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岭、青松岭、红叶岭、荀子故里、司空山……听到安泽这些有姿色有故事勾魂摄魄的山名,就恨不得踏歌安泽,扑入大自然的怀抱,享受大自然五彩斑斓的恩赐,更别说在人间四月天,气温回暖,春风荡漾,平川地区芳菲耷拉,安泽黄花正盛开的时候了。

  2025年4月5日,逍遥游朋友发出信息,4月10日安泽荀子故里黄花岭一日游。顿时我们几个人兴奋起来,踊跃报名。虽然几年前我和同学去过荀子故里,但没有看过黄花岭,便毅然报名,准备把自己抛向大自然,吸收天地之精华,蓄养经年之精神,最重要的是与大家共赏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壮美图画。

  10日清早,我们一行六人,集合广场,乘大巴向安泽奔去。透过车窗,尧都区乡下,麦苗拔节泛绿,果树冒叶挂果。洪洞地段,丘陵无寸草,应是早秋作物种植工作整装待发。路经古县,绿树满山,黄花红花白花,一簇簇,一片片,绣在松柏间,映在公路旁,秀丽了山坡,妖娆了路段。安泽路边,苍翠挺立的松柏中间,金色耀眼的连翘妆点,如天女散花,铺开天然画板;微风过处,山岭高低起伏,树花错落而舞,绿波黄浪层层涌动,欲闭目养神的游客,也禁不住兴奋起来,脸贴车窗:“安泽植被这么茂密,风景这么秀丽?这与印象中的荒山秃岭截然不同吗。”

  “这才哪到哪儿啊,到了黄花岭恐怕你会一醉不起乐不思归呢。”有乘客提醒。

  朋友们和游客都为车窗外的景色吸引陶醉,“看!沁水河。”游客叫起来。

  大巴车跨过沁水桥,我们已经进了安泽县城,穿城而过碧波荡漾的沁河水,自由自在嬉戏水中的几只鸭子,两岸错落分布鳞次栉比的高层楼房,汽车电摩川流不息的一条条交错的街道,一下子推翻了我“县城也就一条街”的偏见。安泽青山绿水,秀丽灵动,这里的自然环境秀丽,县城建设科技超群,店铺林立,商业繁荣,真是颠覆了我对临汾“西山富,东山穷”的印象。上世纪穷山恶水,荒郊野岭,棒子面窝窝、小米煎饼度日的安泽,如今竟是游客遍野、植被丰茂、特产遍地的天然游乐园。


  荀子故里

  大巴进入停车场,我们驻足沁水河畔荀子山脚下,举目仰望高大的荀子雕像,“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内容在耳畔回响起来。

  “走,拜谒荀子!”随着朋友一声招呼,我们一行随着人流,奋力攀登1999个台阶,踏上了纪念一代儒学家荀子的拜谒之程。

  荀子文化园位于安泽县城东部,山门依山而建,似夯土高台,厚重古朴,巍峨壮观。

  园内设计精妙,战国风格的亭台楼阁,柱上架梁,梁上叠檁,主打红色,云纹兽纹青铜器装饰,粗犷厚重。布局以荀子雕塑为最高,也是几年前的唯一内容。现在由此而下,补充兴建了后圣殿,书林广场,荀子文化墙,聚贤堂,荀子生平园等。 

  荀子生平园,仿战国时期赵园、燕园、齐园、秦园、楚园建筑,形成弧形走廊,展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荀子的生平足迹。赵园表现荀子少年轶事和故里寻根;燕园展示荀子早期与晚期思想中禅让观点的转变;齐园仿稷下学宫;秦园呈现荀子秦国面荐的历史和尊重儒礼的观点;楚园以兰陵纪事墙为主。

  据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战国末期赵国(山西临汾安泽)人。早年游学于齐,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后来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今山东苍水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著有32部作品。最后卒于楚国兰陵。

  荀子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著作集为《荀子》,晚年代表作有《劝学》。

  文学方面,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书林广场,32根直径1米、高4.2米、雕琢着荀子语录和云纹兽纹、青铜器、鸟兽的石柱,呈竹简圆形,伞状分布,寓意先秦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劝学》《修身》《君子》《大略》《法行》《尧问》等32篇著作。荀子重新整理了儒家典籍,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弘道(性本善),荀子传经,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宣扬儒家的王道,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精城固,国富民强,并强调学以致用。在天道观方面,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 

  后圣大殿,重檐庑殿顶,气势雄伟,风格古朴,庄严肃穆。殿内汉白玉荀子雕像复活其当年讲学风采,孔子、老子、墨子等贤人相伴左右。“夜不闭户”“后生可畏”“学而不厌”“子堪重任”等多个相关故事的壁画立体呈现于殿内左右墙壁,古装古色,活灵活现,灵动典雅。

  荀子雕塑广场,诸多游客从后圣殿出来,举目仰望高高在上的荀子雕塑,返身下山。看着八十三岁、八十五岁的两位老乡,一言未发,背手攀登,我和两位朋友相视一笑,“走!”走一走,歇一歇,喘一喘,终于攀登上了雕塑广场。

  海拔1023.35米,980级台阶。雕像通高27.67米,其中底座8米,象征全县8万百姓对荀子的深切怀念;主像高19.67米,寓意县域面积1967平方公里,托起荀子这位令故里人永世引以为骄的时代超人。

  峰顶长风吹衣,荀子美髯飘逸,手持书卷,目光深邃,凝视远方,俯瞰这片赋予了他生命的热土和汲取了甘甜乳汁的沁河,瞭望着自己的故乡和子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土成山”“积水成渊”“锲而不舍”“青出于蓝”“约定俗成”“形具神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以卵投石”“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等思想经典,汩汩涌出,滋润着乡亲,更丰富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宝库。此刻,伟人先贤就在我们身边,仿佛战国也不再那么遥远。

  美中不足的是,荀子文化墙,本来故事经典,可惜墙雕人物眼神鬼魅,让游客深感扫兴。前面的补充建筑,工程还没有结束,地板砖许多已经碎裂摇晃,令人叹惋。


  黄花岭

  饭后,迫不及待,我们马不停蹄乘大巴直奔黄花岭。 

  穿行于花海,拾级而上,海拔1355米的主峰周围,星罗棋布着一个个防火瞭望塔,总长25公里的景区林路,309国道横跨。丛生的乔木灌木,色彩缤纷,结构天然,模式繁多,单单野生灌木连翘面积就达21万亩。这里不但是黄花的海洋,还有油松、山桃、山杏、刺槐、杜梨、沙棘、刺玫、胡枝子点缀其中,简直是典型的自然生态经济林展演区。

  黄花岭的春天,尤其是4月中旬,一丘一壑,一山一岭,遍地苍翠森林,处处黄花盛开。如果刚进安泽时黄花是一丝丝一缕缕,传递信息,报告春天,那黄花岭便是满山整岭,满目璀璨,绚烂春天了。 

  丘陵、山峦、悬崖、沟坎、石缝、路边,处处是连翘树,处处被连翘花染成耀眼的金黄,苍松翠柏如太阳花的叶子成了点缀,“连翘花开正当时,灿烂金黄映山岭”俯瞰安泽黄花岭,满目浸染花世界。放眼黄花金岭,听松涛阵阵,感淡淡花香,俯视309国道线连绵不断的车流,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中,怎能不心旷神怡?

  游人沉醉的摸样,仿佛一个个黄花仙子。摄影爱好者忙不迭地或蹲或探收集者一个个黄花娇姿,陶醉者散坐在花海中一个个瞭望塔下,摇动手臂,呼朋引伴;有的团队人员,如欢乐的鸟儿,跳起舞来,唱起了歌,一幅绚丽的自然画卷中,平添了无数趣味和欢乐。 

  连翘同梅、桃、杏、梨等一样,先花后叶,枝条缀满四瓣小花,远望如金色瀑布倾泻而下,满山苍松翠柏的油绿与黄花交织,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连翘的金黄,与山桃的粉白、松柏的嫩绿构成天然调色盘,汇成安泽生态的春天交响曲。黄花曼舞,堪称太行山系中最耀眼的“金色走廊”。金色波浪绵延至天际,云雾缭绕时更添仙境之感。梯田里农人清理蔓草的劳作身影与花海相映,田园诗意浓浓。

  黄花岭的连翘,完全不像城市公园整齐列队矮壮花大金碧辉煌的连翘,它们野生野长,个高一丈有余,形成一颗颗高大多枝自由伸展的连翘树,一棵棵连翘树,手挽手,臂挽臂,漫山遍野,沟沟岔岔,团结齐心,花开时节,集体怒放;虽然一朵朵花儿不大,却透着一股抵御风霜雨雪的顽强和坚毅,凭借集体的力量,浸染了整个山岭,让漫山遍野穿金甲,戴金盔,镶金带,着皇衣。盛开的连翘,一朵朵,一串串,一树树,一岭岭,“阳春三月绽鲜花,串串金钟满树桠”,金灿灿,黄橙橙,美丽妖娆,绚烂多姿,“犹如黄金满树身,悠静靓美丰姿韵”。尤其晴日,春风吹拂,花海涌浪,蔚为壮观。 

  连翘苦寒通降,入心肺两经,既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又能宣散透热,治风热外感、温病各阶段的发热症状,可清心火,解疮毒,散痈消结,用于痈肿疮毒、痰核等疾病治疗,是“疮家圣药”。所以安泽的黄花春景,不仅是一场自然盛宴,更蕴含着中药材之乡的产业底蕴。“解酲曾入灵均佩,消瘴新裁谢客帏”,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就借屈原和谢灵运的典故,说连翘有消瘴治病的实用功效,连翘花又具有如香草般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作为全国连翘主产地,安泽拥有超百万亩野生连翘,供欣赏,供医用。不仅如此,连翘花还可以招蜂引蝶,让安泽多了一条致富的生路。

  黄花岭的满身尽带黄金甲和飘逸超脱,荀子的博大精深和开创精神,让我们欣喜清爽,让我们仰望敬畏,也让我们沉醉难舍,流连忘返。

  返程途中,朋友们相约,待到明年花开时,再聚黄花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