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退休已近十年,平时除了协助老妻和女儿女婿料理家务,管带外孙,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休闲。由于"下岗“日久,原来在职时的同事和结交的朋友,已多不联系,疏于往来,所以"孤独"之状可想而知。尽管在岗时在带有"联合会"字样的机构供职,但因为退休后失去"价值",故"面对面"的社会活动,除偶尔被所在社区找去开会,已极少参与,与社会大体处于"失联"状态。
忽一日,著名作家、诗人,连山区作协主席、我的诗朋文友梁玉梅女士,给我发来信息,邀请我参加连山区作协2024届年工作年会。对我来说,这真是个出乎意料的好消息。我当即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我私下"分析",梁玉梅主席之所以邀我参会,盖因我此前受邀担任连山区诗词群顾问,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还算差强人意,于是给人家留下了"勇于任事"、"乐于担当"的印象。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臆断,实际原因尚属"悬疑"。
因故晚到会场几分钟,还好,赶上了与会人员拍"全家福",被活动主持人介绍为"嘉宾",还参与了表彰仪式,为几位获奖者颁发了证书。这一安排,不仅让我心生暖意,而且,一种"受重视"之感油然而生。这也表明,梁玉梅主席为人处事很是用心,且所虑全面周到。令我兴奋的是,通过参加"年会",我还与叶泽石、郭宏文、刘素平等几位曾经的区文化艺术界的领导得以"喜相逢“,而且席间相谈甚欢。同样,既富有亲和力又颇具内涵的区文联新任主席刘红侠女士,对和我身份相似的老同志的参会,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敬"酒“示谢。
活动的重头戏是刘红侠、梁玉梅两位主席的致辞和工作总结。他们用翔实的事例,激昂的热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2024年作协的工作做了回顾总结,特别是对本年度各个方面的创作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对成果的创造者给予高度评价。其中的小小说、人物传记两个文学门类的"勃兴"并在全国占鳌"飘红",给与会人员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还须"补白"的是,在开辟小小说和人物传记崭新局面方面,郭宏文名誉主席、梁玉梅主席、李海燕副主席等是以身垂范,作出了艰辛努力和重要贡献!此外,梁玉梅主席在履职的一年中,还积极创造条件,精心谋划和组织开展了多项卓有成效的活动,如举办诗歌大赛、去革命老区采风、为灾区募捐等。成绩的取得,既归功于市文联的正确领导,也与梁玉梅主席的强力率领、以身作则和作协主席团的精诚团结是密不可分的。
令我尤感高兴的是,鉴于梁玉梅在组织领导2024年连山区作协工作中成绩斐然,表现卓越,贡献重大,她这位体制外人士,受到了区组织部门的"特别关注",被任命为连山区文联副主席。对她来说,这不仅是殊荣,更是重任。相信她在履新的道路上和进程中,所有热切关注她的人,对她无疑会始终保持"深情的凝视",而她,也定然会在"丹山路上",携来骀荡春风,布下知时好雨,从而催绽满眼"桐花",给我们带来新的更大的惊艳!而这些期待和切盼,有待梁玉梅主席和她的主席团团队,戳力同心地去奋发进取!
在本篇"感记“即将作结时,笔者不禁想到了省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连山区作协名誉主席郭宏文先生,在和我谈及做领导工作体会,尤其是遴选市直有关协会"班子人选"时,对我的"叮嘱":"选人用人,一定要切实选准用好,选用最好最"对"的人才;选人用人,德当然重要,要置于首位,但能力本事能力也绝不能忽视,更不能对非干事成事的人予以将就和“关照"!我理解,郭宏文先生此言,表明了对"关系"的极大愤慨!因为,"关系"不但打不开局面,而且必然贻误事业!郭宏文先生关于选人用人的"两个最",这其实就是毛主席曾经要求的"红"与"专"的标准。我想,过去和现在,一直都在"打工"路上保持乐观心态且自信满满并奋然前行的梁玉梅女士,正是郭宏文先生所强调的德能"双佳“!
在本文未定稿之前,笔者将"征求意见稿",传发给了梁玉梅主席。梁玉梅主席回复时特别强调:"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非常感谢叶泽石主席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