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沦陷后,苏北鲁南的人民沦于日本铁蹄的践踏之下,苏鲁一带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苏鲁人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同仇敌忾,保家卫国。1940年1月1日成立的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迅速发展壮大,在黄邱山套建立了抗日根据地,给了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1941年,对敌斗争异常残酷,敌伪顽疯狂扫荡运河北部地区,运河支队主力被迫撤离运河以北,进入运河南面的黄丘山区,跟随运河县县政府与运河支队总部一起活动。
赵静波回到县政府后,改任峄南县县政府第一科(民政)科长。这时,峄南县只剩下黄丘山套与北边的几个村尚未伪化,行政上划分东、西两区。1941年冬,西区唐庄一带经常发生土匪抢劫案。一天,唐庄军属周德修家被洗劫。朱道南县长特派赵静波科长前去侦破,与运河支队3营营长兼西区区长丁瑞廷配合行动。经过侦察了解,抓获了8名匪徒,送交县长处理。
当天夜里,赵静波带着3个警卫,夜宿侯孟村?。
侯孟村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南部,地处苏鲁交界处,京杭大运河畔,交通便利。侯孟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最早称为后孟村,明代嘉靖年间因刘姓人口居多改名为前刘村,至清朝初期侯姓迁入后改称侯孟村?。侯孟村庄比较大,南边的侯孟村叫侯孟前村,村子的北边和北村合称侯孟后村?。
侯孟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乾道年间,当时已有来此定居者。明代嘉靖年间,因刘姓人口居多,改名为前刘村。至清朝顺治年间,侯姓迁入后改称侯孟村。传说中的侯孟村还有另外一个由来——相传,侯孟村南二里地,有一处鲁南名山,名曰穆柯寨,此寨有名,名就名在穆柯寨曾是穆桂英占山为王的根据地,山上有一宝物,名曰“降龙木”。穆柯寨是台儿庄区境内西南部黄丘山套连绵起伏的18座山峰中的第二高峰,海拔290米,和海拔306米的黑蛇山在山套北线分列,东西对峙成一条隘口。从台儿庄向西经涧头集过侯孟向南举目,就可以看到这道山口和雄踞山口东侧的穆柯寨主峰。
穆柯寨,又名寨山、刘寨山。清乾隆二十六年《峄县志》载:“寨山,县南六十里,形圆如釜而覆,有壁垒井臼遗址,亦昔人避兵之处也。”《台儿庄区志》:“此山主峰有三寨,北峰日大寨,中峰日二寨,南峰日三寨。其中,北峰大而平,有跑马道、蓄水池、寨墙等遗址。”这些遗迹至今依然存在,数米高的青石寨墙环山耸立,望楼箭垛依稀可辨,巨大的岩石上有许多臼窝,像是插旗杆的孔洞。跑马道为两条三四米宽、三四里长的石墙,连接北峰与南峰,既可跑马,又可陈兵,当地人称“马脖梗”。长墙下有一片开阔的坡地,像是操兵演武的场所。顺跑马道登上南峰,峰顶设置和北峰相似,都是屯兵安营的遗迹。穆柯寨是当年巾帼英雄穆桂英占据的山寨,据说“降龙木”是穆柯寨的镇山之宝。金兵犯宋摆下天门大阵,阵内阴霾密布,毒气阴森,必须“降龙木”才能破解。面对外敌入侵,穆桂英毅然砍伐降龙木追随杨宗保从军报国大破天门阵。
到了晚清,闻名远近的“北汉王”刘平幅军起义也驻扎在穆柯寨山上。
话说丁区长带着部队住在唐庄。夜里,丁区长接到日军扫荡的情报,立即将部队撤到南山(即穆柯寨山西麓的葫芦套内),然后派人去通知赵静波。时已拂晓,日军平贺部队,配合贾汪日军,共200多人,两处伪军近300人,已将侯孟村包围得水泄不通。赵静波等3人撤退不及,奋力与敌交火,打退了敌人几次猛扑,终因寡不敌众,只得突围而出。
这是10月中旬的一天,来自贾汪日伪据点的骑兵和步兵200余人,气势汹汹地直扑运河支队新河中队的驻地侯孟村扫荡。步兵行进到杜安村,先行的骑兵队包围了侯孟。面对敌人骑兵与步兵的联合进攻,新河中队的战士们据圩坚守,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激战到下午2时许,始将敌人击退。运河支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长丁瑞庭此时率部驻扎在黄邱山套。新河中队的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傍晚时分,新河中队的战士们成功突围,大部分战士跟着大部队突围出去。
此时有两个人没有撤离,这两个人是运河支队民政科的人员,一个是时任民政科长的赵静波,一个是民政助理任钟祥,他们二人负责战后善事。次日黎明时分,日本鬼子再度袭击侯孟村,战斗即将再次打响。赵静波科长明白,仅凭他和任钟祥两个人是无力抵抗那么多日本鬼子的,再优秀的猎人也打不过一群豺狼,以一抵百,绝对是打不过豺狼的。权衡利弊,赵静波科长对年轻的民政助理任钟祥说:“钟祥,咱们两个人不是敌人的对手,干脆咱们两个人分开走吧,我掩护你,赶紧撤离。”任钟祥虽然同意赵科长分开撤离科长的方案,但他想掩护赵科长,让赵先走,自己殿后,这样更好。谁知赵科长话音刚落,也不待任钟祥来得及多想,赵科长一个箭步冲过去,果断地冲向敌群。
到小北村约1华里处的小松树林内,赵静波见两名警卫员还未突围出来。这时,赵静波1人又被日军的骑兵包围,敌人越聚越多,逐渐接近赵科长。少许,一阵枪声传来,任钟祥知道科长已经和敌人拼上了。他把敌人引进侯孟北村的林地里,借着树木和坟头的掩护,不时地把枪描向敌人。敌人越来越近,汹涌般的围了上来,单枪匹马的赵静波边打边撤,在林内以坟头、树木作掩护,用匣子枪连续击毙了3个敌人。最后他发现匝子枪里只剩下了最后一颗子弹,赵静波科长把枪对着自己的头部扣动了扳机,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他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任钟祥不放心科长,担心他的安危,折回头寻找赵科长,恰巧与敌人碰个正着。敌人抓住了任钟祥开始搜身,结果什么东西也没有搜到,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证据。鬼子们一无所获,日军小头目见他是一个“小孩儿”,一把揪住他,将他推倒在地,掏出“王八盒子”对着他的左胸部就是一枪,“嗙”的一声枪响,任钟祥倒在血泊中。敌人枪击了任钟祥,以为他已经死了,开始撤离。
任钟祥被打中一枪后,顿时失去了知觉,昏迷过去。但小英雄命不该绝,敌人的子弹射中了他的左胸,但是没有伤害到致命部位心脏。不久,他苏醒了过来,他的意识告诉他,倒下去的他此时不可能再站起来了,更不要说能奔跑杀敌了。不能走,他就爬,既使爬着,也要爬到黄邱山套根据地。他咬紧牙关使出全身的力气,向黄邱山套根据地的方向爬去。不远处的正西方向就是他的家乡,过了那条引龙河就是他的家了,他家住在引龙河岸边不远的地方。但是此时的他再也走不到回家的路,再也淌不过那条家乡的引龙河。
引龙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条支流,呈西南东北走向,蜿蜒如龙,故名引龙河。发源于杜安集南的群山之中,绵延十余里。在黄邱套那里,有他尊敬的运河支队首长,在侯孟村那里,有他可爱的兄长任海辰,还有一群血气方刚保家卫国的运河支队战士们,于是他拼尽全力,一点点向前蠕动着。
正爬着,他突然发现附近农田里有一间看场的小草屋,里边堆满了干牛草,他慢慢地爬了进去,又用干草把自己盖住,外面的敌人根本发现不了他,为了保守运河支队的秘密,他含血咽下随身藏着的机密文件,由于失血过多,他再次晕厥过去。
正在这个时候,敌人又搜回到小草屋跟前,大惑不解地自语道:“咦,小孩呢?那个小孩呢?上哪里去了?”年轻的任钟祥当年只有十七八岁,一脸的稚气未脱,在大人们眼里看来,他好像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小孩子,所以连鬼子都喊这个小八路战士为小孩。其实,鬼子们哪里知道,这位看起来还不成熟的年轻人,已经是入党一个多月的光荣的布尔什维克了。敌人狐疑不决,又担心运河支队的战士们寻过来复仇,吓得赶紧溜之大吉。
就在此时,驻守穆柯寨山南的第二中队长丁瑞庭远远的听到侯孟一带有枪声,立刻断定侯孟那边有军情,赶紧带人往侯孟村方向赶去。新河中队长任海辰和康明才等运支老战士,同时火速向侯孟村北增援。
当年穆桂英占山为王的穆柯寨,晚清北汉王刘平反清起义的穆柯寨,现在成了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抗日武装的革命根据地。
在任钟祥的意识里,时间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朦胧中,他隐约听到有自己人的声音传来,康明才等人在急切地呼唤他的名字,“赵科长——赵科长——任钟祥——任钟祥——你们在哪里?”他知道是自己人来救他来了,就赶紧哼哼了几声,示意这里有人,只是自己在这草堆里动弹不得。运支的战士们寻着声音查找,眼尖的康明才在草堆里发现了一个血人,战士们拨开草堆,看到的正是满身鲜血淋漓的任钟祥。战士赶紧报告给了任海辰:“中队长,你弟弟负伤了,正在草堆里躺着。”任海辰走进一看,眼前的这个血人,不正是自己的亲弟弟吗?他二话没说,背起弟弟就走,当时的任钟祥已经深度昏迷,他的头部耷拉了下来,两腿僵直,后面需要有一个人在背后托着,任海辰背着弟弟直奔根据地后方医院。任海辰后来告诉弟弟任钟祥说,他当时鼻子上的血,脸上流出来的血,滴满全身的衣裤上,简直就是一个血人,鲜血也滴满哥哥的一身征衣。
天明之后,任钟祥牺牲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全庄的人中间传开了,小小的大沟上村不断有人报告任钟祥去世的谣传,说昨天运河支队的战士与日本鬼子在侯孟村打了一仗,当时现场死了两个人,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这个大人是谁,大家不用说了都知道,只是这个小孩能是谁呢?一定是任钟祥了。有人禀报给钟祥的母亲任邵氏任老太太,说死了的那个小孩就是您家的钟祥,那个小孩一定是您儿子,您儿子那么小,是运河支队里最小的战士,不是他还能是谁?但是,任老太太坚决不信,她知道她的儿子还活着,她相信总有一天她的儿子会活着回来的。
在黄邱山套根据地李庄村,运河支队战地医院就设在这里。运河支队政委朱道南同志亲自过问了任钟祥的伤情救治情况,他告诉战地医院的大夫说:“我们一定要治好任钟祥,不论花多大的代价,全力以赴救活任钟祥,治疗费用全部由运河支队支付。”不久,在运河支队首长的关怀下,小英雄任钟祥凭着坚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从死神那里躲过了一劫,从鬼门关走了一圈,他重新捡回来一条命。
根据运河支队首长的安排,决定让任钟祥回老家养伤。村里的邻居劝告老太太任邵氏说:“打仗太危险了,时刻有生命威胁,您以后别再让您家的钟祥上运河支队参军了,多危险!他们兄弟俩去一个就行了,不要让他们两个人都去。”
任邵氏老太太坚决地说:“俺可不能充孬,打日本鬼子俺儿子不能充孬,等他伤好了,就让他再回前线去。”
作为部队战士的家属,任老太太经常接待八路军和运河支队的联络员,给他们做饭洗衣服、缝补鞋袜等,战士们都称赞她是革命的老妈妈,是革命的老大嫂。1941年12月,伤病并未痊愈的任钟祥毅然辞别母亲,重新回到了运河支队,在黄邱套根据地与哥哥任海辰一起,继续打鬼子。一直到晚年,任钟祥身上的前胸和后背仍留有两块未愈合的伤疤,如两枚铜钱大小,那是当年抗击日本鬼子时流下来的铁证,同时它也见证了侵华日军对中国军民锁犯下的残暴罪行。
枪林弹雨,小英雄任钟祥喋血侯孟村;命不该绝,重回运河支队再参军。任钟祥同志历经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解放后,大难不死的任钟祥同志担任了山东省烟酒糖茶专卖公司经理,山东省商业厅计划处、财务处处长,山东省重工业厅计划处、财务处处长,山东省冶金厅科技处处长、计划处财务处处长等职。曾经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文中提到的康明才同志官至浙江省军区司令员。任钟祥的哥哥任海臣同志担任江苏省铜山县副县长。每每回忆起战争年代,任海臣县长从不谈起自己的抗日故事,却每每为那些牺牲的战友们落泪长流。任钟祥同志对外人也从不谈起自己身负重伤致使前胸和后背遗留两块伤疤的革命故事。
和平时代的人们一定不能忘记历史的尘封往事,生活在幸福中的当代人,更要时刻牢记历史,缅怀革命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