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准备到公园里去散步。突然,随身携带的收音机里传来了《拨浪鼓》这首我小时候最喜爱听的歌曲。“拨浪鼓,响一响,挑起货郎走四方。谁家媳妇急得慌,等着线头绣鸳鸯呀绣鸳鸯!拨浪鼓 响一响 一把鸡毛两块糖,宰掉公鸡换块糖,晚上如何见爹娘呀!见爹娘……”随着歌声的跌宕起伏,我的思绪一下子又飞回到了孩提时代,飞回到了任大爷的货郎担前;飞回到和小伙伴们争抢着摇拨浪鼓时的快乐场景……

  据史料记载:拨浪鼓是一种古老且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主体是一面小鼓,鼓下有柄,鼓框扁圆形,鼓框中间最大直径20厘米、鼓面直径18厘米、鼓腔厚8厘米,两面蒙以羊皮,鼓框中间插入圆木棒为鼓柄,鼓框两侧各系一根皮条,条端结成直径1厘米的皮棰,拿在手中左右转动鼓柄时,弹丸击鼓便发出咚咚咚的声音。拨浪鼓这种玩具之所以得以广泛流传,主要它的音响效果与娱乐效果共同发挥了作用。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以清脆而又富有节奏的鼓声招徕顾客时,总能体现着欢快、轻松与优美的气质。

  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物资供应十分匮乏。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物资奇缺、商品、食品供应不足,人们常常要排队购买粮食和副食品。农村里更是生活贫困、技术落后、文化贫乏。农民们过着艰苦的生活,农家人需要创意和勤劳来应对食物、生活用品短缺的问题。据村子里的老人们讲:我们县唯有县城才有一个规模不大的百货商店,我们公社驻地也只有一个很小的供销社,主要是经营一些生活用品和少量的衣物。但那时的农村里,因贫穷落后,农民们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哪还有闲钱去到商店里购买东西呢。于是,各个村子里便兴起了货郎担。其实,货郎担就是一个流动的小“商店”。这种货郎担尽管比不上商店里的货源齐全,但货郎担却给农家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货郎担所卖的商品,与商店里的商品截然不同,都是些农村里经常使用的生活用品,像玻璃球、小泥人,梳子、篦子、簪子,还有手工制作的各种小孩玩具,诸如:木头手枪、陀螺、弹弓、铅笔、橡皮等。销量最快的是家庭妇女常用的针、线、纽扣、顶针、松紧绳、绣球、梳子、尺子、簪子、发卡和涂脸用的香粉盒等日用小百货。手摇拨浪鼓的货郎担子,一般都是放置在街道最热闹的地方,便于招来村子里的购买者。这些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很受社员们的欢迎。最令百姓宽慰的是货郎担里的商品几乎不必用钱买,(那时家家户户都没有钱)大都是用家里的废铜烂铁、破旧鞋子、旧塑料、牙膏皮、旧衣物等都能换取所需商品。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货郎担这种收破烂换商品的买卖,就格外受到乡亲们的欢迎。

  我们村里就有这样一个货郎担,他的主人叫任老山,五十上下年纪,他个头不高,一年四季头上都顶着一个黑色帽子,胡子拉碴,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苍老的很多,所以人们都称他任大爷。起初,任大爷只是用扁担挑着两个大箩筐走村串巷叫卖,一天下来,两箩筐床商品所剩无几。时间长了,他的货郎担很难满足乡亲们的需求。于是,任大爷便买了一辆小推车,还制作了一个用铁丝织成的长方形笼子,并固定在小推车上,货源比原来也更齐全了。从此,任大爷不管是刮风下雨,冰天雪地,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整天游走在大街小巷,边走边吆喝。特别是手里那个拨浪鼓咚咚咚的声音,时刻回响在村子里的上空,就像是一个会说话的精灵,在日复一日的时光中,陪伴着孩子们慢慢成长。任大爷每到一个热闹处,就会停下来,先是摇上一阵儿拨浪鼓,那咚咚咚的声响,传的很远很远,乡亲们听到拨浪鼓的声音后,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拎起积攒下来的破衣服、烂套子、旧鞋子来换取自己的所需。在生意不忙的时候,任大爷嘴里就开始不停地吆喝着:乡亲们呀乡亲们,你们快来看呀!快来买!货真价实还少花钱,有钱没钱也无关,破布、旧鞋也顶钱,换得东西保准你喜欢——听到拨浪鼓和任大爷的叫喊声,那些上了年级的家庭妇女、个个手里拎着一包破衣裳、烂套子、头发、铁块等来到任大爷的货郎担前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任大爷就是这样,年年、月月、天天,不知穿过了多少条街道,钻过了多少个胡同,诚实热心地为百姓们服务着,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

  记得1965年,那时我刚好上小学三年级。每当放学后,常常听到大街上咚咚咚!咚咚咚拨浪鼓的声音,每每这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跑出家门与小伙伴们前去围观,看到任大爷车上长方形的笼里面装满了针线活工具、小人画、木头人、糖块和线绳制作的手工艺品,还有撵撵转、红头绳、松紧带、琉璃球、面人、泥人都是吸引小孩子的玩具。另一边则是家庭妇女常用的针、线、纽扣、顶针、松紧绳、绣球、梳子、尺子、簪子、卡子等日用小百货。我们围在货郎担旁边,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三个小家伙儿心里羡慕极了,恨不得钻进去,偷拿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我们的心思早就被任大爷看透了。于是,他立刻从笼子里面拿出了三个棉花糖硬塞进我们的手中,感动得我们一个劲地说,谢谢任大爷!谢谢任大爷!打这以后,我们几个商量着,利用业余时间到村子里学校里捡拾废品、破烂,来换取自己喜爱的小商品。

  贫穷的家庭教会了我坚强,更让我懂得了珍惜每一个机会和成就。我们家人口多,底子薄,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更不用说用钱买东西了。为此,我心里非常失落。但看到村里的大娘、婶子们纷纷用破衣服、旧鞋子、烂套子等能够换来一些物品,我心里也有了底气。于是,每每空余时间,我将母亲做衣服剪下来的下脚料收集起来,将哥哥姐姐穿过的旧鞋集中起来,还将那床旧的再不能旧的被套收起来。第二天中午,听到拨浪鼓响后,我叫来我最好的小伙伴儿虎子、小龙,三人一起将收集起来的破烂装在三个挎篮里,来到任大爷的货郎担前,挑选了自己最喜爱的铅笔、小人书、作业本,还换了六块糖果,我分给小龙、虎子每人两块糖果,我们三个便带着胜利品,一蹦一跳,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

  那些年,由于任大爷说话幽默,诚实经营,从不欺骗顾客,所以人缘很好,社员们也十分信任他!难怪邻村的大娘、大婶也时不时带着积攒下来的物品来找任大爷换取商品呢,这无形中给他的小本经营生意也带来了人气和财气,让他能够薄利多销,受益多多。

  那些年,为了能换到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每天放学后,我就约上虎子、小龙背起粪筐,来到距我们村一公里的学校垃圾场去捡破烂和废铜、烂铁。不曾想,短短一个礼拜时间,我们就捡拾了两粪筐铁块、铁丝、旧塑料、旧鞋、破布等物品。第二天,我们带着这些物品来到任大爷的货郎前,精心挑选了各自最喜爱的东西。当然、最高兴,最有成就感的莫过于我本人了,因为,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了我最喜欢的那本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小人书。所以,一连几个晚上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睡。捡拾破烂不仅解决了我们的需求,更培养了我们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好作风,赢得了左邻右舍的一致好评,大家都夸我们是个好孩子。

  光阴似箭,岁月无情。我们每个人都在时间的长河里渐行渐远。过去的那些老物件、老商品,还没有真正的细细品味,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只能慢慢回忆和珍藏。时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时代,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商场、购物中心,大大小小的超市比比皆是,商品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小时候的货郎担,“咚咚咚”的拨浪鼓声早已消失的无踪无影。特别是我们村里唯一的货郎担的主人任大爷早已离开了我们,但是,那琳琅满目的货郎担,那咚咚咚的拨浪鼓声,还有任大爷带有节奏、幽默的顺口溜声依然驻留在我的心中!

  “拨浪鼓,脸蛋儿圆,好像是胖妞妞戴耳环,左一个,右一个,摇起头儿唱得欢,咚巴咚巴咚巴咚咚巴,咚巴咚巴咚巴咚巴,咚巴咚巴咚巴咚,唱的啥,全家乐,还唱啥,丰收年,全家乐,丰收年。全家乐,丰收年,哎嗨呦……”此时此刻,这首小时候的顺口溜,又一次让我沉浸在童年的欢乐幸福之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