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白驹过隙,恰似一叶扁舟,悄然游弋于时光的浩渺沧海。于无声处,将我摆渡至古稀之境,如今,它仍朝着耄耋之年悠悠前行,静静诉说着生命不息的坚毅誓言。回首往昔,那曾遥不可及的古稀岁月,竟已悄然与我相伴六载春秋。古人云:“古稀岁月意悠悠,笑看风云入眼眸。” 此刻,安坐于人生的“老年驿站”,方惊觉这古稀时光,实乃别有一番独特意趣。正如苏轼所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又如朱自清在《匆匆》中所叹:“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时光虽逝,但心境却愈发从容。

  犹记中学时,我的语文老师已近花甲。他那一头银霜浸染的小平头,在日光轻抚下,泛着温润柔和的光泽,仿若每一丝银发都藏着动人故事。四季更迭,他常着一袭藏青色对襟衣衫,面庞之上,岁月的痕迹纵横交错,然而,他那一抹慈祥的笑容,恰似春日暖阳倾洒,有着足以消融人心坚冰的神奇魔力。“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般从容淡定、平和安然的修为,定是历经岁月漫长洗礼,于内心深处始终坚守着对生活炽热的热爱与淡然的心境,方能修炼出如此超凡脱俗之态,令人由衷倾慕与向往。多年后,我仍记得他引用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与宁静,让我在多年后依然铭记。

  如今再度回首,那些曾觉遥不可及的人生阶段,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刹那间便已来到眼前。生活与生命,宛如形影不离的挚友,相伴相生。生活,似一场绚烂至极的狂欢盛宴,热烈奔放且鲜活灵动;而生命,则如那静谧深沉的暗流,悄无声息,却又以一种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默默奔涌向前,让我们在浑然不觉中,便已走过岁岁年年,历经无数花开花落。正如泰戈尔在《流萤集》中所写:“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们在这场生活的狂欢与生命的静谧交织中,不断探寻、摸索,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或快或慢,皆是独一无二的人生旋律。

  世人常言,古稀之龄,恰似人生步入黄昏暮霭。可于我而言,这分明是一个满载而归、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从忙碌繁杂的工作岗位上退休赋闲,就好似一艘饱经风雨洗礼的航船,稳稳停靠在宁静祥和的港湾。自此,生活悄然切换至那静谧悠然的“静音模式”。我终于能够肆意畅享“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在洒脱,仿若一只挣脱樊笼束缚的飞鸟,在专属于自己的那片广袤无垠的苍穹之中,尽情振翅翱翔,追逐自由与梦想的光芒。“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笔下的这份惬意,此刻我亦深深体会。在人生的这一阶段,我寻得了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宁静,远离尘世喧嚣,回归内心的平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所言亦告诉我们,古稀之年,亦是人生得意之时。

  自退休之日起,我便深切体悟到,自己最为富足的,便是那充裕的时间。它宛如一座深藏于岁月深处、蕴藏着无尽奇珍异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秘宝藏。闲暇之时,我一头扎进由文字构筑的浩瀚宇宙。无论是那些尘封已久、散发着古朴气息的旧籍,还是刚刚出版、弥漫着清新油墨芬芳的新书,皆被我从书柜中一一抽出,而后细细品味,沉醉其中。这般奇妙感受,恰似与阔别多年的老友重逢,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又似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新伙伴,彼此有着说不完的共同话题。每一本书,都宛如一个独特的小世界,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迷人魅力。夜晚,万籁俱寂之时,我尤为偏爱阅读《苏东坡传》《文心雕龙》《地藏经》《老人与海》等经典之作。它们仿若拥有神奇魔力,书页轻启,便能瞬间让我的心境趋于平和宁静,远离尘世中的大喜大悲,仿若置身于一片静谧的世外桃源。每晚,我都能伴着书中蕴含的深邃智慧,安然入眠,梦中亦满是书香的余韵。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在书的世界里,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退休之后的闲暇时光里,我闲来无事,便轻握拙笔,随心随性地在键盘上轻轻敲击。偶有小文写成,也不过是聊以自娱,为平淡如水的日常时光增添几分别样闲趣。于那字里行间,我肆意挥洒,畅叙往昔岁月的悠悠回忆,袒露当下内心的真切心境,抒发对世间万象的浅陋之见,分享旅途中邂逅的奇妙见闻。我亦明白,自己笔下的文字,恰似未经雕琢的璞玉,粗糙且稚嫩,难以如灵动的笔触一般,赋予篇章鲜活的神韵与熠熠光彩。然而,写作于我而言,更像是让双手“活络筋骨”的一种方式,宛如给大脑做一场别开生面的思维“健身操”,满心期许着能够借此预防老年痴呆的侵袭。写作,就如同在平淡无奇的日常里,悄然撒下一把馥郁的调味料,让原本单调的生活,瞬间变得有滋有味,充满无尽生机与活力。正如萧伯纳所言:“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写作让我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生的体验。

  我虽向来对体育项目并无太多热忱,但为了活动筋骨,保持身体健康,我给自己选择了喜欢的项目——每日前往南湖公园放风筝、打陀螺。那陀螺在我的抽打下,飞速旋转,恰似一个不知疲倦的小精灵,在地面上欢快舞动着属于自己的旋律;风筝则在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中肆意翱翔,仿佛一心想要冲破天际,去探寻那未知的远方。每当此时,我仿佛瞬间穿越回儿时,心境变得无忧无虑,满心都洋溢着纯粹的欢喜。“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这陀螺的飞旋与风筝的翱翔之间,我奇妙地寻得了一种身心的平衡,整个人都变得和谐舒畅,仿若与天地融为一体。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古稀之年,我依然能从简单的游戏中找到无尽的乐趣。

  往昔,茶于我而言,不过是饮品的一种,并未引起我太多兴致。如今,时光悄然改变心境,我竟饶有兴味地摆弄起精巧茶具,开始探寻香茗深处的独特韵味。轻执茶盏,浅酌一口,琥珀色的茶汤如灵动的溪流,缓缓滑过舌尖,淡雅茶香瞬间在口腔中氤氲弥漫,丝丝缕缕钻进鼻腔。刹那间,一股难以言喻的舒畅劲儿自舌尖起始,顺着经脉游走全身,仿佛每一个细胞都被轻轻唤醒。心灵恰似蒙尘的明镜,在茶香的温柔浸润下,层层尘埃悄然落定,变得澄澈而宁静,远离尘世喧嚣纷扰。“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在这一杯茶的香气中,我品味到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仿佛时间都为这片刻的惬意而停留。

  亲友与朋友,无疑是生命旅程中最为珍贵、无可替代的存在。闲暇之际,我们常常相聚一堂,畅所欲言,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趣事,一同投身于各种有趣的游戏之中。兴致高涨之时,我们奔赴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山川湖泊的绮丽风光;偶尔,我们也会走进音乐的世界,沉浸在悠扬的旋律之中。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言:“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朋友,是生命中最温暖的陪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小连襟。他虽身居高位,却毫无架子,重情重义,把亲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在农村有一方小院,那里成了我们滋养亲友情谊的绝佳所在。每年从五一到十一,每逢周末,我们必定相聚于此。在园中劳作,感受泥土的芬芳,每一次翻土、每一回播种,都饱含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美好的期许;回到屋内,围坐一处,沉浸在棋牌娱乐的欢乐氛围里,欢声笑语在屋内不断回荡,轻松惬意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让人沉醉其中,忘却了一切烦恼与疲惫。过往,除非公务应酬不得已饮酒,平日我是滴酒不沾的。但与他相聚时,总被他的热情感染,欣然举杯。我们浅斟慢酌,畅谈生活,那份亲情如醇厚美酒,让人沉醉。正如杜甫所言:“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在这样的相聚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与温暖。

  古稀时光,宛如一杯香气袅袅、醇厚绵柔的陈年佳酿,每一口细细品味,都能品出岁月沉淀的独特韵味。在这特殊的人生阶段,古稀也好,耄耋也罢,并非难以跨越的天堑,而是人生这场奇妙游戏的关键节点。一旦通过,便能开启全新的、精彩纷呈的人生篇章。站在古稀这个崭新的起点,我欣然为生活换上全新的“行头”,以满心的欢喜与期待,去迎接未来未知的旅程。岁月悠悠漫长,只要心中有爱、心怀感恩,对生活始终饱含热忱,每一天都能成为一个全新的开始,每一刻都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古稀之年,我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相信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美好等待着我去发现。

  谈及过往,我们几个情趣相投的退休老友相聚之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聊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或欢笑、或泪水、或艰辛、或幸福的过往岁月。也曾有人问我,是否有过对人生的总结之类的深入思考。可我却着实不怎么沉湎于回忆之中,回首往昔,我只牢牢记住“感恩”这两个字。感恩生命中每一个温暖的微笑,每一次真诚的握手,它们如同春日的繁花,点缀了我的人生;也感恩曾走过的每一片泥泞,遭遇过的每一根棘刺,它们如同磨砺的基石,铸就了如今的我。过去的一切,都像是命运的安排,理所当然,是非成败,皆如过眼云烟,转头皆空。我习惯将自己与事情分开看待,竭尽全力秉持一颗善良之心,恪守自己的职责,坚守正道。即便在人生的旅途中出现一些失误,内心也能坦然自安,因为我已无愧于心。正如泰戈尔所说:“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过往的经历,无论好坏,都已成为生命中的宝贵财富,而感恩,则是我面对生活最好的态度。

  如今,我早已挥别工作的重压与生活的奔波。充裕的闲暇时光,让我得以重新发现那些被忙碌岁月尘封的小美好,尽情享受往昔被忽视的乐趣。我怀揣着一颗未被岁月侵蚀的年轻之心,热情拥抱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肆意趣享专属于我的古稀好时光,让生命在这悠然岁月里,绽放出别样的绚烂光彩。朋友,您是否也在某个阶段,重新发现了生活中的小美好?愿我们都能在岁月的流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满足,让每一天都成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