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我的肠道一直就不是太好,可能是年轻时工作忙、生活不规律等原因造成的,自己也从来不把肠道的一些小症状当回事,用点药就好了。进入老年生活后,主要是把预防心脑血管病看的更重要些。正因为如此忽略了肠道的变化,以致由小病发展到了大病,做了我的人生七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大手术。

  其实远在2024年的春天,我就有了大便不通畅,次数多,有异味等症状。用点药就缓解,做做理疗就舒服一些,所以就没把它当回事。在这期间正忙着编辑出版我的第一本新书《信仰的力量》,8月份新书面世了。虽有书号、定价等,但按照我的初衷、初心,我定下了原则就是:只赠不卖,文化交流、知识互补。然后我即开始送书给亲朋好友、同学等,向某些教育机构、民盟书屋开展赠书活动。对生活在外地的同学、朋友、亲戚则通过邮政快递寄过去。甚至租车去青岛烟台等地送书、赠书,虽然有点累但很开心快乐,充分体现了我人生存在的价值。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到了10月中旬以后,肠道的症状开始加重,大便困难,每次如厕都是急匆匆赶去,无便而回,最长一次竟长达一周无有效大便,这时才引起我的重视。于10月29号住进了莱阳中医院,经肠镜检查,自肛门以上6厘米开始至25厘米处,多次发现大小不等的息肉,最大的直径1.5厘米。再往上探查则因困难难行而停下。病理报告:结肠管装绒毛腺体瘤。莱阳的中医院好像已无法继续进行治疗,医生们建议抓紧时间到上级大医院继续确诊手术治疗。11月5日从莱阳中医院办理出院。

  经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崂山院区胃肠外科张建立主任预约,于11月12日入院,术前检查了两天,于11月14日进行手术。术前准备了两套手术方案,1、微创手术治疗,2、进行肠道清肠治疗。因病灶息肉太多最终选择了第2套方案。截掉了一段结肠,把结肠进行了重组,共清理出36个大小不等的息肉。

  据张主任讲,同时手术清理切除这么多的息肉的病例并不多见,而且这个病好像3年前就开始了,只是没有引起我的注意而已。据病理报告显示:阴性。今后注意疗养,注意饮食规律、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并无大碍,很快就会好起来了。

  自手术至今已近一个月啦,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身体状况逐日好转。

  温馨提示:老年朋友们多关注一下身体的变化,不但要关注血压血糖的变化也要关注胃肠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住院,早检查、早确诊、早治疗、早康复。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病了不在乎,小病拖成了大病。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十一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