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相争的历史说明人心向背对局势产生很大的影响,信息与谋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局势动荡下的选择决定了战争的结果。《资治通鉴》卷第九记载了这段历史,原文如下:

  八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章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于废丘,而遣诸将略地。塞王欣、翟王翳皆降,以其地为渭南、河上、上郡。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以迎太公、吕后。项王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王陵者,沛人也,先聚党数千人,居南阳,至是始以兵属汉。项王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终得天下,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

  项王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

  张良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王曰:“齐欲与赵并灭楚。”项王以此故无西意,而北击齐。

  燕王广不肯之辽东,臧荼击杀之,并其地。

  是岁,以内史沛周苛为御史大夫。

  项王使趣义帝行,其群臣、左右稍稍叛之。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二年

  冬,十月,项王密使九江、衡山、临江王击义帝,杀之江中。

  陈馀悉三县兵,与齐兵共袭常山。常山王张耳败,走汉,谒汉王于废丘,汉王厚遇之。陈馀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馀,立以为代王。陈馀为赵王弱,国初定,不之国,留傅赵王;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

  张良自韩间行归汉,汉王以为成信侯。良多病,未尝特将,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

  汉王如陕,镇抚关外父老。

  河南王申阳降,置河南郡。

  汉王以韩襄王孙信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信急击韩王昌于阳城,昌降。十一月,立信为韩王,常将韩兵从汉王。

  汉王还都栎阳。

  诸将拔陇西。

  春,正月,项王北至城阳。齐王荣将兵会战,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项王复立田假为齐王。遂北至北海,烧夷城郭、室屋,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所过多所残灭。齐民相聚叛之。

  汉将拔北地,虏雍王弟平。

  三月,汉王自临晋渡河。魏王豹降,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卬,置河内郡。

  这段话的意思是,八月,汉王刘邦领兵从故道出兵,袭击雍地,雍王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雍军战败,退兵逃跑;停下来,在好畤又交战,再次战败,逃向废丘。刘邦于是平定了雍地,向东到了咸阳,领兵把雍王围困在废丘,并且派遣各位将领去攻占地盘。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都投降了,汉王把他们的地盘设置为渭南、河上、上郡。将军薛欧、王吸从武关出兵,借助王陵的军队去迎接太公、吕后。项王听说这事,派兵在阳夏阻拦,汉军不能前进。王陵是沛县人,先前聚集了几千人的队伍,居住在南阳,到这时才率领军队归属汉王。项王把王陵的母亲抓到军中,王陵的使者来了,项王就让王陵的母亲面向东而坐(以尊位相待,意在招降王陵),想以此招降王陵。王陵的母亲私下送使者离开时,哭着说:“希望替我告诉王陵:好好侍奉汉王,汉王是有德行的人,最终会夺得天下,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而怀有二心。我用死来送你!”说完就拔剑自刎了。项王很生气,烹煮了王陵的母亲。

  项王任命原来的吴县县令郑昌为韩王,来抵御汉军。

  张良给项王写信说:“汉王失去了应有的封职,想要得到关中之地,按照约定得到了就会停止,不敢再向东进兵。”又把齐、梁反叛的书信送给项王说:“齐国打算和赵国一起灭掉楚国。”项王因为这个缘故没有西进的想法,而是向北去攻打齐国。

  燕王臧荼不肯去辽东,臧荼击杀了燕王韩广,兼并了他的地盘。这一年,任命内史沛地人周苛为御史大夫。

  项王派人催促义帝起程,义帝身边的群臣、侍从渐渐都背叛了他。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二年(公元前205年)

  冬季,十月,项王秘密派九江王、衡山王、临江王去袭击义帝,在长江中把义帝杀了。

  陈馀发动三个县的全部兵力,和齐军一起袭击常山。常山王张耳战败,逃向汉军,在废丘拜见汉王,汉王优厚地对待他。陈馀到代地迎接赵王歇,赵王歇又重新做了赵王。赵王感激陈馀,封他为代王。陈馀认为赵王势单力薄,国家刚刚平定,就没有去代国,留下来辅佐赵王;而派夏说以相国的身份守卫代国。

  张良从韩国从小路回到汉王这里,汉王封他为成信侯。张良经常生病,不曾单独领兵作战,常常作为出谋划策的臣子,时常跟随着汉王。

  汉王到陕县,安抚关外的父老乡亲。

  河南王申阳投降,设置河南郡。

  汉王任命韩襄王的孙子韩信为韩太尉,领兵去攻夺韩地。韩信急速在阳城攻打韩王郑昌,郑昌投降。十一月,汉王封韩信为韩王,韩信常常率领韩军跟随汉王。

  汉王回都城栎阳。各位将领攻克陇西。

  春季,正月,项王向北到达城阳。齐王田荣领兵与项王会战,战败,逃向平原,平原的百姓杀了他。项王又立田假为齐王。接着向北到达北海,烧毁城郭、房屋,活埋田荣的降卒,掳掠当地的老弱、妇女,所经过的地方大多遭到残害和毁灭。齐国百姓相聚在一起反叛项王。

  汉将攻克北地,俘虏了雍王的弟弟章平。

  三月,汉王从临晋渡过黄河。魏王豹投降,领兵跟随汉王;攻下河内,俘虏殷王司马卬,设置河内郡。

  我们常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楚汉相争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人心向背对局势的影响很大,王陵母亲以死劝王陵忠心于汉王,展现出人心的归附对于各方势力发展很关键,得人心者更易凝聚力量,如汉王被视为长者能得人拥护,而项王烹杀王陵母亲的残暴做法则失人心。在战争中,信息与谋略发挥很大的作用,张良通过给项王写信、送齐梁反书等手段,巧妙地改变了项王的战略决策,使其放弃西进转而攻齐,说明在战争中利用信息、施展谋略能影响对手行动,为己方争取有利形势。在局势动荡之下,选择不同的策略可以带来不同的后果。臧荼击杀燕王广兼并其地、陈馀迎立赵王并获封代王却因局势未去就国等事例,体现出当时各方势力人物在复杂动荡局势下做出不同选择,而这些选择又带来不同后续影响,或巩固势力,或埋下隐患等。此外,施政与统治根基也很重要。项王在齐地烧杀抢掠,导致齐民反叛,反映出统治者若残暴对待百姓,不顾民生,即便军事上一时得胜,也难以稳固统治根基,容易引发民众反抗,失去立足根本。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十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