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那些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

藏在岁月峥嵘的深山之中,

那些文化,

藏在岁月静好的流年中。

重温历史岁月,体验红色文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今天下红色教育基地,感受这里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引导。并通过加强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国情社情等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在邵景陇总经理和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董其武将军生平展览馆。纪念馆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纪念馆收藏了董其武将军生平轶事、文字纪实、图片、影像。现有生前遗物百余件(生活用品、办公用品、书籍、衣物等)。


董其武(1899--1989),1899年11月27日,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固镇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九•一八”事变后,董其武拥护“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正确主张。1933年5月,董其武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怀柔牛栏山一带阻击日寇,打退了日军十多次猖狂进攻。


1938年,董其武率部参加了“绥远战役”1939年,率部参加“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三战三捷,打击了日寇侵华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华民族抗战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董其武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役。以董其武部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董其武任司令员。第23兵团入朝后,50天抢修3个机场,胜利完成了修建泰川、院里、南市三个机场的任务,并担任入朝作战部队后勤警戒任务,使年轻的中国空军大大缩短了飞行距离,增强了空军的快速反应能力,立下了赫赫战功,获得了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委员长授予的“自由独立二级勋章”。


董其武一九五0年、一九五六年、一九八0年,三次向党中央毛主席、基层党组织,递交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书。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董其武将军功绩卓著,曾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的高度评价,1955年获得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得胜利荣誉功勋章。


2020年,在董事长邵忠科、总经理邵景陇的多方努力下,古今天下景区董其武将军纪念馆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董其武生前使用过的74件器物、读过的158本图书和200本新出版的《董其武日记》。这份珍贵的礼物大大丰富了纪念馆的馆藏实物,为董其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如今,董其武将军纪念馆占地1300平方米,陈列馆10个。是全国少有的、珍贵资料最多、最全、最为丰富的董其武纪念馆,是河津乃至山西省一处最佳的红色基因教育基地。


我们出入于一个个展馆,认真观看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物件、一份份资料,感触颇深,震动很大。一个展馆,一个故事,一幅幅难忘的画面;一个人一个道德的闪光,一人的雕象:一个人一曲正气歌,一国民魂的标帜。这一幅幅画面连成董其武将军闪光的人生,,启迪着人们的综合思考,我从中看到了董老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信仰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他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襟怀坦荡,作风正派,光明磊落;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联系群众,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政清廉,从不谋取特权和私利;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资助办学;他对干部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他生活克勤克俭,为国为民分忧。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人民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展馆内现有董其武将军雕塑像高2.2米,宽1.5米座像一尊。从不同角度,反映不同时期董其武将军驰骋疆场、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精神风貌。激励后人和青少年了解董其武将军生平,学习他为国家甘于奉献,奋发向上,砥砺前行的精神,激励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怀着敬仰的心情,我们纷纷在董其武将军雕像前合影,留下这宝贵的瞬间,留下这珍贵的照片。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