尾追零星撤退人员,于上午在德胜庄渡河,继续南犯运河南岸地区。我运河支队住平山子村的机关部队,为了避免和敌人纠缠,即先行南撤到尤窝子村。运河支队机关后勤部队选在平山子村是有考量的,一是此村离运河很近,靠在运河南岸,向北可以过运河打游击,向南则可以进占黄邱山套根据地。退进自如,灵活方便。
当夜日军大队穷追不放,网图将运河支队赶尽杀绝。敌军窜犯至黄邱套,我部队拂晓前由尤窝子村向南往北许阳村方向转移,日军尾追过黄邱山套直抵督公唐山的北山,从朦胧的晨光中发现我部队的行动,乃用机枪向我射击。此时我部队正走出机枪步枪射程以外,日军停止前进,至此,这次微山岛战斗才告结束。
微山战斗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还是主观指挥上的原因,我们大队指挥员,在开辟微山岛胜利之后冲昏头脑,在敌人眼皮底下不是多方面隐蔽自己的力量,而是处处刺激敌人,微山岛与津浦线上的韩庄车站据点一水之隔,仅有16华里,部队起居操课都用军号施令,敌人每天听得清清楚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大队的三、四中队在撤出微山岛之后,在中队长孙茂山和张某带领下,到韩庄据点投了敌,充当了汉奸。微山岛战斗的失利,对运河南岸坚持对敌斗争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驻峄县城的日伪军首脑加紧推行对运河南地区的蚕食政策,并取得了局部进展,给运河支队继续坚持斗争增大了困难。
微山岛一战,运河支队一大队除二中队在微山岛全都被敌人歼灭以外,其余剩下的三、四、五中队都先后被敌伪军瓦解分化,运河支队遭受到建队以来的重创,几乎是灭顶之灾。究其原因主要是新成立的部队,成分复杂,忽视政治工作所致,领导选用干部重才轻德,各队虽有政工干部,有的形同虚设,对部队中出现反对政治工作甚至不尊重政工干部的行为,山头主义各自为政,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缺乏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这样遇到艰难困苦,加之敌人进行针对性的策反,部队中出现投敌变节的现象,在那个残酷艰难的时期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血战微山岛失利后,减员很大,运河支队进入了低谷期,整个对敌斗争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峄县县委和鲁南军分区的指示,重整运河支队,再次武装扩军,后来运河支队的龙门大队扩军增兵、农民大队、文峰大队等新的抗日分队伍相继成立,为运河支队的再次发展壮大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未完,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