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学习书法,自觉有些心得,但看了一个朋友的一篇短文之后,觉得自己又有一点新的体会。他的文章是这样写的:
   退休时,有人说,要买水写纸练习书法,问我可否。我说,学习书法是件好事,但你如果要用水写纸练,那就不如算了,还是干点别的吧。他问,为什么呢,我说,水写纸的好处是可以反复使用,便宜。但它不好保存,而学习书法很关键是要对照字帖反复地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以便注意改进,而这些是用水写纸无法做到的。
   看了这段文字,我忽的想起早年随刘先生学习书法时,一位同学向先生求教说:自己觉得写的不如以前了,问老师是怎么回事。刘先生告诉他,是自己心里的要求高了,对自己写的不满意了,这说明你的识别能力、鉴赏水平都有提高,仅仅从书写水平上讲,如果拿出以前的比较一下,也会感到自己是有进步的。
   当时对这些话,我是似懂非懂,自己也试着取出一些旧作与当前的比较,觉得确实也是有所长进。时至今日开始理解了一些老师话的含义。我知道我这位朋友也并非简单地排斥水写纸,只是强调:学习书法很关键是要对照字帖反复地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以便注意改进。
   我想学习书法“手熟”“心手如一”固然重要,但是心里要有东西似乎更重要。因此反复观察,反复研究探讨,才能“成竹在胸”。古人讲“意在笔先”恐怕也就这个意思。现代人学习书法往往强调要书写熟练,能够把心里想的很好地表示出来,而对于如何将心里所要表示的东西更完善,更美好,却考虑的不多。胸无成竹,只好“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其实书法也是如此。
   附: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时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