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我阅读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学龄前算起。那时,村小学校坐落在我家前面,出家门跨过一座小石桥就来到了学校。我学龄前大部分光都是在学校操场上度过的。哥哥姐姐在教室里上课,我就领着弟弟在操场上玩耍,有时,还会躲在窗外听老师讲课。所以,在没上小学之前,我已经认识不少汉字,并读懂小人书上的文字了。

  上了小学,小人书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我就读哥哥姐姐的课本,不管是语文还是历史、地理,只要是能找到的书籍,我都如饥似渴地阅读,虽然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仍读得津津有味。受哥哥们影响,我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读大部头小说。三哥读高中,四哥读初中,他们都喜欢读小说,在他们的床头枕边,经常可以搜到大部头小说。这些小说都是哥哥们借别人的,非常爱惜,轻易不让我动。我只好趁他们不在家,悄悄潜入他们房间,把书“借”到我房间里阅读,再掐准时间,在他们回家之前,神不知鬼不觉把书地放回原处。“借”的次数多了,难免有失手被抓个正着的时候,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撒个娇耍个赖,他们也会睁一眼闭一眼,让我继续把书读完。如果遇到他们自己没读完或者马上要把书归还给同学的情况下,任我怎么撒娇耍赖也不管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读得正入迷的书被拿走,那种滋味真不好受。因为不能尽兴读书,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图书管理员,幻想着有一天能守着满屋子的书,尽情阅读,既无人干涉,也无人打扰。

  小时候读书,不求甚解,完全是为了追求故事情节。如果一本书不能一口气读完,就心心念念想着,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我们家人口多,家务事也多,白天很少有读书的时间。晚上,妈妈又早早催我们关灯睡觉。躺在床上,心里惦记着没读完的小说,哪能睡得着?在夏天的夜晚,我经常趁家人熟睡了,拿着小说跑到院子里,在月光下读书。皎洁的月光洒满我家小院,我一个人趴在凉床上,借着月光,完全沉醉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

  读初一时,班上有位男生家里有不少藏书,但轻易不外借。在我再三请求下,他只能瞒着大人,像变戏法似的,每天偷偷从家里带一本长篇小说给我。我从早上一到校就开始阅读,到晚上放学时必须读完还给他,第二天他再带一本新书给我,一连数十天,天天如此。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我就偷偷在下面读小说,竟然一次也没让老师发现。不知是老师故意不管我,还是我掩藏得巧妙?那段时间,我读了《水浒传》《红楼梦》《平原游击队》《平原枪声》,还有柳青的《创业史》,魏巍的《东方》,赵树理的《三里湾》等等。

  因为从小喜欢读课外书,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错,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讲评。课外书读多了,理解问题能力也有所提高,各门功课,学起来都比较轻松。初中毕业,以全乡总分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县重点高中。

  进入高中,学习任务重了,阅读时间越来越少了。虽然平时没空读课外书,但不回家的周末,都泡在阅览室里。

  高中毕业,我考上了师范专科院校中文系。师范两年,有一半时间在中小学实习,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不仅读了许多外国名著,还重读了《红楼梦》,并熟背《红楼梦》中所有的诗词。

  师范毕业,虽然没能实现梦想当一名图书管理员,但作为一名教师,也是每天手不释卷。只不过,读文学类书少了,工作后所读的书主要为教学服务。

  如今退休了,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终于可以随心所欲读自己想读的书了,我网购了许多名著,每天坚持有计划阅读。读书多了,就有了写作的冲动,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走进了老年大学写作班。在写作班,有老师指导,有学友勉励,我的积极性高涨。学习写作第一年,就有两篇文章见诸于报刊。学习写作第二年,又有十多篇文章发表,其中有两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并顺利加入市作家协会。今年是我学习写作的第三年,开局不错,已有七八篇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另外有三篇文章在市区级征文比赛中分获二三等奖。阅读和写作使我的退休生活忙碌充实、乐趣无穷。

  回顾过往的几十年岁月,书籍一直陪伴着我。在阅读中,我邂逅了最好的自己。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