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莱阳有一位好医生,她就是中医院心血管科病区主任林海丽。
早在2017年的11月份,我被中共莱阳市委老干部局任命为莱阳市老干部保健理事会理事长,此时的我已经是退休五年后的一位老干部啦。进入我的新办公室,装修一新的室内墙面刊板上挂着四位医学专家的介绍,其中就有曾经担任过急诊科主任、现任心血管病科主任林海丽。
当我直接接触林主任时已经是2022年的春末夏初,我则是一位心血管病的病人出现在林主任负责的病区啦。那时新冠疫情尚处于严格管控的紧张时期,只见带着口罩的林主任去查房,但无法见到林主任的真颜,那时彼此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好像在我快出院时,林主任才知道我的现职、现任。
转眼间时光进入到2024年的10月,当我再次住到林主任负责的病区之前,我们已经互留通讯方式,彼此增进了解,成为了朋友。但是在这期间已经有很多人与我交谈中提到了林海丽主任。大家一致对林主任的评价是:她是一位值得患者信赖的好人、好医生。这其中包括某机械厂的孙先生(因突发心梗,经林主任等及时抢救,康复如初),某大型水库管理局原副局长闫先生,检察院退休检察官宋先生等等。更有趣的是宋先生去住院调养身体竟然先讲好条件再办理入院手续。这些林主任都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如何让让病人家属放心,如何让病人满意,如何想办法让病人康复痊愈。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某医院工作时,曾开展过大讨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帮病人所需。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位病人,应该如何如何。现在去医院诊病,看到的大多数医生都是面无表情或冷面孔,对病人都是一句话:先检查完了说。待按照医生说的做完了检查,则换来一句话,把药取回来我告诉你用法,整个诊疗过程就此结束了。而在病房里,以前则是“医生的嘴,护士的腿”。医生还能见到护士。现在则通过电脑下医嘱,医生与护士不见面,工作已经安排下去了。别说是医患之间啦,就是医护之间也缺乏了那种面对面的沟通了。
但是我在林主任负责的病区则见到的是另外一种景象,每当工作闲暇之余,林主任都会到病房走走看看,听听病人或家属有啥要求、诉求。看到护士们忙里忙外的,林主任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她的心里,我们这是一个互相协调配合的工作团队,我们的任务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认真对待每一位有着不同表现的病状,科学研判、精准治疗,确保、力求让每一位病人满意,让每一位医生护士互相认同、开心愉快的工作、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无论是在医院门诊,还是在病区林主任的办公室,林主任对待每一位病人或来访咨询者,她都是耐心地倾听对方的主诉,然后分别对待。或开方指导、或调整用药、或耐心解答释疑解惑。林主任每天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在她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一个有素质、有医德的、有全面的业务能力的好医生,在林主任身上全面的展现。在每一位病人面前、心目中林主任就是一位完美的健康使者,让病人感到林主任的每一句话都是让人值得信任的。
一个人的一生可能只从事一种职业,能够自始至终的对待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林主任,她做到了。她既和蔼可亲又严肃认真,既平易近人又不失一位医生职业的尊严,建设和谐社会是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做一个有原则的好人,做一个社会各阶层都认可的人,十分难做到。
林主任做到了,林主任就是大家心中的好人、好医生,祝好人一生平安!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