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点亮历史,照亮未来,行程万里,不忘来路,不忘初心。
这次组织开展的“忠魂护山河,征程再出发”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暨湘江战役90周年祭英烈活动,我们此行奔赴的目的地,是湘江的灌阳、兴安、全州,其实这是我第二次去灌阳、兴安、全州了。
记得2023年12月13日—12月17日,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中国故事、长征故事,体悟红军的艰辛,感受信仰的力量,由于都长征源宣讲团团长葛江洋率领宣讲团调研组,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突破四道封锁线”活动。这其中,在去年的12月15日一17日,来到湘江的灌阳、兴安、全州。因广西兴安、全州和灌阳呈三角形位置,那几天的行程大致是:从湖南省道县赴广西区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园、界首渡口、光华铺阻击战场湘江战役旧址;再到桂林市兴安县与资源县之间的老山界;从老山界驱车至桂林市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再至桂林市灌阳县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最后返程回到于都。
这次的活动行程,与去年大致基本相同。
今天早上7点30分,参加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暨湘江战役90周年祭英烈活动的所有人员,在县委县政府大院门口集中,统一乘车前往。
根据行程安排,今天我们驱车前往广西桂林市灌阳县。车子沿着厦蓉高速向西疾驰,在车上,大家兴致勃勃地唱起了歌曲,有于都县歌《从此》,还学唱了《红军渡,长征源》、《十送红军》等等。
大约花了六、七个小时,我们终于在下午3点10分,到达灌阳县永安关长征步道。
灌阳,是中央红军长征入桂的第一站 ;灌阳,是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的打响地;灌阳,是湘江战役后卫阻击的主战场。
灌阳县位于广西东北部,东与湖南道县、江永县交界,属山地丘陵地区、喀斯特岩溶地貌、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素有“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庄”之说,面积1837平方公里,辖6镇3乡,总人口29.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63万人。灌阳县于公元前168年建县,称观阳县,公元617年改称灌阳县。是世界瑶族发祥地、桂剧发源地,是广西开办县学(观澜书院、龙川书院)最早的县。荣获“中国桂剧之乡”殊荣。
90年前,一个年轻的政党带领一支年轻的军队,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远征。闯过层层围追堵截,走过万水千山……那场史诗般壮丽的伟大远征,由一位位衣衫褴褛、赤脚光臂的红军将士,用走不烂的“铁脚板”、压不弯的“铁脊梁”铸就……讲

灌阳县永安关是广西与湖南交界的五大关口之一,也是湘桂古道的重要关口,红军曾三次经过这里。作为红军长征入桂的重要关口,永安关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成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地标。
从1931年至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北上中央苏区、红六军团西征和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三次经过了灌阳。
第一次,红七军北上苏区过灌阳。1931年1月5日凌晨,红七军离开全州县,进入灌阳县的陈家坪、王道、勒塘村一带,并在该地宿营;6日早上,经灌阳县桂岩、五里坪、北流,过永安关,并于永安关击溃湘敌唐季侯部,而后进入湖南,北上中央苏区。红七军转战千里于1931年7月22日在江西省于都县桥头圩与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会师。此时兵力仅剩2000多人,编入红三军团建制,汇入中央红军的滚滚铁流之中。
红七军与中央红军会师后不久,张云逸与李明瑞在瑞金北面的王田镇,受到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亲切接见。中革军委对红七军的光辉战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特授予“转战千里”的锦旗。1931年11月,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抵达中央苏区不久的红七军有5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张云逸、韦拔群被推选为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大会期间,中央政府进行了授旗授章仪式,根据每支红军的特点进行授旗表彰。毛泽东代表中华苏维埃政府授予红七军“千里来龙”锦旗一面,以表彰红七军的功绩。
第二次,红六军团西征过灌阳。1934年9月2日,红六军团从清水关进入灌阳,经马山、斜水(两地当时属灌阳,现属全州),当晚到达灌阳文市五里坪,宿营在桂岩、岩口一带。9月3日清早,前锋向灌阳文市挺进,红军主力随即渡河西进。晚上9时许,红六军团后卫部队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遂撤出战斗,往全州石塘方向追赶主力。
第三次,中央红军长征过灌阳。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和中央领导机关编成的中央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共8.6万多人,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即长征。10月下旬至11月25日前,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一、二、三道封锁线。从11月25日开始,由湘、桂交界的永安关、雷口关陆续进入灌阳,至12月7日,最后一支部队即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余部离开灌阳,在灌阳历时13天。
中央红军在灌阳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党和红军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朱德、邓小平、彭德怀、杨尚昆等都在灌阳县的文市镇和水车镇驻扎过。6000多名红军将士长眠在灌阳这片红色热土上,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六师十八团在新圩的浴血阻击、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的后卫阻击,其悲壮惨烈、令人难忘。
参观完灌阳县永安关长征步道,我们继续前往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 。
在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我们举行敬献花篮仪式。仪式由于都县政协副主席管世荣主持:第一项议程是向革命烈士默哀;第二项议程,由于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高波敬献花篮整理缎带;第三项议程是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行三鞠躬礼。
在灌阳县晚餐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驱车前往兴安县,夜宿兴安县。
是啊,正如于都的县歌《从此》中唱的,长征从于都出发,从此走过千山万水,走出黑暗,走向光明,走向胜利。
于都成为长征源头、红飘带起点,伟大的长征精神,如种子一样从于都大地播衍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